咤姚岩杰诗
明月照巴山。
(见《唐摭言》卷十)。
题云峯寺
朔风振林壑,楼殿虚无间。
半夜云开月,流水满空山。
(民国重刊明弘治《衡山县志》卷六。
此诗承陶敏先生录示)。
竹枝词(送李庚)
蹑履过沟(竹枝)恨渠深(女儿)。
(见《中朝故事》)(按:《中朝故事》:瞻「至湖南,李庾方典是郡,出迎于江次竹牌亭。
置酒,瞻唱《竹枝词》送李庾〖略〗。
庾慑怒,乃上酒于瞻。
瞻命庾酬唱。
庾云:『不晓词间音律』。
瞻投杯曰:『君应祇解为制词也。
』是夕,庾饮鸩而卒。
」)。
将归寂有偈
三十年来住木陈,时中无一假功成。
有人问我西来意,展似眉毛作么生。
(见《大正藏》本《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影宋本无〗、《五灯会元》卷四)。
送张晔赴举 一
一直照千曲,一雅肃羣俗。
如君一轴诗,把出姧妖服。
送张晔赴举 二
乃知诗日月,曈曈出平地。
(见《千唐志斋藏志》咸通十一年李夷遇撰《唐故乡贡进士南阳郡张公〖晔〗墓志铭》引)。
寄征衣
开箱整霞绮,欲制万里衣。
愁剪鸳鸯破,恐为相背飞。
(同前)。
临终前月余作隐语(题拟)
许下无言夺少年,震而不雨月当弦。
风涛渭逆艅艎没,从此无舟济大川。
(《金石萃编》卷一一七郑仁表《唐故左拾遗鲁国孔府君墓志铭》引)。
予自右辖出镇钟陵秘监家兄不忍远别亟见宰坐求替遂得同赴江西时也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归东林亦获结侣道路陪游每承清论今过寺因留题诗一首
麟台朝士辞书府,凤阙禅宗出帝京。
归到双林亲慧远,行过五柳谒渊明。
白衣居士轻班爵,败[衲]高僧[薄世]情。
引得病夫无外想,一心师事[竺先生]。
(见罗振玉《吉石盦丛书》影宋钞本、《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宋陈舜俞纂《庐山记》卷四。
诗缺六字,据《永乐大典》卷六六九九引宋佚名《江州志》补)(按:《全唐诗补逸》卷十二据《永乐大典》录此诗,归裴休,题阙另拟。
诗有误字。
今重录。
「一心」,宋抄误作「二心」,罗校本已改正。
《江州志》作「一生」。
本诗作者,《永乐大典》及《庐山记》均题为裴休,后者并收有作者兄裴谟之和诗。
岑仲勉先生《唐方镇年表正补》谓:裴「休自中舍除江西,有张又新《建碑记》及杜牧《代让平章事表》可证,非自右丞〖右辖〗出,休兄亦不名谟,唯《新表》中眷裴,僖宗相裴坦之兄名谟,乃知诗实坦作,后人误书坦为休也」。
其说可从,今据以移正。
)。
与大愿和尚诗(题拟)
竟辞圣主宫中诏,来赴遗民社内期。
(见贯休《禅月集》卷五《寄大愿和尚》注引)(按:贯休诗注云二句为「太平裴相公与师诗」,又云:「时裴公出守钟陵,与师同行。
」又云:「裴公镇襄阳,频使迎取,师坚不往。
」《唐方镇年表》考之甚详,可参看。
又前诗题中所称之「荐福大德显公」,岑仲勉以为与此大愿应为一人,只是「愿、显形近,未详孰正」。
)。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
元非附凤龙客,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组](祖)绂,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峰下过,方欣物外有遗民。
(见《吉石盦丛书》本《庐山记》卷四,缺讹据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校排本补改)。
送陈谠授本府长史(题拟)
瓯闽地秀出文儒,书锦堪夸旧弃□。
(见明刻本《吟窗杂录》卷四一)。
咏万安邑(《方舆胜览》题作《万安驿》)
劲兵重作付胡奴,驱雀驱鱼计自疎。
地入万安知几许,却怜此邑始回车。
(见《锦绣万花谷续集》卷十一「绵州」、《方舆胜览》卷五四《绵州》)(〖1〗诗后附记云:「唐明皇幸蜀,至此而叹曰:『一安尚不可,况万安乎?
』」)。
雉膏美景在藂荫,红蘂丹跗次第寻。
(见宋杨伯嵒《臆乘》)。
吴兴诗
桑柘远连云。
(见《嘉泰吴兴志》卷二十)。
真人酬寄羡门子
云洞烟深意自迷,忆君肠断武陵溪。
三山未觉家中远,九府那知路甚低。
绛阙有时申再会,赤城何日手重携。
唯愁不得分明语,惆怅长霄月又西。
(见《四库珍本初集》本《天台前集别编》)。
汉武帝宴西王母
花影暗回三殿月,树声深锁九门霜。
(《五代史补》卷一。
此则承汤华泉同志见告)。
灼灼歌 一
坐中之客皆龙虎。
(见《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卷九《九日黄楼作》注引崔班《灼灼歌》)。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