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
晴来使府低临槛,雨后人家散出墙。
闲地细飘浮净藓,短亭深绽隔垂杨。
从来看尽诗谁苦,不及欢游与画将。
(同前)。
再游云门访僧不遇
数歇渡深水,渐非尘俗间。
泉声入秋寺,月色徧寒山。
石路几迴雪,禅房又闭关。
不知双树客,何处与云闲。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六)(按:《全唐诗》卷五九五收作于武陵诗,题作《夜寻僧不遇》。
当以薛作为是。
)。
风诗
就树撮将黄叶去,入山吹出白云来。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诗中旨格》)。
野庙碑附诗
土木其形,窃吾民之酒牲,固无以名。
土木其智,窃吾君之禄位,如何可议。
禄位颀颀,酒牲甚微,神之飨也,孰云其非。
视吾之碑,知斯文之孔碑。
(见《甫里先生文集》卷十八、《唐文粹》卷五二)(按:《全唐诗》卷六一九收《纪梦游甘露寺》第十四句缺三字。
今检《四库全书》本《甫里集》卷四,此句作「嘹哓余韵?」。
诗甚长,不重录。
)。
思量浮世何如梦,试就南牕一寐看。
(《大正藏》本崔致远《唐大荐福寺故寺主翻经大德法藏和尚传》)。
临终偈
大江沉尽小江现,明月高峰法自流。
石牛水上卧,影落孤峰头。
荒田闻我讶,始同不系舟。
(见《祖堂集》卷七)。
颂 一
明明无悟法,悟法却迷人。
长舒两脚睡,无伪亦无真。
(见《景德传灯录》卷十五、《五灯会元》卷五)。
颂 二
劳持生死法,唯向佛边求。
目前迷正理,拟火觅浮沤。
(《五灯会元》卷五)。
奉和大德思天台次韵
金地炉峰秀气浓,近离双涧忆青松。
㔉泉拄锡净心相,远传佛教观真容。
(见日本三井唐院藏真迹本,转录自傅云龙《游历日本图经》)。
次韵二首 一
大理车回教正浓,乍离金地意思松。
沧溟要过流杯送,禅坐依然政法容。
次韵二首 二
一乘元仪道无踪,居憇观心静倚松。
三界永除几外想,一诚归礼释迦容。
(同前)(按:李达、詹景全诗,皆转录自张步云《唐代逸诗辑存》。
)。
藏身没迹师亲嘱,没迹藏身自可知。
昔日时时逢剑客,今朝往往遇痴儿。
(《祖堂集》卷五)。
因道吾指夹山寻师颂
京口谈玄已有名,吾山特地涉途程。
虽云法眼无瑕翳,争奈真人掩耳听。
参学须参真心匠。
合头须诈不劳聆。
此来更欲寻师去,决至应当暂改形。
道友当年深契会,老僧今日苦叮咛。
特报水云知识道,半秋孤月落花亭。
夹山顿遇以华亭颂
一泛轻舟数十年,随风逐浪任因缘。
祇道子期能□(此字残损)律,谁知座主将参禅。
□前无寺成椿橛,句下相投事不然。
遥指碧潭垂钓叟,被师呵退顿忘筌。
(同前)。
心珠歌
山僧自达空门久,淬炼心珠功已构。
珠迥玲珑主客分,往往声如师子吼。
师子吼,非常久,皆明佛性真如理。
有时往往自思惟,豁然大意心欢喜。
或造经,或造论,或说渐兮或说顿。
若在诸佛运神通,或在凡夫兴鄙恡。
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无殊别。
祇因迷悟有参差,所以如来多种说。
地狱趣,饿鬼趣,多种轮迴无暂住。
此非诸佛不慈悲,岂非阎王配交做。
劝时流,深体悉,见在心珠勿浪失。
五蕴身全尚不知,百骸散后何处觅。
(见《景德传灯录》卷三十)。
简寂观
物外灵踪客到稀,竹房斜掩旧荆扉。
丹书万卷题朱字,碧岫千重锁翠微。
泣露白猿携子去,唳风玄鹤傍人归。
祇应玉阙名长在,日暮闲云空自飞。
(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
马诗
尘土卧多毛色暗,风霜受尽眼由(《诗学指南》本「犹」)明。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诗中旨格》)(按:陆游引此二句为卢肇诗,见本书卷三十一。
)。
题招提院静照堂
缾锡为生久,门阑过客疎。
于闲见真寂,燕坐此清虚。
事事皆身外,悠悠度岁余。
如何繁草木,还长旧庭除。
(见《至元嘉禾志》卷三二)。
清弋江田舍
草木翳荒径,岩阿有竹扉。
童牛随㹀出,乳燕哺雏归。
钓艇横幽渚,耕蓑挂落晖。
罕知盐酪味,父子入城稀。
(见民国十三年刊徐乃昌等纂《南陵县志》卷四二)。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