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参
- 唐诗
东海之水化为田,北溟之鱼飞上天。
城有时而复,陵有时而迁,理固常矣,人亦其然。
观夫陌上豪贵,当年高位,歌钟拂天,鞍马照地,积黄金以自满,矜青云之坐致,高馆招其宾朋,重门迭其车骑。
及其高堂倾,曲池平,雀罗空悲其处所,门客肯念其生平?已矣夫!世路崎岖,孰为后图?岂无畴日之光荣,何今人之弃予。
彼乘轩而不恤尔后,曾不爱我之覉孤。
叹君门兮何深,顾盛时而向隅。
揽蕙草以惆怅,步衡门而踟蹰。
强学以待,知音不无。
思达人之惠顾,庶有望于亨衢。
(见《文苑英华》卷九一)。
-
岑参
- 唐诗
江畔梅花白如雪,使我思乡膓欲断。
摘得一枝在手中,无人远向金闺说。
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
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
此鸟衔花胡姬前,胡姬见花知我怜。
千说万说由不得,一夜抱花空馆眠。
(见伯二五五五卷,转录自《文献》十三辑廖立《敦煌残卷岑诗辨》)(〖1〗李嘉言《岑诗系年》云:「案岑参江陵人,而足迹不及江陵以东。
此曰:『西飞直送到吾家』,其非岑作明矣。
」〖2〗廖立云:「今覈对胶片,此诗题下署名为岑参〖原字作?〗,不知何故《系年》未提此点。
」「诗中所言胡姬,恐怕也是寄讬之辞,勿须考证岑参家中是否真有一个胡姬。
这是写诗,不是写史,香草美人,均非实指。
《江行》为岑参之作,似勿须多辨。
」)。
-
杜甫
- 唐诗
寒食明堪坐,春参夕已垂。
好风经柳叶,清风照花枝。
客泪闻歌掩,归心畏酒知。
佳辰邀赏遍,忽忽更何为?
(见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十一)(按:《古今岁时杂咏》各类诗均分为古诗、今诗二部分,古诗为宋绶《岁时杂咏》原编,今诗始为蒲积中所辑。
宋绶为宋敏求之父,卒于庆历初。
其时王洙本《杜工部集》虽已编成,尚未刊布。
宋绶所据材料,有为王洙未及见者。
《古今岁时杂咏》在宋明二代流布未广,故治杜诗者多未见之。
此诗各本《杜集》皆失收,今亟录出,以供治杜者研究。
)。
-
杜甫
- 唐诗
豺狼当路,无地游从。
(《云溪友议》卷上《严黄门》)(按:此二句疑即杜甫《发阆中》首句「前有毒蛇后猛虎」之异传。
)。
-
杜甫
- 唐诗
诗王本在陈芳国,九夜扪之麟篆熟,声振扶桑享天福。
(见冯贽《云仙杂记》卷一引《文览》)(按:此诗可断定非杜甫作。
《云仙杂记》一书,传为唐末人冯贽作,后人虽有疑其为宋人伪讬者,然所举诸证尚不足以定谳。
今仍从旧说视作唐人之作姑附存杜甫名下。
)。
-
杜甫
- 唐诗
狨掷寒条马见惊。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引《杨文公谈苑》)(按:《诗话总龟》卷十六引《零陵总记》录杜陵《朝阳岩歌》一首,《全唐诗》卷二四一收作元结诗。
)。
-
皇甫冉
- 唐诗
南荣对庐{冯/廾},宴坐日于斯。
细草汀洲色,轻风杨柳枝。
磬声催暮鸟,泉影入春池。
则异人间世,唯当幽客知。
-
皇甫冉
- 唐诗
闭门不肯偶时人,荒竹闲园莫厌贫。
腊后春风能几日?家中芳草自相亲。
(均见日本藏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
-
元结
- 唐诗
元子乐矣。
(元子)何乐亦然,何乐亦然?
(和者)我云我山,我林我泉(元子)。
-
元结
- 唐诗
元子乐矣。
(元子)何乐然尔,何乐然尔?
(和者)我鼻我目,我口我耳。
(元子)(见《唐文粹》卷四三元结《心规》)。
-
元结
- 唐诗
宁方为皁,不圆为卿。
宁方为污辱,不圆为显荣。
(见《唐文粹》卷四三元结《恶圆》)。
-
元结
- 唐诗
桃源自有长生路,却是秦皇不得知。
(见《全芳备祖前集》卷八「桃花」门)(按:《淳熙三山志》卷三十六收元结《赠灵石俱胝诗》云:「万计千谋总不真,虚将文字役心神。
俱胝祇念三行咒,自得名超一世人。
」元结平生未至闽中。
《淳熙三山志》云:「灵石俱胝院,……唐武宗时僧元修始庵于此,诵七俱胝咒治疾祟。
」事亦在元结身后。
疑此诗为北宋官闽之元绛作。
)。
-
于休烈
- 唐诗
飞名紫府内,抗手白云乡。
道与松乔匹,荣辞园绮行。
夫君既鹤驾,幼子复霓裳。
少别留宸藻,东南归路光。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二)。
-
周存
- 唐诗
愁霜落兮岁已终,秋雁吟兮悲远空。
短褐不完兮忧思充,庭萧萧兮冷暮风。
(见《文苑英华》卷一一三)。
-
杜寂
- 唐诗
苦吟吟不足,争忍话离羣。
(见《吟窗杂录》卷十三梅尧臣《续金针诗格》)。
-
李华
- 唐诗
江沉沉兮雨凄凄,洲渚没兮玄云低,伤别心兮闻鼓鼙。
(见《文苑英华》卷七二○李华《江州卧疾送李侍御序》)。
-
李华
- 唐诗
千峰排碧落,双涧合清涟。
(《记纂渊海》卷九)。
-
明瓒
- 唐诗
携筇小步踏苍苔,遥指青山云正开。
涧水松风听不绝,又教童子抱琴来。
-
明瓒
- 唐诗
三十年来独掩关,使符那得到青山?
休将琐末人间事,换我一生林下閒。
(以上二首均见《沅湘耆旧集》卷十)。
-
明瓒
- 唐诗
兀然无事无改换,无事何须论一段。
直心无散乱,他事不须断,过去已过去,未来更(《灯录》作「犹」)莫(黄庭坚书本作「何用」)算。
兀然无事坐(黄作「事」),何曾有人唤?
向外觅功(黄作「工」)夫,总是痴顽汉。
粮不畜一粒,逢饭但知{埶/食}(黄作「知{口馵}」,《灯录》同黄,注:「陟立切」)。
世间多少(黄作「事」)人,相趁浑不及。
我不乐生(黄作「昇」)天,亦不爱福田。
饥来吃饭(黄作「饥来一钵饭」),困来即卧(黄作「展脚」《灯录》无「卧」字)眠。
愚人笑我,智乃知贤(《灯录》作「焉」,黄作「愚人以为笑,智者谓之然」)。
不是痴钝,本体如然。
(此下黄多「非愚亦非智,不是空中去」二句)要去即去,要住即住(二「即」字,黄皆作「如是」)。
身被(《灯录》作「披」)一破[衲](纳)(从《灯录》改),脚着孃生袴。
多言复多语,由来反相悮(黄作「误」)。
若欲度众生,无过且自度。
莫谩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勋)(从《灯录》改)炼(黄作「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孃生面。
劫石可移动(黄作「动摇」),箇中难(《灯录》作「无」)改变。
无事本无事(黄无以上三字),何须读文字?
削除人我本,冥合箇中意。
种种劳筋骨,不如林间(《灯录》作「下」)睡兀兀。
举头见日高(黄作「出」),乞饭从头餧(《灯录》、黄作「?」)。
将功用功,展转冥朦。
取则(《灯录》作「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绝虑[忘](志)(从黄书本改,《灯录》作「亡」)缘。
巧说不得,只用心传。
更有一语,无过直与。
细如(黄作「极」)毫(《灯录》作「豪」)末,[大](本)(从《灯录》改)无方所,本自圆成,不劳机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涧长(黄作「常秋」)。
卧藤萝下,块石枕头。
山云当幕(《总胜》作「赏慕」),夜月为钩(《灯录》、《总胜》、《沅湘》二句均在「卧藤」二句前)。
不朝天子,岂羡王侯。
生死(《总胜》二字至乙)无虑,更须(《灯录》等均作「复」)何忧?
水月无形,我常只(《总胜》作「自」)宁。
万法皆尔,本自无生(《总胜》作「不死不生」)。
兀然无事坐(《总胜》作「箇事」),春来草自青。
(见《祖堂集》卷三,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宋本《景德传灯录》卷三十、《宛委别藏》本《南岳总胜集》卷下、《沅湘耆旧集》卷十引《林间录》及《王梵志诗辑校》卷六据石刻拓本录黄庭坚书此诗对校。
)(按:《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清高士奇《江村消夏录》卷二《黄庭坚书梵志诗卷》收此诗归王梵志,分作十一首,实误。
《江村消夏录》收该卷后有庭坚自跋,并未以为梵志诗。
以此诗归梵志,始于卷末董其昌跋。
今唐宋多种典籍皆作懒残作,其昌逞臆之说,应予否定。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