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梯青嶂下,茅屋白云间。
(见明刻本《锦绣万花谷》卷二十五「隐逸」门)。
句 一
家住青山下,时向青山上。
(见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四「青山」条)。
句 二
垂花临碧涧,清翠依丹巘。
(《全芳备祖后集》卷七《枣》)。
消暑楼诗
卷帘对斜桥。
(见《嘉泰吴兴志》卷十九「霅溪支港」条)。
望归舟
暮春(《适园丛书》本《后村诗话》作「莫莫」)望归客,依依江上船。
潮落犹有信,去楫未知旋。
(见《后邨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李康成《玉台后集》)。
代书索镜
情亲留故镜,贱子感遗簪。
汉月经时掩,胡[尘与]岁深。
珠还仍向浦,鹊遶会归林。
早晚清光至,窥予白发亲。
(影印本《诗渊》第二册第一五三二页,所缺二字据《诗式》卷四补)。
剡县法台寺灌顶坛诗
九灯传像法,七夜会龙华。
月静金田广,幡摇银汉斜。
香坛分地位,宝印辨根牙。
试问因缘者,清溪无数沙。
(《剡录》卷八)。
送客
频年独对鸳鸯绮,计日双飞鹦鹉洲。
(见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七《鄂州》)。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题拟)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见江标影宋书棚本《李端诗集》卷三)(按:《全唐诗》卷二八六以此诗为李端诗,题作「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实误。
检影宋书棚本此诗附于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后,题作「酬前」,下署「驾部员外郎苗发」,殆为苗发酬答李端见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
后代辗转刻印,误将苗发职衔与诗题相连,遂误成端诗。
类似情况,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见,如窦叔向诗误归已经继之类,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
苗发与张芬诗误归李端,亦属同类型错误。
)。
垂白之老击壤歌(题拟)
功成作乐兮帝力则那,乐正崇德兮雅颂则多,云门之典兮大吕之歌,金石节奏兮丝竹骈罗,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两阶舞羽兮三边止戈,击壤鼓腹兮不识其他。
客有献成功之颂,九重深兮其若何!(见《文苑英华》卷七四《功成作乐赋》附)。
授衣歌(题拟)
天之高兮无不覆,君之大兮无不佑。
生人殖物,既庶且富。
尔在(原注:「疑」)于时,尔茅于昼。
霜始降兮女工就,岁时穷兮寒衣授。
(见同书卷一一三《府试授衣赋》附)。
投龙洞
水溜空沿石,云扃不见人。
川源世上异,日月洞中春。
(见《舆地纪胜》卷二《临安府·名胜》)。
题戴征君幽居
高卧云烟外,幽居静者心。
门庭新种竹,桃李旧成林。
窗户泉声入,池塘柳色深。
松花多醴酒,终日会知音。
(日本藏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按:《李端诗集》卷中有《送戴征士还山》,戴征士、戴征君当为同一人,因知王绶与李端同时。
《新撰类林抄》收诗以开元、大历间作者为主。
)。
五言登郡北佛龛一首
石壁江城后,篮舆晚蹔登。
古龛千塔佛,秋树一山僧。
清磬和虚籁,香泉吐暗藤。
愿将身洒扫,求官复作能。
七言谒倍城县南香积寺老师一首
竹林青青山寺幽,老僧禅坐对江流。
长眉(尘)亷襜寂不语,能令过客小低头。
黄昏钟竟香烟起,行舟去去心何已。
回看石壁莲花宫,纱灯一点蒙笼里。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开[士](土)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
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鑪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
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均见日本藏唐抄本《唐诗卷》)(按:《咸淳毘陵志》卷二十二收嘉佑《寄毘陵彻公》诗,《全唐诗》卷五七三收作贾岛诗,孰作尚难确定,姑附识于此,以俟考详。
)。
题杜舍人林亭
来访龙楼客,时逢酒瓮新。
花齐云入幕,苔径竹迎人。
鹊喜娇迟日,莺啼惜暮春。
不须耽小隐,南院在平津。
(见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卷九胜游类樊川范公五居条引,据《中国古都研究》收黄永年先生《述〈类编长安志〉》一文转引。
)。
宿云门寺
山寺宜静夜,禅房开竹扉。
支公方晤语,孤月复清晖。
一磬响丹壑,千灯明翠微。
平生厌浮世,兹夕更忘归。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六)。
芝草(题拟)
岂如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
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熏。
(《全芳备祖后集》卷十一《芝草》。
此四句为「七言律诗散联」)。
芭蕉(题拟)
幸有青丝用,宁将众草同。
心虚含夕露,叶大怯秋风。
细响安禅后,浓阴坐夏中。
由来何所喻,持以问支公。
(见前书卷十三《芭蕉》)。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