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信
- 唐诗
石古苔痕厚,岩深日影悠。
参禅因久坐,老佛总无愁。
(见桂林市文物管理局编《桂林石刻》第一册)(按:《桂林石刻》编者注:「右摩崖在七星岩口,高一尺五寸,宽九寸,径一寸五分。
原石已毁,据旧搨本校录。
」诗末署「释怀信书」。
同书又载《南溪山元岩磨崖题名》云:「怀信、觉救、惟则、惟亮、无等、无业,元和十二年九同游。
业记。
」今据以确定作者之时代。
《宋高僧传》卷十九有《唐扬州西灵塔寺怀信传》,为会昌间人。
时代虽相接,然无从证明即此诗作者,故不取。
)。
-
权德舆
- 唐诗
迴合千峰里,晴光似画图。
征车随反照,候吏暎寒芜。
石濑侵行径,溪云拂路隅。
未酬知己分,宁敢学潜夫。
。
-
权德舆
- 唐诗
客路去漫漫,桐溪上水滩。
扣船乘晓月,欹枕听迴滩。
烟重江枫湿,沙平宿鹭寒。
闲吟试一望,疑在画屏看。
(均见《四部丛刊》本《权载之文集》卷六)。
-
灵默
- 唐诗
寂寂不持律,滔滔不坐禅。
俨茶两三垸,意在镢头边。
(见《祖堂集》卷十五)。
-
苏溪和尚
- 唐诗
听说衲僧牧护,任运逍遥无住。
一条百纳瓶盂,便是生涯调度。
为求至理参寻,不惮寒暑辛苦。
还曾四海周游,山水风云满肚。
内除戒律精严,不学威仪行步。
三乘笑我无能,我笑三乘谩做。
智人权立阶梯,大道本无迷悟。
达者不假修治,不在能言能语。
披麻目视云霄,遮莫王侯不顾。
道人本体如然,不是知佛去处。
生也犹如着衫,死也还同脱袴。
生也无喜无忧,八风岂能惊怖。
外相犹似痴人,肚里非常峭措。
活计原无一钱,敢与君王鬬富。
愚人摆手憎嫌,智者点头相许。
那知傀儡牵抽,歌舞尽由行主。
一言为报诸人,打破画瓶归去。
(《景德传灯录》卷三十)(按:此诗原署云:「苏溪和尚,即五洩小师也。
」)。
-
大义
- 唐诗
参禅学道几般样,要在当人能择上。
莫只忘形与死心,此箇难医病最深。
直须坐究探渊源,此道古今天下传。
正坐端然如泰山,巍巍不要守空闲。
直须提起吹毛利,要剖西来第一义。
瞠却眼兮剔起眉,反覆看渠渠是谁。
还如捉贼须见赃,不怕贼理深处藏。
有智捉获刹那顷,无智经年不见影。
深嗟兀坐常如死,千年万岁只如此。
若将此等当禅宗,拈花微笑丧家风。
黑山下坐死水浸,大地漫漫如何禁。
若是铁眼铜睛汉,把手心头能自判。
直须着到悟为期,哮吼一声狮子儿。
君不见磨砖作镜喻有由,车不行兮在打牛。
又不见岩前湛水万丈清,沈沈寂寂杳无声。
一朝鱼龙来搅动,波翻浪涌真堪重。
譬如静坐不用工,何年及第悟心空?
急下手兮高着眼,管取今生教了办。
若还默默恣如愚,知君未解作工夫。
抖擞精神着意看,无形无影悟不难。
此是十分真用意,勇猛丈夫却须记。
切莫听道不须参,古圣孜孜为指南。
虽然旧阁闲田地,一度赢来得也未。
要识坐禅不动尊,风行草偃悉皆论。
而今四海清如镜,头头物物皆吾听。
长短方圆只自知,从来丝发不曾移。
若问坐禅成底事,日出东方夜落西。
(《缁门警训》卷二)。
-
大义
- 唐诗
直下识玄旨,罗纹结角是。
不识玄旨人,徒劳逐所示。
䲺䲺鸟,守空池,鱼从脚下过,䲺䲺总不知。
(见《祖堂集》卷十五)。
-
新罗僧
- 唐诗
三千里路礼师颜,师已归真塔已关。
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湲。
(见《江西诗征》卷八七)。
-
张仲素
- 唐诗
舜耕余草木,禹凿旧山川。
(见《说郛》卷三二高怿《羣居解颐》、卷六五宋无和子《善谑集》、《古今说海》本陆游《避暑漫抄》引《解颐》)。
-
慧藏
- 唐诗
落落明珠耀百千,森萝万像镜中悬。
光透三千越大千,四生六类一灵源。
凡圣闻珠谁不羡,瞥起心求浑不见。
对面看珠不识珠,寻珠逐物当时变。
千般万般况珠喻,珠离百非超四句。
只这珠生是不生,非为无生珠始住。
如意珠,大圆镜,亦有人中(《宗》作「中人」)唤作性。
分身百亿我珠分,无始本净如今净。
日用真珠是佛陀,何劳逐物浪波波。
隐现则(《宗》作「即」)今无二相,对面看珠识得摩(《宗》作「么」)。
(见《祖堂集》卷十四,《宗镜录》卷十一收末九句)。
-
米岭和尚
- 唐诗
祖祖不思议,不许常住世。
大众审思惟,毕竟祇这是。
(《景德传灯录》卷八、《五灯会元》卷三)。
-
裴次元
- 唐诗
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
疏凿得蒙泉,澄明覩明镜。
(《淳熙三山志》卷一)(按:《淳熙三山志》云:「唐元和八年,刺史裴次元于其〖指冶山〗南闢为毬场,即山为亭,作诗题于其壁。
」次录其序之大略,幷云二十首的诗题是:《望京山》、《观海亭》、《双桧岭》、《登山路》、《天泉池》、《翫琴台》、《筯竹岩》、《枇杷川》、《荻芦岗》、《桃花坞》、《芳茗原》、《山阴亭》、《含清洞》、《红蕉坪》、《越壑桥》、《独秀峰》、《筼筜坳》、《八角亭》、《椒盘石》、《白土谷》。
诗各一章,章六句。
今存者惟《淳熙三山志》所录之《天泉池》四句及《望京楼》二句,后者已收入《全唐诗》卷四六六。
《淳熙三山志》另录冯审所作记。
)。
-
李直方
- 唐诗
岘山依旧远,汉水遶城流。
(见《舆地纪胜》卷八二《襄阳府》)。
-
潘存实
- 唐诗
双旌牧清源,吟看壶公翠。
(见黄滔《黄御史公集》卷四《壶公山》诗注、《舆地纪胜》卷一三五、《莆阳比事》卷一、《记纂渊海》卷十)。
-
陆畅
- 唐诗
灯下竹烟看更碧,月间花色不分红。
(《千载佳句》卷上《天象部·夜》)。
-
柳宗元
- 唐诗
尧舜之修兮,禹益之忧兮,能者任而愚者休兮。
蹮蹮蓬藋,乐吾(一作「夫」)囚兮,文墨之彬彬(一本作「申申」),足以申吾愁兮。
已乎已乎,曷之求乎!(见《柳河东集》卷十五)。
-
柳宗元
- 唐诗
充乎其居,或以匮己之虚,(一作「或踬其涂,匮乎己之虚」。
蜀本云:「或以」字下疑脱「两」字)。
或盈其庐。
孰匮孰充,为泰为穷,君子乌乎取以宁其躬!若君者之于道而已尔,世孰知其从容耶!(见《柳河东集》卷二五)。
-
柳宗元
- 唐诗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附录《外集补遗》录自宋干道永州本《柳柳州外集》)。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