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缺名《山啄木偈》
尔禽啄木,恶蠹伤木。
愈木无病,巢枝自足。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缺名《澡瓶偈》
灵圆取相,尘垢是澡。
定水清净,救彼热恼。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郑槩《山石榴偈》
何方而有,天上人间。
色空我性,对尔空山。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杜倚《漉水囊偈》
裂素成器,给我救彼。
密净圆灵,护生絜水。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袁邕《藤偈》
得彼柔性,契兹佛乘。
岂无众木,我喻垂藤。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崔泌《蔷薇偈》
护草木性,植彼蔷薇。
眼根不染,见尔色非。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缺名《斑竹杖偈》
护性维戒,扶身在杖。
动必由道,心无来往。

鲍防《云门寺济公上方偈序》 任逵《题天章寺偈》
降伏心住,自在心住。
有心且住,无心即住。

早梅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千载佳句》卷下《草木部·梅》)。
湖南归梦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同前《别离部·旅情》)。
送李使君贬郴州
竹符辞汉守,桂酒奠湘君。
(见《十万卷楼丛书》本皎然《诗式》卷五)。
上林白鹿赋附歌
德由庾兮羣物凑,协嘉祥兮扰灵兽。
感欣合于天符,遂充塞于君囿。
(见《文苑英华》卷八九)。
奉同秘书苗丞菘阳山闲居引
有山?兮有水潺湲,王孙独往兮春草经年。
溪路独行兮到时何处?
渔父相见兮水上天边。
犬吠前村兮极浦,迴风入林兮微月映户。
白石磷磷兮曲(小川氏疑为「迸」字)水泥(疑)衣,哀猿啾啾兮空山半雨。
谷口苍茫兮天阴,人间离别兮年月深。
花迷流水不知处,心忆君家难得(小川氏定为「后」)寻。
(日本藏唐抄本《新撰类林抄》卷四)。
地俭
地俭朝阳满,天边宿雾收。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
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影印本《诗渊》第三册第二○六二页)。
五言普门上人兰若一首
支公身欲老,常在沃[洲](州)多。
惠力堪传教,禅功久伏魔。
山云随坐夏,幽草伴头陀。
借问迴心后,贤愚去几何?
(按:《全唐诗》卷二四九收此诗为皇甫冉作。
然《唐诗卷》约在元和前后书,为时甚早,故仍存之。
)。
五言南岳寺普上人院一首
云深石涧寺,树老远公房。
终日风□□,□秋景气凉。
醍醐蒙□味,□□□□□。
□见无生理,空山坐道场。
(以上二首均见日本藏唐抄本《唐诗卷》)。
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
寒山白云里,法侣自招携。
竹径通城下,松门隔水西。
方同沃洲去,不作武陵迷。
髣髴心知(《全唐诗》作「遥看」)处,高峰(《全唐诗》作「秋风」)是会稽。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按:《全唐诗》卷三八四收此诗为张籍作。
今检《宋高僧传》卷十五、《文苑英华》卷八六四独孤及撰《扬州庆云寺律师一公塔碑》,知灵一卒于宝应元年,年三十六。
张籍生年难确考,但在大历间殆无可疑。
张籍生于灵一卒后,此诗非其作甚明。
郎士元与灵一同时,诗应为其作。
)。
驻节太康
霜叶飞红过夏墟,金风吹鴈集荒渠。
鞭挥清渭分流外,目送乌江远树余。
五子歌声犹在耳,十旬猎迹已成畬。
天时人因堪惆怅,闷对牙旗展簿书。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河南通志》卷七四、民国廿二年刊刘盼遂纂《太康县志》卷六、《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三八八《开封府部》)。
假守昭平郡,当门桂水清。
海遥稀蚌迹,峡近足滩声。
峡东江盘天影随,轻船只下几危机。
初晴古木猿三叫,未晚阴崖日半规。
篁竹数家何处是?清清一曲几首诗。
(《四库》本《记纂渊海》卷十五)。
送皎[然](照)上人归山
云阴鸟道苔方合,雪映龙潭水更清。
(《千载佳句》卷上《地理部·山中》)。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