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九龄
- 唐诗
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唯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见方回《瀛奎髓》卷四十八《仙逸类》。
)(按《瀛奎律髓》原注云:「九龄,干德五年进士第三人。
」与《全唐诗》小传作干德二年者异。
)。
-
杨徽之
- 唐诗
古观重重遶翠微,杉松深处掩双扉。
云生万壑投龙去,海隔三山放鹤归。
花洞宴游春日永,石坛朝礼曙星稀。
每听高论长生理,拟向尘中便拂衣。
(见《瀛奎律髓》卷四十八《仙逸类》。
此诗明李蔉所辑《宋艺圃集》作李九龄诗。
按徽之又有《禁林讌会之什》一首见于《翰苑羣书》者,系入禋后所作,不收录。
)。
-
杨徽之
- 唐诗
戍楼烟[自](似)直,战地雨长腥。
(《塞上》)。
-
杨徽之
- 唐诗
春归万年树,月满九重城(《元夜》)。
-
杨徽之
- 唐诗
偶题嵓石云生笔,闲遶庭松露湿衣。
(《僧舍》)。
-
杨徽之
- 唐诗
开尽菊花秋色老,落残桐叶雨声寒。
(《宿东林》以上八句并见《宋诗纪事》卷二。
均见《玉壶清话》卷五、《渑水燕谈录》卷七,宋太宗曾书于御屏。)
-
卞震
- 唐诗
空囊万里客,斜月一床寒。
(见《宋诗纪事》引宋失名撰《历代吟谱》。
)。
-
刘吉
- 唐诗
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
(《赠隐者》。
见《宋诗纪事》卷三引《历代吟谱》。
按《全唐诗》卷七百九十五作张茔诗句。
云见地志。
)(《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引《丛苑》、《宋朝事实类苑》卷五五引《杨文公谈苑》幷载刘吉此二句诗,并云其「有诗三百首,目为《钓鳌集》,徐铉为序。
其首篇《赠隐者》,……人多诵之」。
《全唐诗》所收张茔,应张莹,《淳熙三山志》卷二、卷三四收此二句为其诗。
二句似验刘作为近是。
)。
-
孟归唐
- 唐诗
练色有穷处,寒声无断(《江南野史》「断」作「尽」。
)时。
(《瀑布》。
见宋马令《南唐书》卷二十三《孟宾于传》。
亦见宋龙衮《江南野史》。
)(〖1〗《南唐书》:〖孟宾于〗初归江南,生子鳣归唐,亦能诗。
肄业庐山国学,尝得《瀑布诗》云:「练色有穷处,寒声无断时。
」隣房生亦得此联,遂交争之。
助教不能辩,讼于江州。
各以全篇意格定之,而归唐为胜。
)。
-
钱惟治
- 唐诗
圣主钦崇教,千光显绀容。
映云窗绮暖,笼月箔花重。
净刹香风远,危阑碧雾浓。
胜因良以咏,华国一斯逢。
-
钱惟治
- 唐诗
碧天临迥阁,晴雪点山屏。
夕烟侵冷箔,明月敛闲亭。
(见《宋诗纪事》卷三引《冰川诗式》。
)(均见明梁桥《冰川诗式》卷二,前首「危阑」作「危栏」,「华国」作「华阁」。
)(〖1〗《湖州府志》:「吴越《迴文绶带连环诗碑》,在法华寺,节度使钱惟治作,九十首。
」)。
-
何蒙
- 唐诗
桂枝轮却正凄然,又被鸎声聒昼眠。
唯有赵翁知仔细,相传好语待来年。
(见《江南余载》卷上。
)(〖1〗《江南余载》:赵叟者,自保大之初至于开宝之季,尝为贡院门子,每岁放榜之后,或去或留,率庆慰之,若出于叟手然。
进士何蒙目前叟诗曰〖诗不重录〗云云。
)。
-
詹敦仁
- 唐诗
音问相忘二十秋,天者我辈到南州。
无穷风月随宜乐,有分溪山取次收。
好语传来如昨梦,离情欲剖带春愁。
何时载酒从东下,细与刘君叙昔游。
(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四五○「二寘」「士」字「处士」条〖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册〗。
)(按:刘乙字子黄,泉州人。
仕闽为鳯阁舍人,后弃祁隐安溪鳯髻山。
《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三收刘乙诗一首幷残句二,又卷八百八十六补遗二首。
《全唐诗》詹敦仁诗有《遗子访刘乙》一首。
刘乙生涯,于此约畧可窥。
)。
-
詹敦仁
- 唐诗
刘郎踪迹久荒凉,卜宅何妨处士乡。
壮志莫随流俗变,老夫霜鬓已凝霜。
(见《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四四「二寘」「示」字〖十四函一百三十七册〗引詹敦仁《清隐集》。
案:琲为詹敦仁之子。
)。
-
詹敦仁
- 唐诗
明命初颁得美除,惭惶下拜敢宁居?
儒生不作于时计,(于时,疑当作「干时」。
)且读人间未见书。
-
詹敦仁
- 唐诗
可恨名存实已除,兰台芸阁复谁居?
豕鱼未识应多愧,尤恐在人成蠹书。
(以上二诗见《永乐大典》卷一九七八二「一屋」。
「局」字〖十八函一百七十八册〗。
)。
-
陈曙
- 唐诗
罢修儒业学修真,养拙藏愚四十春。
到老不疎林里鹿,平生未识日边人。
涧花发处千堆锦,岩雪铺时万树银。
多谢朝贤远相问,未闻鸡得鳯为邻。
(见《江南余载》卷下。
按《全唐诗》卷八百六十一作李梦符诗,题曰《答常学士》。
诗中异处较多,对勘之下,以此为胜,故仍录而存之。
)(〖1〗《江南余载》:蜀人陈曙者,王氏末年避地淮南,隐于蕲州山中。
乡人祀神,曙不召亦必至,醉饱而后去。
虽百神祀,曙能遍往也。
其所居,屋一间,道书数卷而已,与蛇虎杂处而泰突无所忌。
元宗遣中书舍人高越赍束帛征之,三往不应。
后移居鄂州,不知所终。
越赠曙以新的。
曙次韵答之。
〖2〗按高越字仲远,幽州人,仕吴,授秘书郎,累迁中书舍人,终勤政殿学士、户部侍郎。
《全唐诗》收越《咏鹰》一首,《江南余载》卷上亦载之,惟题作《鹞子诗》,字句略有异同耳。
)。
-
许坚
- 唐诗
祇应天上路,不为下方开。
道既学不得,仙从何处来。
(〖1〗按此诗见宋郑文宝撰《江南余载》卷下,《知不足斋丛书》本。
《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七收许坚诗五首,又卷八百六十一仙卷亦收五首幷句,其中两句曰「道既学不得,仙从何处来」。
即此诗之后两句,盖《全唐诗》缺其前半。
〖2〗《江南余载》:许坚往来句曲庐阜之间,草装布囊,或卧于野,或和衣浴涧中,萧然不接人事,独笑独吟而已〖余畧〗。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