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吴理卿挽诗 其三
白首同收召,追随仅一冬。
公由卿出使,我去掖为农。
上节归曾见,携琴愿莫从。
伤心湖水外,石兽倚长松。
陈判官挽诗
师学亲闻正始音,半生为母欲投簪。
游环璧水成名去,为念珠曹得誉深。
贤比邺侯家有传,达如康节病先吟。
宁需郡幙辞台幙,到死知君铁石心。
陈府判司令挽诗
大科家世衮传芳,恨不峥嵘翰墨场。
空鬰壮图才半刺,合司帝籍便横翔。
官称仅似浔阳白,早慧疑如江夏黄。
曾向掖垣开荐口,眼看埋璧倍嗟伤。
郑令人挽诗
具眼翁求壻,齐眉老耐贫。
年如绛甲子,贤比鲍夫人。
守诫居官舍,持经识幻身。
亲邻恩意厚,谁不泪沾巾。
陈橘山挽诗 其一
昔侍先师席,西轩笔研同。
晚为莲社客,私号橘山翁。
内景经谁授,还丹诀自通。
仙班催底急,吟此望方蓬。
陈橘山挽诗 其二
数亩园虽小,斋居却有楼。
木奴居半许,果子亦多收。
閒日长趺坐,晴时间出游。
自君之去矣,遥望只增愁。
陈橘山挽诗 其三
几年漫仕贫如故,半世投閒乐远谗。
无八九椽多借宅,得三百户谩题衔。
初留兰省交吟卷,再见芝山送别帆。
何月得寻埋玉处,天南凄恻梦松杉。
郑子诚挽诗 其一
执经师席下,于我是庚兄。
袖手尘中老,灰心世上名。
杖藜行竟日,杯酒度平生。
终始交情在,无人解索铭。
郑子诚挽诗 其二
住处虽邻曲,多惭寂寂居。
间能驰手帖,时致以肩舆。
我叹年相若,君衰日渐疏。
人间梦先破,周蝶果何如。
刘夫人挽诗 其一
淑德生全美,深闺礼自防。
训严今孟母,誓苦昔共姜。
科欲传三世,儿令学四方。
栖鸾吾所爱,千里索铭章。
刘夫人挽诗 其二
独力持家老,真如烈丈夫。
斋明供蕴藻,服饰厌金珠。
甲子祗余六,鸾雌叹久孤。
悲笳讲山路,寒日澹霜芜。
庄丞内子挽诗 其一
多门嫔贵族,何事喜摩诃。
清比顾家妇,达如凌行婆。
再来邻曲媪,独见女中娥。
委化虽云乐,潘郎鬓柰何。
庄丞内子挽诗 其二
死自知归处,生能孝养亲。
真堪名烈妇,岂不胜痴人。
新卜金沙竁,空埋玉雪身。
佳铭求篆石,掺笔为酸辛。
郑仲升挽诗
西轩同舍日,开爽莫如君。
健笔疑淹笔,方巾似艾巾。
壮年嗟斗粟,老日味羹芹。
邻里交游尽,伤心宿草坟。
林甲父挽诗
我有宗传未付衣,喜渠岁晚共吾伊。
云胡丹旐鸣笳去,不见青衿问易时。
生灵运前何太速,为文介后重堪悲。
犀斜宰木今谁主,饮泪看君乳下儿。
丘司理母挽诗
三十年嫠未易禁,信眉才尔遽涔涔。
断机有训名花帖,埋璧无惭见藁砧。
剪发为珪供客馔,却蚶令侃职官箴。
年兄事状夫人志,岁月追思泪满襟。
李提举挽诗 其一
荣涂久历似羊肠,蓬省归来发欲黄。
麟笔正烦朱邸客,骃丝还要锦窠郎。
观鱼濠上归思切,吟雁峰前遗爱长。
金凤赓酬知乐甚,玉楼谁召去何忙。
李提举挽诗 其二
早岁声喧翰墨场,晚寻兰芷到湖湘。
刘郎未得文章力,涪老空怀书传香。
埋璧奈何从石衒,好竽滋甚况琴亡。
山房宿处成终诀,怅忆交情四十霜。
陈提举挽诗 其一
三为一疏凤鸣阳,去国投閒两鬓霜。
早有重名居豸府,晚因同姓误君王。
恰还使事逢新政,已峻卿班入太常。
止尼不知何物祟,清时竟失鲁灵光。
陈提举挽诗 其二
岭海清声玉雪如,门庭尤峻是閒居。
吹嘘昔日班扬赋,受用余年老易书。
亭列百间多筑圃,舟移数里自穿渠。
春来红紫应岑寂,花外无因见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