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林希逸(一一九三~?)(生年据作者于理宗景定二年(一二六一)为刘翼《心游摘稿》所作序“躔父今年六十有四,……余长躔父五岁”推定),字肃翁,号鬳斋,又号竹溪,福清(今属福建)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召为秘书省正字,七年,迁枢密院编修官(《南宋馆阁续录》卷八)。寻出知饶州(本集《郡斋偶题(鄱阳)》)。景定中官至中书舍人。着有《竹溪十一稿》九十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已佚。今存《竹溪十一稿诗选》一卷、《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三十卷。事见《宋元学案》卷四七。 林希逸诗,第一卷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竹溪十一稿诗选》为底本;第二至九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竹溪鬳斋十一稿续集》为底本,校以明谢氏小草斋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
林希逸
- 宋诗
客子孤舟傍晓沙,隔江人说是京华。
缘山一带烟笼树,中有王侯百万家。
-
林希逸
- 宋诗
旅泊秋将暮,行吟夜向中。
独星明似月,重露冷于风。
游历书何有,飞扬醉自雄。
时闻边耗近,忧愤气填胸。
-
林希逸
- 宋诗
淮面如江春涨早,猎骑夜归城未锁。
边头戍将惜官卑,举鞭怒指平安火。
-
林希逸
- 宋诗
紫金山前数尺雪,三十六洲明似月。
夜来冲突人不知,但见官军刀带血。
-
林希逸
- 宋诗
古岭才成径,荒林间有家。
柳眠腰袅娜,桑老骨槎牙。
野麦三分草,山篱一半花。
挟书来万里,飘泊负生涯。
-
林希逸
- 宋诗
塞北悲笳起,淮南古木疏。
风高疑唳鹤,水落见叉鱼。
俗仅传丹鼎,人谁问枕书。
因吟招隠赋,久客自嗟嘘。
-
林希逸
- 宋诗
几度题书客未还,归鸿节节度乡关。
遥知一纸平安字,慈母灯前阁泪看。
-
林希逸
- 宋诗
异俗逢钻燧,劳生叹转蓬。
茅檐疏柳月,草地落花风。
故国丘坟在,他乡祭祀同。
奔驰真左计,归梦海云东。
-
林希逸
- 宋诗
阵阵花风送雨寒,心随风雨到乡关。
遥知松柏山前路,今日邻人拜扫还。
-
林希逸
- 宋诗
倚郭维孤舟,漠漠见烟渚。
水宿野鸟归,夜深邻人语。
远客万斛愁,卧听姑苏雨。
-
林希逸
- 宋诗
古寺鸣钟罢,高林宿鸟忙。
竹明风弄影,荷净露生香。
月到中天小,星过野水长。
江村人寂寂,败叶响银床。
-
林希逸
- 宋诗
野噪寒枝鹊,村归古寺僧。
傍阶闻落叶,隔岸数残灯。
月退频移席,潮高尚倚藤。
江虚群籁息,人语近渔罾。
-
林希逸
- 宋诗
十年灯火若为情,一日箫笳有底声。
惆怅门前旧时路,白头扶杖夜深行。
-
林希逸
- 宋诗
网山遗稿乐轩文,已矣今无识子云。
千载何人按图问,犀斜南谷两荒坟。
-
林希逸
- 宋诗
晦庵南北象山西,道学年来入品题。
可惜六经真脉络,红泉三世两幽栖。
-
林希逸
- 宋诗
帘幕低垂夜漏深,秋虫唧唧相悲吟。
回纹织罢空弹泪,未必君心似妾心。
-
林希逸
- 宋诗
晴窗吾伊罢,风薄清昼永。
陈编几废兴,适笑心自领。
青精饭何味,车笠沸尘境。
伫立共幽怀,虚檐疏竹影。
-
林希逸
- 宋诗
艺业难精最是诗,千差万别信难知。
还须倒岳倾湫手,却有惊天动地时。
鸟迹论书方古雅,龙媒入画始权奇。
夷然便欲趣平淡,此法谁传我亦疑。
-
林希逸
- 宋诗
失身杯酒莫追尤,烂醉生涯尽自由。
可倚何须鹦鹉赋,相逢且解骕骦裘。
今无客入扬雄巷,终有人题李白楼。
却笑三闾太憔悴,独醒犹作畔牢愁。
-
林希逸
- 宋诗
十日离家只四程,白云何处玉融青。
溪声飒飒如风雨,独对寒灯咏鹡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