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途中
满眼水吾土,征轮尚远游。
田园虚自废,禾黍美□秋。
日暮乌犹返,风高云自收。
因循不归去,歧路犹何求?
(同前第三册第二二一○页。
)。
再宿友生郊居
终日走歧路,唯君守草堂。
重来身若旧,相见话偏长。
夜半四邻静,雨余羣本香。
不能同此住,名利自茫茫。
(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五八页。
)。
宿弹琴张处士所居
闻君鼓七丝,□我暂忘机。
莫谓知音少,都缘能□稀。
无风过竹槛,有月照柴扉。
一弄一杯酒,坐来霜□衣。
(同前第三五○四页。
)。
拟古
凉风摇翠袂,倚槛恨难平。
远路人无信,西楼月又生。
菱花消旧态,瑶瑟续新声。
暗觉新声苦,夫谁知此情?
(同前第六册第三八九七页)。
送进士董位
送君偏起恨,醲酒亦难消。
为客日己久,还家路各遥。
云繁天欲雪,林迥野初烧。
何处期相见,春风满路招。
(同前第四三三七页。
)。
送友人归荆
帝城多美酒,不醉别离人。
北海谋归晚,东门送客频。
燕啼迎馆树,草色逐征轮。
到日逢乡友,如何话此身?
(同前第四三八三页。
)。
谢学士遗茶(题拟)
粗官乞与真虚掷,赖有诗情合得尝。
(《青琐高议前集》卷五。
)。
长兴中题杜光寺(题拟)
上尔高僧更不疑,梦乘龙驾落沉晖。
寒暄晕映琉璃殿,晓夜摧残毳衲衣。
金体几生传有漏,玉容三界自无非。
莓苔满院人稀到,松畔香台野鹤飞。
(见元骆天骧《类编长安志》寺观类杜光寺条,云长兴中王仁裕题诗云云。
据《中国古都研究》收黄永年先生《述〈类编长安志〉》转录。
)。
戮后主出降诗
蜀朝昏主出降时,衔璧牵羊倒系旗。
二十万军高拱手,更无一箇是男儿。
(涵芬楼排印本《说郛》卷三十四《豪异秘纂》引王仁裕《蜀石》。
)(按:此诗《鑑诫录》卷五《徐后事》谓王承旨作,《后山诗话》则以为花蕊夫人作,文字略异。
《全唐诗》卷七九八收花蕊名下,另注「一作蜀臣王承旨诗」。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七据《鑑诫录》收归王承旨。
今检《说郛》所引,与《鑑诫录》所载较相似,而于此诗作者,则云为「兴圣太子随军仁裕」。
王仁裕初仕前蜀,尝随侍王衍作诗,蜀亡入洛,仕后唐。
《说郛》所载可从,今为移正。
)。
芭蕉诗
野人无帐幄,爱此绿参差。

瓶里数枝婪尾春。
(均见《说郛》卷六一《清异录》。
)。
起居帖
行住坐卧处,手摩胁与肚,心腹通快时,两手肠下踞。
踞之彻膀腰,背拳摩肾部。
才觉力倦来,即使家人助。
行之不厌频,昼夜无穷数,岁久积功成,渐入神仙路。
(见明刻本朱存理辑《铁网珊瑚·书品》卷一。
)(按:诗后题云:「干佑元年冬残腊暮,华阳焦上人尊师处传,杨凝式。
」又附米友仁跋云:「右杨凝式书神仙起居法八行,臣米友仁鉴定真蹟跋。
」)。
我有一间舍,父母为修盖。
住来八十年,近来觉损坏。
早拟移住(《五灯会元》作「别」)处,事涉有憎爱。
待他摧毁时,彼此无相碍。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五灯会元》卷十三。
)。
赠同居友人
有情天地内,多感是诗人。
见月长怜夜,看花又惜春。
愁为终日客,闲过少年身。
寂寞正相对,笙歌满四隣。
(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三七七页。
)。
赠张山人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同上书第四三五页。
)。
春日潜溪寓居
众山围四合,月色到门迟。
石面和云坐,花根带土移。
竹斜当径笋,松斫逼楼枝。
正抱流年恨,芳春不我知。
(同前第五册第三五○○页。
)。
赠山翁
松萝深处住,闲野不生愁。
鸟语烟岚静,水声门户秋。
花间归洞路,山下钓鱼舟。
沐浴圣王化,自怜丝满头。
(影印本《诗渊》第一册第四九一页。
)。
题处士林亭
帝里高人宅,苍苔遶径深。
卷帘山入户,摘菓鸟移林。
石沼养龟水,月台留客琴。
生涯一樽酒,名利不关心。
(同前第五册第三一二三页。
)。
抄逆刺占后题(题拟) 一
三端俱全大丈夫,六艺堂堂世上无。
男儿不学读诗赋,恰似肥菜根尽枯。
抄逆刺占后题(题拟) 二
躯体堂堂六尺余,走笔横波纸上飞。
执笔题篇须意用,后任将身选文知。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