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庞蕴
- 唐诗
白衣不执相,真理从空生。
祇为心无碍,智慧出纵横。
唯论师子吼。
不许野干鸣。
菩提称最妙,犹呵是假名。
-
庞蕴
- 唐诗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
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
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
庞蕴
- 唐诗
久种善根深,同尘尘不侵。
非关尘不染,自是我无心。
无心心不起,超三越十地。
究竟真如果,到头祇箇是。
-
庞蕴
- 唐诗
凡夫智量狭,妄说有难易。
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
戒相如虚空,迷人自作持。
病根不肯拔,执是弄花枝。
。
-
庞蕴
- 唐诗
牵牛驾空车,共入无为宅。
无为宅甚宽,众生却嫌窄。
十方同一空,何曾有间隔。
有法入不得,无心是度厄。
-
庞蕴
- 唐诗
世间最上事,唯有修道强。
若悟无生理,三界自消亡。
蕴空妙德现,无念是清凉。
此即迷陀土,何处觅西方。
-
庞蕴
- 唐诗
宝珠内衣里,系来无量时。
遇六恶知识,又常假慈悲。
牵我饮欲酒,醉卧都不知。
情尽酒复醒,自见本道师。
-
庞蕴
- 唐诗
世人重珍宝(《宗镜录》卷十五作「但重金」),我贵(《宗镜录》作「爱」)刹那静。
金多乱人心,静见真如性。
性空法亦空(《宗镜录》作「性通法亦通」),十八绝(《宗镜录》作「断」)行踪。
但自心无碍。
何愁神(《宗镜录》作「声」)不通。
(《法藏碎金录》卷四、卷五录前四句)。
-
庞蕴
- 唐诗
端坐求如法,如法转相违。
抛法无心取,始自却来归。
无求出三界,有念则成痴。
求佛觅解脱,不是丈夫儿。
-
庞蕴
- 唐诗
恶心满三界,口即念弥陀。
心口相违背,羣贼转转多。
一尘起万境,倐忽徧婆娑。
色声求(《宗镜录》卷十五作「取」)佛道,结果尽成魔。
-
庞蕴
- 唐诗
佛亦不离心,心亦不离佛。
心寂即菩提,心然即有物。
物即变成魔,无即无诸佛。
若能如是用,十八从何出。
-
庞蕴
- 唐诗
羊车诱下愚,鹿车载中夫。
大乘为上士,鹏巢鹤不居。
鹪鹩住蚊睫,居士咄盲驴。
若论质利帝,毕竟一乘无。
-
庞蕴
- 唐诗
有(《祖堂集》卷十五作「世」)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祖庭事苑》卷二作「它」)。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祖堂集》无此二句)。
一丸疗万(《祖堂集》作「百」)病,不假药方多。
-
庞蕴
- 唐诗
淼淼长江水,周而还复始。
昏昏三界人,轮迴亦如此。
轮迴改形貌,长江色不异。
改貌劳神识,终须到佛地。
-
庞蕴
- 唐诗
睡来展脚睡,悟理起题诗。
诗中无别意,唯劝破贪痴。
贪瞋痴若尽,便是世尊儿。
无烦问师匠,心王应自知。
-
庞蕴
- 唐诗
世人重名利,余心总不然。
束薪货升米,清水铁铛煎。
觉熟捻铛下,将身近畔边。
时时抛入口,腹饱肚无言。
-
庞蕴
- 唐诗
行学非真道,徒劳神与躯。
千里寻月影(《宗镜录》卷四一作「千生寻水月」),终是枉工夫。
不悟缘声色,当今学者疎。
但看起灭处,此箇是真如。
-
庞蕴
- 唐诗
教君杀贼法,不用苦多方。
慧剑当心刺,心亡法亦亡。
心亡极乐国,法亡即西方。
贼为象马用,神自作空王。
-
庞蕴
- 唐诗
不用苦多闻,看他彼上人。
百忆及日用,元在一毛尘(《宗镜录》卷十八作「纂在一毛鳞」)。
心但寂无相,即出无明津。
若能如是学,几许省精神。
-
庞蕴
- 唐诗
惭愧好心王,生在莲华堂。
恒持般若剑,终日带浮囊。
常怀第一义,外国赖恩光。
五百长者子,相随归故乡。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