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崔长史公石桥[咏]
□壮雄规□,□□在□□。
□空歇灭(下缺)。
(见《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刊俞同奎《安济桥补充文献附石刻拓片》)(按:刘义诗附崔恂诗后,惜漫漶太甚,仅余十数字。
崔恂诗已收入《全唐诗补逸》卷五。
俞文又谓同时所出有另一石,前半已漫漶,后数行尚可辨,可确定二诗作年,录如次:□元八年九月□□□□□□李于时□□□□□崔恂任深州□史□□□还此桥过喜其壮丽命旧诗云□志并七年春。
俞同奎考定「□元八年」为开元八年,幷谓崔恂七年春另有一诗刻石,迄未发现。
)。
五言过栖岩寺
鹫岭高不极,延睇俯何宫?
城郭千年在,烟云万里通。
坐忘荣与利,行悟□将□(当为「空」字)。
愿假慈悲力,微资燮理功。
(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卷五)(按:此诗原刻高宗诗后。
题下署:「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元崇。
」)。
奉使蒲州返辔奉答圣制(题拟)
归来朝帝□,忽□(疑为「逢」字)钧天响。
悬知浐水游,绝胜汾川赏。
(见前书同卷高宗《过栖岩寺》附刻韦元晨《六绝纪文》引)(按:此诗为「大周长安二年」作,诗题据韦文拟。
)。
古石之歌
江东藏瑞简,济北蕴兵书。
若非平固湖中鴈,定是昆明池里鱼。
(见《文苑英华》卷三一《古石赋》附)。
赠崔沔(题拟)
棣华袭韡萼,桂树连芳根。
赠崔沔
接闬共怀铅,齐生俎贲玉。
(见《文苑英华》卷七○二崔佑甫《齐昭公崔府君集序》引)(按:崔佑甫文称为「赠佑甫先君左仆射」诗,系以佑甫身份而言,非日用诗题。
今另拟题。
)。
桃源行
武陵川径入幽遐,中有鸡犬秦人家,家傍流水多桃花。
桃花两边种来久,流水一道何时有?
垂条落蕋暗春风,夹岸芳菲至山口。
岁岁年年能寂寥,林下青苔日为厚。
时有仙鸟来衔花,曾无世人此携手。
可怜不知若为名,君任(一作「往」)从之多所更。
古驿荒桥平路尽,崩湍怪石小溪行,相见维舟登览处,红堤绿岸宛然成。
多君此去从仙隐,令人晚节悔营营。
(见《文苑英华》卷三三二)(按:明刻本《文苑英华》收此诗失署名,《全唐诗》卷七八六遂收归无名氏。
按《吟窗杂录》卷四六收包融《武陵桃源送人》一首,前二句与此诗二句同,后二句作「先时见者为谁耶,源水今流桃复花」。
《全唐诗》卷一一四已收入。
《吟窗杂录》为北宋末蔡传编,保存唐诗甚丰,惟多为节录。
其录为包融诗,当可信。
《英华》所录前三句,疑脱去一句。
)。
咏江上溺死女子(题拟)
二八谁家女,漂来倚岸芦。
鸟窥眉上翠,鱼弄口傍珠。

赋山火诗
野火烧山去,人归火不归。
(均见《唐诗纪事》卷十八引《彰明逸事》)。
在唐奉本国皇太子
三宝持圣德,百灵扶仙寿。
寿共日月长,德与天地久。
(日本淡海三船《怀风藻》)。
在唐忆本乡
日边瞻日本,云里望云端。
远游劳远国,长恨苦长安。
(《怀风藻》)。
与朝主人
钟鼓沸城闉,戎蕃预国亲。
神明今汉主,柔远静胡尘。
琴歌马上怨,杨柳曲中春。
唯有关山月,偏迎北塞人。
(同前)(按:道慈、辨正诗,张步云《唐代逸诗辑存》已收入。
)。
云中古城赋附歌 一
魏家美人闻姓元,新声巧妙今古传。
昔日流音遍华夏,可怜埋骨委山樊。
城阙摧残犹可惜,荒郊处处生荆棘。
寒飚动地胡马嘶,若个征夫不沾臆。
人生荣耀当及时,白发须臾乱如丝。
君不见魏都行乐处,祇今空有野风吹。
云中古城赋附歌 二
云中古城郁嵯峨,塞上行吟麦秀歌。
感时伤古今如此,报主怀恩奈老何!(见《文苑英华》卷四五)。
大唐封东岳朝觐颂附诗
天子圣兮天孙崇,登以封兮报以功。
受命再惟皇代,天之赉人所载。
士马山嶫,戈矛山沓,祯符山杂,灵响山答,天与人合。
我铺衍兮长粹清,太元册兮太一精,休光光我之庆成,舜四朝而禹万国,莫之我京。
(见《唐文粹》卷十九)。
示慧忠偈(题拟) 一
莫系念,念成生死河。
轮迴六趣海,无见出长波。
(见《景德传灯录》卷四、《五灯会元》卷二)。
示慧忠偈(题拟) 二
余本性虚无,缘妄生人我。
如何息妄情,还归空处坐。
(见《五灯会元》卷二)。
摩诃罗国娑般檀寺述志(题拟)
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
祇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着经劫烧。
何其人愿满,目覩在今朝。
南天路言怀(题拟)
月夜瞻氜路,浮云飒飒归。
减书参去便,风急不听迴。
我国天岸北,他邦地角西。
日南无有雁,谁为向林飞。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