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波乐 八十八
童子得出家,一生受快乐。
饮(一作「欲」)食满盂中,架上选衣着。
平明欲(一作「饮」)稀粥,食手调羹臛。
饱(一作「饮」)吃取他钱,此是口客作。
天(一作「大」)王元不朝,父母反拜却。
黠儿苦读经,发愿离浊恶。
身心并出家,色慾无染着。
同时小去(一作「少出」)家,有悟亦有错。
憨痴求身肥,每日服石(一作「食」)药。
生(戴校「圣」)佛不拜礼(一作「供养」),财色偏染着。
白日趁身名,兼能依逐乐。
不肯逍遥行,故故相缠缚。
满街肥统统,恰似鳖无脚。

迴波乐 八十九
出家多种菓,花蘂竞来新。
庵罗能逸熟,获得未来因。
后园多桃李,花盛乱迎春。
花繁条(一作「枝」)结实,何愁子不真。
努力勤心种,多留与后人。
新人食甘菓,惭(一作「愧」)贺(项校「荷」)种花人。
悉达追远福,学道莫辞贫。
但能求生路,同证(一作「登」)四果身。
迴波乐 九十
今得入新年,合家蒙喜庆。
人人皆发愿,远离时气病。
岁日食他肉,肉是他家命。
今朝入新年,昨暮煞他命(一作「煞他竞」)。
论时大罪过,食肉身招病。
一则自短命(一作「寿」),二则(一作「即」)还他命。
负债早还却,门前无諠竞。
怨怨来相雠,何时解适(项校「释」)竟。
迴波乐 九十一
父母时怨家,生一五逆子。
养大长成人,元来不得使。
身役不肯料,逃走皆(张改作「离」,项、蒋校「背」)家里。
阿耶替役身,阿孃气病死。
腹中怀恶来,自生煞人子。
此是前生恶,故故来相值。
虫蛇来报恩,人子合如此。
前怨续后怨,何时逍祖唯。
迴波乐 九十二
有钱不造福,甚是老愚痴。
自身不吃着,保(张改作「报」)投受(戴校「持授」)妻儿。
打脊眼不痛,十指不同皮。
饱吃身自(一作「自身」)稳,饿肚身自饥。
积十年调宁(项改「贮积千年调」),知身得几时(张改二句作「莫积千年调,宁知得几时。
」)。
一朝身磨灭,万事不能{宀/兑}(项校「窥」,张改作「究」)。
妻嫁后人妇,子变他家儿。
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
闻强急修福,莫于(项校「逾」)百年期。
迴波乐 九十三
暂时自来生,暂时还即死。
[死]后却还家,生时寄住鬼。
不愁麦不熟,不怕少谷米。
佯(张改作「阳」)坡展脚卧,不来(项校「采」)世间事。
死去长(一作「常」)眠乐,常恐五浊地。
迴波乐 九十四
身是上阵兵,把刀被煞死。
你若不煞我,我还煞却你。
两既忽相逢,终须一箇死。
死亦不须忧,生亦不须喜。
(原本二句互乙)须入湼槃城,速离五浊地。
天心(张改作「公」)遣我生,地母收我子。
生死不由我,我是长流水。
迴波乐 九十五
世间乱浩浩,贼多好人少。
逢着光火贼,大堡(戴校「太保」)打少保(项校「小堡」)。
贱价得他物,钱亦不还耀(张改作「粜」、项校「还钱亦不粜」)。
自买(张改作「卖」)索钱多,他买还钱少。
不得万万年,营作千年调。
迴波乐 九十六
兀兀(张改作「营营」)自免身,拟觅妻儿好。
切迎(张改「巧遇」)打脊使,穷汉每斈{冫号}(项校「年枵」)。
枉法剥众生,财是人髓脑。
报绝还他债,家家惣须到。
智者星星(项校「惺惺」)行,愚人自缠遶。
迴波乐 九十七
世间何物重?
夫妻取(项、蒋校「最」)是好。
一箇厥磨(张改作「摩」)师,眼看绝行道。
??(张改作「熏熏」)莫恨天,业是前身报。
妻儿嫁与鬼,你向谁边告。
教你别取妻,不须苦烦恼。
迴波乐 九十八
吾头何谓自(张改作「为白」),子孙满堂宅。
吾今与纪年,尽被时催迫。
要须在前去,前客避后客。
于(项校「逾」)时未与死,眼看天地[窄](官)。
迴波乐 九十九
朝庭来相过,设食因杯酌。
四海同追由(项校「游」),五郡为劝乐。
义故及三代,死活相凭讬。
合去正身行,不容君(戴校「名」)字错。
雇人即棒脊,急手摄你脚。
迴波乐 一○○
知识相伴侣,蹔时不觉老。
面皱黑发白,把杖入长道。
眼中冷泪下,病多好时少。
怨家乌枯眼,无睡(张录作「眠」字)天难晓。
朝夕乞蹔时,百长(张改作「年」)谁肯保。
使者门前唤,手脚婆罗草。
迴波乐 一○一
五体一身内,蛆虫塞破袋。
中间八万户,常无啾唧声。
脓流遍身遶,六贼腹中停。
两两相啖食,强弱自相征(张改作「争」)。
平生事人我,何处有公名(张改作「平」)。

迴波乐 一○二
吾家昔富有,你身穷欲死。
你今初有钱,与吾昔相何(张改作「似」)。
吾人乍无初,还同[昔](借)日你。
可[惜](借)好靴牙,翻作破皮底。
迴波乐 一○三
夫妻拟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箇,小弱未中使。
衣破无人缝,小者肚露(一作「路」)地。
更娶阿娘来,不肯缝补你。
入户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鬪遗啾唧,阿娘嗔儿子。
家内既不和,灵神(张将二字互乙)不欢喜。
后母即后翁,故故来相值。
[□□□□□],故来寻常事。
欲得家里知,孤养小儿子。
(以上三十六首皆录自前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二刘复辑《敦煌掇琐》三○,原件编号为伯三四一八。
据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卷五参校。
张氏另参用了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及苏二八五二卷点校。
)(按:刘复《敦煌掇琐》目录谓此卷卷残,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童养年辑《全唐诗续补遗》卷二据以选录十首。
今将童氏未录者全部录出,合计共得诗四十二首,不及刘氏所言之数,因篇章分合不同之故耳。
又刘氏于末首眉批:「原本似未写完。
」然细审诗意及押韵,似第十七句脱去,全诗已抄完。
原卷首残尾不残。
按:上录伯三四一八、伯三七二四、伯六○三二等三卷所录五言诗,原皆不题作者。
张锡厚考为王梵志作。
然此组诗内容与王梵志诗有较大不同,是否即王梵志作,尚可讨论。
今姑从张说,录存于王诗之末,以俟考详。
)。
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题从《全唐诗》)
(帝即高宗皇帝李治皇太子即章怀太子李贤霍王元轨高祖第十四子,封霍王,垂拱四年卒相王轮即睿宗皇帝李旦戴至德相州安阳人,历官西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转户部尚书,迁尚书右仆射。
仪凤四年卒来恒扬州江都人,上元中官至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薛元超)屏欲除奢政返淳。
(帝)叨恩监守恋晨昏。
(皇太子)圣德无为同混元。
(霍王元轨)长欢膝下镇承恩。
(相王轮)天皇万福振长源。
(右仆射戴至德)策蹇叨荣青琐门。
(黄门侍郎来[恒]〖尝〗)鹓池滥职奉王言。
(中书侍郎薛元超)(《册府元龟》卷一一○《帝王部·宴享二》)(按:《册府元龟》又云:「自余羣臣,以次继作。
」知所录尚未完。
《全唐诗》卷二据《玉海》仅录存高宗一句,余皆失收。
)。
五言过楼岩寺
旋騼登雪岭,飞斾驻香城。
路盘高下骑,峰回出没旌。
云衣缝涧户,霞绮织山楹。
扬刹移虹影,携风引梵声。
岫馥鑪烟合,岩悬迭溜萦。
空结笼檐网,虚谷响台铃。
簇野千丛暗,长河一带明。
散望禅林外,方弘拯溺情。
(见清胡聘之纂《山右石刻丛编》卷五。
参北京图书馆藏石刻拓本。
)(按:诗末原署「咸亨三年十一月八日」。
为武后时所刻。
胡聘之谓刻石在蒲州府东南十五里,「河东县文林郎韩怀信书」。
)。
守岁
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
花余凝地雪,条含暖吹分。
绶吐芽犹嫩,冰台已镂津。
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
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
(见上海图书馆藏明抄本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四一)(按:《全唐诗》卷二收本诗有缺文,今重录。
)。
湖州精舍寺诗
院古□□□。
(见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二十)(按:余所据《吴兴志》为嘉业堂刊本,适有残缺,俟得善本补足之。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