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波乐 二十八
王二与世人,俱来就梵志。
非为贪与赏,与你论愚智。
凡夫累劫中,不解思量事。
见善不肯为,见恶喜无睡。
昏昏似梦人,未饮恒如醉。
迴波乐 二十九
荣利皆悉争,畏死复贪生。
心神为俗网,蠢蠢暗中行。
迴波乐 三十
他见见我见,我见见他见。
二见亦自见,不见喜中面。
手把车钏镜,终日向外看。
唯见他长短,不肯自洮练(项校「拣」)。
竟竟口合合,犹如冶排扇。
逢人即作动,心舌常交战。
不肯自看身,看身善不善。
如此痴冥人,只是可恶贱。
劝君学修道,含食但自㖶。
且拔己饥渴,五邪邪毒箭。
获得身中病,应时乃一现。
安住解脱中,无碍未别见。
住是分别有,任用法界遍。
纵起六十二,非由无罪(项校「最」)殿。
所以得如斯,有大善方便。
迴波乐 三十一
人生一世里,能得几时活?
迴己审思量,何忍相劫夺。
自命惜求死,煞他不记活。
布施觅声名,不肯救饥渴。
口道愿生天,不免地狱撮。
礼佛至顶尽,终归被怆割。
一往陷三涂,穷劫不得脱。
寄语世间人,可(项校「不」)可浪夸阔。
各愿寻其本,努力弃劫末。
迴心一念顷,万事即解脱。
迴波乐 三十二
我不畏恶名,恶名不须畏。
四大亦无生,信你痛谤诽。
你自之于我,于我何所费?
不辞应对你,至到(项校「对」)无气味。
迴波乐 三十三
可笑世间人,为言恒不死。
贪□(原作「懦」,抹去,旁改字漫漶,陈补「恡」字)不知休,相憎不解止。
背地道他非,对面伊不是。
埋着黄蒿中,犹成薄媚鬼。
迴波乐 三十四
一旦游尘境,念俗爱荣华。
不觉三涂苦,八难更来遮。
飘流生死海,讬受在毛家。
食蒭无厌足,头上着绳麻。
迴波乐 三十五
纵使千乘君,终齐一箇死。
纵令万品食,终同一种屎。
释迦穷八字,老君守一理。
若欲离死生,当须急思此。
夜梦与昼游,本不相知尔。
梦恶便生懊,梦好觉便喜。
你信斋戒身,本自不识你。
欲验死更生,方斯以类比。
迴波乐 三十六
你今意况大聪,不语修道有功。
亦无二边不着,亦复不住太空。
众生不解执有,只为心里不通。
迷人已南作北,又亦不[辨](辩)西东。
念箇痴人学道,终日竟夜忩忩。
只都(项校「覩」)小儿无智,何异世谛盲聋。
迴波乐 三十七
大丈夫,游荡出三途。
荣名何足舍,妻子士(陈校作「有」,项谓「视」之讹)如无。
法忍先将三毒共,佛性(一)常与六情俱。
但信研心性妙宝,何烦衣外觅明珠。
迴波乐 三十八
大丈夫,性识本清虚。
无心妨世事,触物任情居。
迴波乐 三十九
学问莫倚聪明,打却我慢贡高。
出家解脱无年(项校「事」),永离三界逍遥。
坐禅解空无相,皆皆实觅□□。
□□□□□□,□□□□□□。
法界以为家舍,任从自在条条(项校「翛翛」)。
形(下缺)。

迴波乐 四十
慎事罪不生,忍嗔必有□。
□□□□□,□□□□□。
□□□部宰。
捉此用为心。
高(下缺)。
迴波乐 四十一
众生发大愿,□□□□□。
□□在前亡,论时依大道。
病得子孙扶,□□□□□。
□□□□□,□须更懊恼。
迴波乐 四十二
□□□□□,□□□□错。
终归一聚尘,何用深棺椁。
土下蝼蚁飡,但□□□□(张录作「众生发大愿」)。
□□□□□,平章自埋却。
迴波乐 四十三
□□□□□,儿大君须死。
天使遣如然,两俱不得止。
愚夫无所知,欲得见□□。
□□□□□,□□□欲死。
迴波乐 四十四
儿子有亦好,无亦甚其精。
有时愁□□,□□□□□。
不愁你亦是,一种大星星。
迴波乐 四十五
□□□□料,并是天斟酌。
贮积拟孙儿,论时几许错。
死活并由天,贫富□□□,□(陈补「己」字)饿畏儿饥,从头少一杓。
(以上皆见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后列宁格勒分所藏敦煌写卷,卷末题:「大历六年五月□日抄王梵志诗一百一十首,沙门弘忍写之记。
」写卷前半不存。
转录自《敦煌学》第十二辑〖一九八七年出版〗刊陈庆浩《法忍抄本残卷王梵志诗初校》。
所据为苏联藏列一四五六卷。
另参项楚《列一四五六号王梵志诗残卷补校》。
又张锡厚《王梵志诗校辑补遗》收七首残诗,任半塘先生《敦煌歌辞总编》卷三录《迴波乐》七首、《隐去来》二首,附收诗七首,今均取以参校。
)。
迴波乐 四十六
世有一种人,可笑穷奇物。
闲则着五欲,急时便□□(项补「依佛」)。
□□□□□,□□持戒律。
好结无情伴,招唤共放逸。
心净不[礼]□,□□□□□。
迴波乐 四十七
天下大痴人,皆悉争名利。
闻好耳卓竖,道□□□□。
□□□□□,各自称贤智。
一朝粪袋冷,合本总失智。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