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凝
- 唐诗
人行之字路嵚巇,九销青山胜九疑。
祇被但白云生不断,无端点破碧琉璃。
(见道士孟宗宝集虚所编《洞霄诗集》卷一。
)(〖1〗邓牧《洞霄图志》卷二《山水门》《九锁山》条:「自余杭西郭外,行十有八里,逆溪水上,左右合七峯,皆拔地数百尺。
其趾犬牙相错,行路并溪屈折者九,故云九锁。
好事者悉命以名。
」)。
-
周匡物
- 唐诗
谁家作桥溪水头,茅堂四月如清秋。
白云已过暮山紫,黄鸟不鸣春自幽。
掀髯背向孤舟立,犹记仙源旧曾入。
(近人翁国樑《漳州史蹟》亦引此诗「曾」作「会」。
)雨打疎篷醉不知,桃花一夜新流急。
(见《漳州府志》。
末句《漳州史蹟》作「桃花一夜急新流」,误。
)。
-
李谅
- 唐诗
[湘江](江水)永州路,水碧山崒兀。
古木暗[渔](鱼)潭,阴云起龙窟。
峻屏夹澄[彻](澈),怪石生[溪渤](□勒)。
[巨]舰时邅迴,轻舠已超忽。
疾如奔羽翼,清可[鑑](鉴)毛髪。
寂寞[几](榜)渔舟,逶迤逗[啇](商)[筏]。
[我]行十月杪,猿啸中夜发。
枫叶寒始丹,菊花冬未歇。
凝流绿可[染],积[翠](学)浮堪撷。
[峭]蒨每惊新,幽奇信夸绝。
稠[峰](峯)迭玉嶂,浅[浪](泿)翻残雪。
石[燕](鷰)雨中飞,[塞](霜)鸿云外别。(迴鴈峯)
泝洄已劳苦,览[玩](翫)还愉悦。
鹤岭访胎仙([祁]阳县白鹤[岭]道士屈志静得仙处),?(音吾)亭仰文[喆](哲)(祁阳?亭,元中丞次山所居。)。
川间[有]渔钓,山上多薇蕨。
无[以](公)佐雍熙,何如养疵拙。
安人苟有[积](绩),抚己行将[耋]。
此路好[乘桴],吾其谢羁绁。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第三句「暗鱼」二字原缺,据《舆地纪胜》卷五十六补。
)(《金石萃编》录此诗缺误甚多,而清瞿中溶《古泉山馆金石文编残稿》卷三补录此诗无缺,今据以校补。
瞿中溶跋云:李谅《湘中纪行》诗二十行,行三十字,正书左行。
述葊侍郎《金石萃编》所载阙十五字,又『溪渤』之『渤』误作『勒』,『积翠』之『翠』误作『学』,盖搨本未精之故。
予游浯溪,亲督搨工椎打,所谓阙泐者一一皆可辨识,乃为补之。
中云『痦亭仰文哲』,『亭』字并不作『庼』,此唐人手笔,可见次山当本用『亭』字也。
)(〖1〗石刻诗后至题「大和四年十月廿五日,[桂]管都防御观察处置等使桂州刺史兼御史大夫李谅,过此偶题,并领男颖同登览。
」〖2〗《金石萃编》王昶按:「李谅,两《唐书》无传,《全唐诗》有其人,小传称谅字复言,三宰剧邑,再为郡牧,终京兆尹,而不详所牧何郡。
所载诗,便有《苏州元日郡齐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诗一首,题下注云:『时长庆四年也。
』而不载此诗。
诗中缺泐,无从校补。
此诗题曰《湘中纪行》,是官桂州刺史道经永州题此诗于?亭者。
合而观之,是谅先于长庆四年守苏州,至此时相距七年而移守桂州,所谓再为郡牧者是已。
《苏州元日》诗句云『新知四十九年非』,是长庆四年年五十也,至此则五十六矣。
有一子,名颖。
谅之可见者祇此。
」)。
-
李涉
- 唐诗
二十七年别,烟云如昨辞。
偶逢行春日,得遂归山期。
晓驾出湓城,晚会东林师。
巡廊阅众院,遍读新旧诗。
萧魏故已尘,符杨亦川驰。
拂床归尘壁,再觅旧游诗。
南访静(应作「靖」)节居,石台有遗基。
红葩列涧艳,碧茑悬林丝。
迢递二霄峯,晴云间出危。
坛空仙驭远,谷断啼猿悲。
白鹿旧洞门,五老东一枝。
当时手结茅,聚族长在兹。
孙侄皆后来,非我昔所知。
生为前世翁,安得不涕垂?
白髪唯两人,形骸久支离。
虽同故山会,草草如路歧。
惆怅尘中身,何由重来斯。
无令诮余者,更效《北山移》。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二册《天地山川类》卷二十二。
)。
-
于季友
- 唐诗
墨妙复辞雄,扁舟访远公。
□(赵绍祖《金石文钞》卷七作「云」)天书梵□(《金石文钞》作「字」,)霜月步莲宫。
迹寄双林下,名留刼石中。
遥知松径望,棠(《金石文钞》作「栗」)叶满山红。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又见《两浙金石志》卷一,第三句不缺,文同《金石文钞》,末句作「棠叶满山红」。
)(〖1〗石刻于题下原署「明州刺史于季友」。
按阿育王寺在今浙江鄞县阿育王山中,此诗及后范的酬和诗附镌于《阿育王里常住田碑》后。
碑末有太和七年十二月一日于季友作《碑后记》,则两诗之作,当亦在同时。)。
-
范的
- 唐诗
(《金石文钞》题作《时在育王寺书石中丞使君寄目前四韵奉酬本韵》)拙艺荷才雄,新诗起谢公。
开缄光佛域,望景动星宫。
风雪文章里,书镌琬琰中。
将谁比佳句?霞绮散成红。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八。)
(又见《两浙金石志》卷一,题中「□丞」作「中丞」,「次用本韵」四字为题注小字。)
(望按:石刻题下原署曰「处士范的上」。
于季友《育王寺碑后记》有「剡越间隐逸之士曰范的,业文功书,未遇于时,常萍泊云水间。
一日,扁舟到明」等语。
又《育王寺常住田碑》,原为万齐融所撰,徐峤之书,其后碑隳,大和七年于季友为明州刺史时,始邀范的重书。
其碑题下署「顺阳范的书并篆额」,是范的为顺阳人。
范生平可考者仅此。
又诗中琬下原是「御名」两字,盖避武宗讳不书,武宗名炎,则诗中此字原当作琰可知。
〖此王昶避嘉庆帝讳而注为「御名」。
〗然则诗之作在大和间,镌石则在武宗会昌中,其间相去固将十载矣。)。
-
卢元辅
- 唐诗
水田十里学袈裟,秋殿千金俨释迦。
远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记石莲花。
武林山价县隋日,天竺经文隶汉家。
苔壁娲皇炼来处,泐中修竹扫云霞。
(见《两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诗前原题「大唐杭州刺史卢元辅」九字。
〖2〗阮元《两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书,径二寸。
此诗《全唐诗》未载。
按卢元辅于德宗时自河南县令除杭州刺史,尝于武林山作见山亭,见《咸淳临安志》。
又《胥山碑铭》,元和十年卢元辅文,王遹书,见《舆地碑目》。
此疑元和时刻。
又《陜西通志》云:『卢元辅滑州人,曾为华州刺史。』
《郎官石柱题名》有金部郎中卢元辅。
白乐天有《卢元辅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尝守商都,再领京县。』
皆其历官也。
石本『泐中修竹扫云霞』,『泐』字系原刻,『修竹』二字系改凿。
『大唐』二字亦添补。
《西湖志》作『洞中』,盖据文理,未见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记》:「唐卢元辅《游天竺诗》,纵一尺八寸,横二尺,正书,字径二寸。」)。
-
李廓
- 唐诗
往岁东游鬓未凋,渡江曾驻木兰桡。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桂倚玉儿吟处雪,蓬遗苏丞舞时腰。
仍闻江上春来柳,依旧参差拂寺桥。
(见韦庄《又玄集》卷中。
)(〖1〗陶敏云。
此诗之颈联「一千里色中秋月,十万军声半夜潮。」
张为《诗人主客图》取为赵嘏句,《全唐诗》卷五五○亦收赵嘏句。)。
-
李绅
- 唐诗
江湖随月盈还宿,沙渚依潮断更连。
伍相庙中多白浪,越王台畔少晴烟。
低头绿草羞枚乘,刺眼红花笑杜鹃。
莫倚西施旧苔石,由来破国是神仙。
(见韦庄《又玄集》卷中。
)。
-
白居易
- 唐诗
今在岂有相逢日,未死应无暂忘时。
从此三篇收泪后,终身无复更吟诗。
(见《文苑英华》。
)(按《全唐诗》载《哭微之》诗二首,其诗原附于白居易《祭微之文》,畧谓无以寄悲情,作哀词二首云云。
《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一及坊刻《白香山集》均载之。
惟《文苑英华》卷九百八十九《祭微之文》则谓作哀词三首,其第三首为)(诸本所无。
承友人顾学颉先生函告,爰补录于此。
或以其出处不明为疑,则俟方家之考定于来更可耳。
)。
-
白居易
- 唐诗
石榴枝上花千朵,荷叶杯中酒十分。
满院弟兄皆痛饮,就中大户不如君。
(见《玉照新志》。
)(〖1〗《玉照新志》〖宋王明清撰,《宝颜堂秘笈》本〗卷三:「王彦国献臣,招信人,居县之近郊。
建炎初,虏人将渡淮,献臣坐于所居小楼,望见一老士大夫彷徨阡陌间,携一小仆,负一匣,埋于空迥之所。
献臣默识之。
事定,往掘其地,宛然尚存。
启匣,乃白乐天手书诗一纸。
云〖诗不重录〗。
献臣后南渡,寓居余姚,尝出以示余,真奇物也。
闻后以归刘纲公举矣。
」〖2〗按此亦顾先生所见示,其事可信与否,未敢遽断,期海内方家有以论定之。
)。
-
韦绶
- 唐诗
郡斋北望春光好,平楚无云秋望宽。
清气爽时尘外见,碧烟飞处静中看。
争高千仞山皆让,并秀三峯色也寒。
莫怪寓名同岳号,暂图瞻眺近长安。
(见康熙十八年闵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书刻于干隆间。
)(〖1〗诗后原附按语:「汪晋谷云:唐有两韦绶,一德宗朝翰林学士,一穆宗朝吏部尚书。
以《石门岩志》辨之,当是德宗朝者。
」〖2〗望按:《金石萃编》卷八十有「华阴县令韦绶」题名,次「检校水部员外郎崔颎」题名后。
韦绶题名下刻「贞元元年二月六日记」九字。
)。
-
鲍溶
- 唐诗
乐往难重得,老来岂自由。
婵娟过三五,珠翠成仇雠。
君不闻古曲,酒能消人忧。
何人更年少,君惜秉烛游。
莫闲金丝手,月在西南楼。
罗换歌妾袂,锦缠舞人头。
半醉月入怀,仰空笑牵牛。
那令酒生尘,虚见红貌秋。
(见《永乐大典》卷一二○四三「二十有」「酒」字「劝酒」条〖十三函一百二十四册〗。
)。
-
曹汾
- 唐诗
峯头不住起孤烟,池上相留有白莲。
尘网分明知束缚,更须骑马别林(「林」字,《金石录补》作「云」。
)泉。
(见《古刻丛钞》。
以《槐卢丛书》本《金石录补》参校之。
)(〖1〗诗下原署「会昌三年七月十三日秘书省正字曹汾题」十七字。
〖2〗陶宗仪《古刻丛钞》:此诗在昙玭碑阴,尘土昏塞,无知之者。
至和三年春二月,陈国袁陟来游山,徧抉奇迹,始发其晦。
东林诗多矣,未有如此篇之意远而美者,因题以永之。
汾,开成四年崔蠡下进士,后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忠武军节度使,实丞相确之弟也。
)。
-
薛涛
- 唐诗
红开露脸误文君,□□芙蓉草绿云。
(张篷舟《薛涛诗笺》谓北京图书馆藏宋本《分门纂类唐歌诗》,此句无缺文,作「司蒡芙蓉草绿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熏熏。
。
-
薛涛
- 唐诗
西陆行终令,东篱始再阳。
绿英初濯露,金蘂半含霜。
自有兼材用,那同众草芳。
献酬樽俎外,宁有惧豺狼。
(以上二诗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六册《草木虫鱼类》卷五。
)。
-
李敬方
- 唐诗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日罢,深处掩松关。
(见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