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咏
- 唐诗
河上公遗迹,迹凉在道边。
草生空庙里,□□□□□。
□□□知圣,腾空更表仙。
孝文皇帝后,《章句》至今传。
-
王昌龄
- 唐诗
降奚能骑射,战马百余匹,甲仗明寒川,霜□□□□。
□□煞单于,薄暮红旗出。
城旁粗少年,骤马垂长鞭,脱却□□□,□剑沦秋天。
(项云「沦」疑当作「轮」,同抡。
)匈奴不敢出,漠北开(闭)[三]甲烟。
([一]标题残去二三字。
按《全唐诗》昌龄有《城旁曲》,但内容与此全异。
[二]余疑「开」为「闭」误,俞云:「烟尘四合则虏起,今匈奴不出,故开霁也。
依平仄论亦宜平声字,「开」字不误。
」)。
-
王昌龄
- 唐诗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倾人城,倾人国,斩新剃头青且黑。
玉如意,金澡瓶,朱唇皓齿能诵经,吴音唤字更分明。
日暮钟声相送出,袈裟挂着箔帘钉。
-
陶翰
- 唐诗
漂姚[二]北伐时,深入强千里。
战酣落日黄,军败鼓声死。
尝闻汉飞将,可夺单于垒,今与山鬼隣,残兵哭辽水。
(殷璠天宝末编《河岳英灵集》,收此诗于常建名下,幷在评语中引及。
原卷于陶韩名下存诗九首,其一为《古意》。
《全唐诗》已收归陶韩,其二即本诗,后七首均李白诗。
据此推测,此诗似非陶韩作。
)([一]《中华文史论丛》编辑室云:「《弔王将军》一诗《全唐诗》已收入《常建集》中。
」刘说同。
[二]漂姚指霍去病,《汉书》作「票」,或「骠」。
)。
-
刘长卿
- 唐诗
万里南来喜复悲,生涯何幸有归期。
空庭叶散风摇落,旧邑人疏经乱离。
巴路千山秋水在,江花独树夕阳微。
为君一话此中事,白首长沙知不知?
(按《全唐诗》内长卿诗卷五与刘随州集卷九〖四部丛刊本〗都有这首诗,题为「自江西归至旧任官舍赠袁赞府自经刘展平后」,但文句异同甚多,故破格载入,兼录集本如下:「却见同官喜后悲,此生何幸有归期。
空庭客至逢摇落,旧邑人稀经乱离。
湘路来过迴雁处,江城卧听捣衣时。
南方风土劳君问,贾谊长沙岂不知。
」)。
-
孟浩然
- 唐诗
雾闢天光远,春迴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欲映君王史,先标胄子襟;经明如何(可)[一]拾,自有致云心。
(《国秀集》卷下、《全唐诗》卷二○三皆收此诗为校书郎荆冬倩之作,作孟诗恐误。
)([一]依刘校。
)。
-
高适
- 唐诗
大国多任士[二],(蒋、项皆云「任士」不误,用《庄子·秋水》语。
)明时遗此人。
颐颔尚丰盈,毛骨未合迍。
逸足望千里,商歌悲四隣。
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
秋风吹别马,携手更伤神。
([一]《适集》卷一有「效古赠崔二」,应是一人。
《赠崔二》有云:「君负纵横才,如何尚顦顇。
」又云:「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这次「遇崔二」,还是「明时遗此人」,所以还叹息着说「谁谓多才富,却令家道贫!」[二]「任士」刘疑「佳士」。
)。
-
高适
- 唐诗
皇皇平原守,驷马出关东。
银印垂腰下,天书在箧中。
自承到官后,高枕扬清风。
豪富已低首,逋逃还力农。
始余梁宋间,甘予(与)[一]麋鹿同。
散发对浮云,浩歌追钓翁,如何顾疵贱,遂肯偕穷通。
耿介出宪司,慨然见羣公,赋诗感知己,独立争愚蒙。
金石谁不仰,波澜殊未穷;微躯枉多价,朽木惭良工。
上将拓边西,薄才忝从戎,岂论济代心,愿効匹夫雄。
骅骝满长皂,弱翮依雕笼,行军动若飞,旋斾信严终[二]。
屡陪投醪醉,窃贺铭山功;虽无汗马劳,且熟沙塞空。
去去勿复道,所思积深衷。
一为天崖(涯)[三]客,三见南飞鸿,应念萧关外,飘飖随转蓬。
([一]依俞校。
[二]刘云:「严助终军也。
二人乃汉武帝时文士有武略者。
苏东坡诗:一时冠盖尽严终。
」[三]依刘校。
)。
-
高适
- 唐诗
有物兮四方故城,六面砥平,白质黑文,花攒星明。
主张尔手谈,决断尔心争,推得失似关乎天命,而消息乃用乎人情。
若行之尤[一],思之精,虽邂逅而小比[二],(「小比」,蒋云作「小屯」是,「屯」、「亨」,皆《易》用语;项云「比」为「北」之形讹,赌戏中败者称「北」,或称「奔北」。
)必指掌而大亨。
李侯李侯保令名,无怨?于垂成。
(「?」,蒋、项皆云当作「败」。
)朝影入平川,川长复垂柳[三],(刘开扬云此二句乃误钞《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之文,当删。
)明年有一掷分[四],(项疑「分」字为衍文。
)君不先鸣谁先鸣?
([一]游国恩先生云:「『尤』字似系『久』字之误。
」俞云:「行之尤不误。
这是一种近乎双六的赌具,行之尤者行之最,言他这碁走得很好,虽然有时会失着,但转眼反手〖指掌〗间,又亨通了。
若作久,便与下文指掌大亨不合。
」[二]俞云:「『小比』疑当作『小疵』。
」刘云:「当作『小屯』。
」[三]刘云:「『柳』字不叶韵,疑是『平』之误,此句说古练不已。
」[四]「明年有一掷分」不成句,疑「分」字是衍文。
俞云:「似亦不误,说明年还有一掷的机会〖大约指官场的攷绩等事〗,您一定便得意的。
『分』字仄声。
」刘疑「有」当作「傥有」。
)。
-
高适
- 唐诗
浩荡去乡县,飘飖瞻节旄。
扬鞭发武威,落日至临洮。
主人未相识,客子心忉忉。
顾见征战归,始知士马豪。
戈鋋耀崖谷,声气如风涛。
隐轸戎旅间,功业竞相褒。
献状陈首级,飨军烹太牢。
俘囚駈面缚,长幼随巅毛。
(「巅」,蒋、刘、项皆云当作「颠」。
)毡裘何蒙茸,血食本羶臊。
汉将乃儿戏,秦人空自劳。
立马眺洪河,惊风吹但白蒿。
云屯寒色苦,雪合羣山高。
远戍际天末,边烽连贼壕。
我本江海游,逝将心利逃[一]。
一朝感推荐,万里从英旄(髦)[二]。
飞鸣盖殊伦,俯仰忝诸曹。
鷰鸽(颔)[三]知有待,龙泉惟所操。
相士惭入幕,怀贤愿同袍。
清抡挥尘尾,乘酣持蟹螯。
此行岂易酬,深意方郁陶。
微効傥不遂,终然辞佩刀。
([一]俞云:「『心利逃』不可解,疑当作『名利逃』。
」[二]依刘校。
[三]依俞校。
)。
-
高适
- 唐诗
春皋宜晚景,芳树杂流霞。
鸎鷰知三月,池台称百花。
竹根初带笋,槐色正开牙。
且莫催行骑,归时有月华。
。
-
高适
- 唐诗
自从嫁与君,不省一日乐。
遣妾作歌舞,好时还道恶。
不是妾无堪,君家妇难作。
下堂辞君去,去后君莫错。
(项云:「《才调集》卷六李白《寒女吟》,后幅与此诗大略相同。
」《寒女吟》收《全唐诗续补遗》李白名下,兹不重录。
)。
-
高适
- 唐诗
自从沦落到天涯,一片真心恋着□。
(缺字,检原卷似应为「查」字。
)顦顇不缘思旧国,行渧(啼)只是为寃家。
(〖1〗右两首,同写在一卷上。
第一首标题作「高适在哥舒大夫幕下请辞退,讬兴奉诗」,疑是后人依讬或拟作,细玩修辞与用意,也不像高适的作品,因为是使用高适的故事,故附于此。
《闺情》原卷不题撰人,「顦顇不缘思旧国」,也一定不是高适的话,盖与前一首同为一个沦落在敦煌的文人所作,因此,也连类附及。
「为落殊蕃陈上相知人」的闺情以后,还有四首闺情,好像是妓女的歌辞。
也不着撰人,不知是否佚诗,姑附于后:)。
-
高适
- 唐诗
相随万里泣胡风,疋偶将期一世终。
早知中路生离别,悔不深怜沙碛中。
-
高适
- 唐诗
不须推道委人猜,只是君心自不开。
今夜闺门凭莫闭,孤魂拟向梦中来。
-
高适
- 唐诗
祗今桃李正堪攀,所恨枝高引手难。
原君垂下方便叶,袖卷将归看复看。
-
高适
- 唐诗
自处长信宫,每向孤灯泣。
闺门镇不开,梦从何处入。
。
-
畅诸
- 唐诗
城楼多峻极,列酌恣登攀。
逈林飞鸟上,高榭代人间。
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今年菊花事,并是送君还。
(畅诸作此诗,《文苑英华》卷七一○收李韩《河中鹳鹊楼集序》已称及,宋司马光《续诗话》、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五仅录中四句,亦云畅诸作。
至《唐诗纪事》卷二七始误为畅当,《全唐诗》沿之。
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考证较详,可参看。
宋人所见此诗前二句,作「迥临飞鸟上,高谢世人间」,与此处三、四两句稍异,蒋、均云以「临」、「谢」为是,「代人」即「世人」,避太宗讳改。)
-
韦庄
- 唐诗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鬓脚斜,红攒黛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
」含嚬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金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臈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栏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惶,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西面官军入,拟[二]向潼关为警急;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入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昆昆干坤动,(「昆昆」,蒋云当作「辊辊」。
)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潜[三]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拆」,项校作「坼」。
)家家流血如泉沸,处处寃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损,(「损」,蒋、项校作「捐」。
)孾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四]。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粧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新纳聘。
瑠瓈阶上不闻行,翡翠帘间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拆云鬟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缘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迴梯梯又摧。
烟中大叫犹求救,梁上悬尸已作灰。
妾身幸得全刀锯,不敢踟蹰久回顾。
旋梳蝉鬓逐军行,强展蛾眉出门去。
万里从兹不得归,六亲自此无寻处。
一从陷贼经三载,终日惊忧心胆碎。
夜卧千重剑戟围,朝餐一味人肝脍。
鸳帏纵入岂成欢?宝货虽多非所爱。
蓬头垢面狵眉赤,几转横波看不得。
衣裳颠倒言语异,面上夸功雕作字。
柏台多士尽狐精,兰省诸郎皆鼠魅。
还将短髪戴华籫,不脱朝衣缠绣被;翻持象笏作三公,倒佩金鱼为两史。
朝闻奏[五]对入朝堂,暮见喧呼来酒市。
一朝五鼓人惊起,呼啸喧争如窃语[六]。
夜来探马入皇城,昨日官军收赤水;赤水去城一百里,朝若来兮暮应至。
凶徒马上暗吞声,女伴闺中潜生[七]喜。
皆言寃愤此时销,必谓妖徒今日死,逡巡走马传声急,又道官军全陈入;大彭小彭相顾忧,二郎四郎抱鞍泣。
沉沉[八]数日无消息,必谓军前已衔璧;簸旗掉剑却来归,又道官军悉败绩。
四面从兹多厄束,(「厄束」,项校作「轭束」。
)一斗黄金一升粟[九]。
尚让厨中食木皮,黄巢机上刲人肉。
东南断绝无粮道,沟壑渐平人渐少。
六军门外倚殭尸,七架营中填饿殍。
(「七架」,陈寅恪校作「七萃」。
)长安寂寂金(今)何有?
废市荒街麦苗秀。
采樵斫尽杏园花,修寨诛残御沟柳。
华[一○]轩绣毂皆销散,甲第朱门无一半。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昔时繁盛皆埋没,举目凄凉无故物。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来时晓出城东陌,城外风烟如塞色。
(「塞色」,蒋校作「墨色」。
)路旁时见游奕军,坡下寂无迎送客。
霸陵东望人烟绝,树鏁(锁)骊山金翠灭。
大道俱成棘子林,行人夜宿墙匡[一一]月。
明朝晓至三峯路,百万人家无一户。
破落田园但有蒿,催残竹树皆无主。
(「催」,项校作「摧」。
)路旁试问金天神[一二],金天无语愁于人。
庙前古柏有残枿[一三],殿上金炉生暗尘。
一从狂宼陷中国,天地晦[一四]冥风雨黑;案前神水呪不成,壁上阴兵驱不得。
闲日徒歆奠飨思,(「思」,赵遂之校作「恩」。
)危时不助神通力。
我今愧恧拙为神,且向山中深避匿;寰中箫管不曾闻,筵上牺牲无处觅。
旋教魇鬼傍乡村,诛剥生灵过朝夕。
妾闻此语愁更愁,天遣时灾非自由。
神在山中犹避难,何须责望东诸侯!前年又出扬震关,举头云际见荆山。
如从地府到人间,顿觉时清天地閒。
陕州主帅忠且贞,不动干戈唯守城。
蒲津主帅能戢兵,千里晏然无戈[一五]声。
(「戈」,蒋校作「犬」。
)朝携宝货无人问,夜插金钗唯独行。
明朝又过新安东,路上乞浆逢一翁。
苍苍面带苔藓色,隐隐身藏蓬荻中。
问翁本是何乡曲?底是寒天霜露宿?(「是」,项校作「事」。
)老翁蹔起欲陈辞,却坐支颐仰天哭。
乡园本贯东畿县,岁岁耕桑临近甸;岁种良田二百壥,年输户税三千[一六]万。
小姑惯织褐絁袍,中妇能炊红忝饭。
千度仓兮万丝[一七]箱,黄巢过后犹残半。
自从洛下屯师旅,日夜巡兵入村坞;匣中秋水拔青蛇,旗上高风吹白虎。
入门下马若旋风,罄室倾囊如捲土。
家财既尽骨肉离,今日垂年一身苦。
一身苦兮何足嗟,山中更有千万家,朝饥[一八]山上寻蓬子,夜宿霜中卧荻花!妾闻此父伤心语,竟日阑干泪如雨。
出门惟见乱枭鸣,更欲东奔何处所?
仍闻汴路舟车绝,又道彭门自相杀;野色徒销战士魂,河津半是寃人血。
」适闻有客金陵至,见说江南风景异。
自从大宼犯中原,戎马不曾生四鄙,诛锄窃盗若神功,惠爱生灵如赤子。
城壕固謢教金汤[一九],(徐俊云:伯三三八一、斯五八三四作「斆」。
作「教」误。
)赋税如云送军垒。
奈何四海尽滔滔,湛然一境平如砥。
避难徒为阙下人,怀安却羡江南鬼。
愿君举棹东复东,咏此长歌献相公。
([一]敦煌石室所出《秦妇吟》有下列九个写本:〖甲〗斯五四七六。
〖乙〗斯六九五。
卷末题「贞明五年〖九一九〗己卯岁四月十一日敦煌羣金光明寺学仕郎安友盛写讫。
」还有写书诗四句:「今日写书了,合有五升麦。
高代不可得,还是自身灾。
」〖丙〗斯五四七七。
〖丁〗伯二七○○。
〖戊〗伯三三八一。
卷末题「天复五年〖九○五〗十二月十五日敦煌郡金光明寺学仕张龟写。
」、〖己〗伯三七八○。
卷末有写书人题记两行。
一云:「显德二年〖四〗丁巳岁二月十七日就家学仕郎马富德书记」,一云:「大周显德四年〖九五七〗二月十九日学士童儿马富德书记。
」〖庚〗伯三九五三。
仅存二十一行半。
书法不佳。
〖辛〗伯三九一○。
〖壬〗未见。
见李盛铎卖给日本的敦煌写本同录。
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上述九个写本。
从一九○七年以后,有许多学者使用这些材料,作了不少的研究,校勘和注释的工作。
刘修业)(同志的《秦妇吟校勘续记》一文〖载《学原》第一卷第七期〗,详细地记述了这些研究的经过,也补充了一些前人的校勘。
这次写定,就是节取使用她的校记的。
[二]己本「拟」作「疑」。
[三]甲本「潜」作「渐」,其余各本皆作「潜」。
[四]乙本「把」作「帊」。
各本皆作「把」,作「把」较佳。
[五]乙本戊本「奏」作「走」。
[六]各本「语」作「议」,此后己本。
[七]各本「生」或作「失」,不甚清楚。
余曾审视巴黎四本,丁戊两本似「生」,己庚两本作「失」。
作「生」者意义较佳。
俞云:「『失』字是。
」[八]「沉沉」卷子本写作「{氵|/凡}{氵|/凡}」因此多有迻作「泛泛」者,误。
[九]此句或迻作「一斗黄金一斗粟」。
按下「斗」字应作「升」,因形似改误。
己庚两本作「胜」,即升字。
[一○]丁本「华」作「萃」,疑是「翠」字,亦可能为「华」之误字。
己本作「花」,即「华」同音字。
作「华」是。
[一一]「墙匡」二字不易解。
丁本「墙」作「长」,己本作「横」。
「匡」,亦有迻作「空」者,字形不相近。
《唐马君起造像记》,「庭」作「?」与「迬」字形相近,若依丁卷作。)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