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峤
- 唐诗
羽檄本宣明,由来敷木声。
联翩通汉国,迢递入燕营。
毛义持书去,张仪韫璧行。
曹风虽觉愈,陈草始知名。
-
李峤
- 唐诗
富父舂喉日,殷辛漂杵年。
晓霜含白刃,落影驻琱鋋。
夕摈金门侧,朝提玉塞前。
愿随龙影度,横阵彗云边。
-
李峤
- 唐诗
虞舜调清管,王褒赋雅音。
参差横凤翼,搜索动猿吟。
灵鹤时来到,仙人幸见寻。
为听杨柳曲,行役几伤心。
-
李峤
- 唐诗
濯手天津女,纤腰洛浦妃。
鱼肠远方至,鴈足上林飞。
妙夺鲛绡色,光腾月扇辉。
非君下路去,谁赏故人机。
-
唐明皇
- 唐诗
毫(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无言语,穿耳胡僧笑点头。
(〖1〗这首诗虽不见《全唐诗》和《全唐诗逸》,在敦煌本没有出现以前,是曾经广泛流传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陕西咸宁县卧龙寺的石刻本,但题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县的刻石,又题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标题作《玄宗题梵书》,证明这首诗在唐末已经流传,而且证明在唐末是题玄宗作的。
石刻资料见于王昶的《金石萃编》卷一三七,录附于后。
)。
-
唐明皇
- 唐诗
鹤立蛇行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1〗京兆住持十方福应禅院讲经论传戒沙门惟果立石。
〖2〗大宋丁巳熙宁十年〖一○七七〗八月二十六日安石师刊。
)。
-
唐明皇
- 唐诗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龙盘梵质层峯峭,凤展翔仪乙卷收。
正觉印同真圣道,邪魔交秘绝踪由。
儒门弟子应难识,碧眼胡僧笑点头。
(〖1〗至大元年〖一三○八〗中元日法三洒扫太原祖昭立石,德渊刻。
〖2〗按石本以外,钞本的流传应该更多,笔记和方志内还有一些征引。
我所见到的有正德《中牟县志》卷七,登载着唐太宗《题梵庵篆符》云:)。
-
唐明皇
- 唐诗
鹤立蛇形势未休,五尺文字鬼神愁。
儒门弟子无人识,穿耳胡僧笑点头。
(〖1〗现在根据最古的敦煌本补入,而把所知所见的石本刻本作为附录,以便参攷。
)。
-
宋之问
- 唐诗
城边问官使:「早晚发西京?来日河桥柳,春条几寸生?昆池水合渌,御苑草应青?」缓缓从头说,教人眼暂明。
(按《度大臾岭》二首,《全唐诗》仅载「其一」,兹补「其二」。
)。
-
崔湜
- 唐诗
尝闻古人说:「正直神不欺。
」忠义恒独守,坚贞每自持。
効官已十载,理剧犹未期,狱听除苛惨,刑章息滞疑。
岂得保世业,谅以答明时;顾无白玉玷,忽负苍蝇诗。
扃固(锢)非所耻,幽寃谁为辞!楚囚应积[□],秦系亦衔悲。
永夜振衣坐,故人不在兹。
流灵自芜漫,芳草独葳蕤。
日月行无舍,平生志莫追。
山林如道丧,州县岂心期?
助思纷何在,清神怅不怡。
自怜暗成事,感叹兴此词。
-
崔湜
- 唐诗
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沉沉蓬莱阁,日夕乡思多。
霜剪凉墀蕙,风捎幽渚荷。
岁芳坐沦歇,感此至微歌。
(〖1〗按这一首,《全唐诗》卷三一作为魏征的诗,而《珠英集》作崔湜;《珠英集》应可据,故仍补入崔湜名下。
第七句「沦歌」有误,依《全唐诗》应作歇。
)。
-
崔湜
- 唐诗
鹊巢恶木巅,常窘一枝息;宁知猗(椅)[一](原卷作「椅」)梧凤,亦欲此栖宿!喈喈多好音,矫矫奋轻翼,上林岂不成,(蒋礼鸿〖简称「蒋」〗、项楚〖简称「项」〗皆云:「成」当作「茂」。
原卷作「茂」。
)胡为恋幽仄?
处陋仍莫保,居华固陵偪,下流不可居[二]斯言可佩服。
([一]俞平伯先生云:「『猗梧』当作『椅梧』。
《诗·定之方中》:『椅桐梓漆。
』」[二]刘盼遂先生云:「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云:负下未易居,下游多谤议,此合为一句。
」)。
-
崔湜
- 唐诗
弱龄闻兹山,梦寐尝所适。
迨[□][一]此跻览,(蒋云:「阙文应在『此』字下。
」)依然是畴昔。
结侣寻绝径,周流观奇迹。
兹逢世所希,环令佨穷壁。
(「令佨」,蒋、项皆校作「合抱」。
项释此句云:「谓九龙潭四面为绝壁所环抱也。
」)上有龙泉涌,百丈[□]潨射。
伏溜至阴沟,盘渴沸嵌石。
(「盘渴」,蒋、项皆校作「盘涡」。
)逶迤环汀屿,熠㷿洞金碧。
(「熠㷿」,蒋、项皆校作「熠爚」。
「洞」,项校作「洄」。
)石蔓下离缕,云萝上绵幂。
翫极不云厌,徘徊忽恶夕。
清瀬飞丝篁,茂草代茵席。
冷然闻凤吹,(「冷然」,蒋、项皆校作「泠然。
」)髣髴觏云藉(际)[二]。
(「云藉」,蒋云「藉」为「舄」字音近之借。
举《风俗通义》载王乔故事为证。
)顾音携手人,谁为挂冠客?([一]句内脱一字,不知应在何处?兹依韵补于此。
[二]俞云:「『云藉』疑当作『云籍』,仙籍之意。
如改『际』字,失叶。
」)。
-
王勃
- 唐诗
涧户风前竹,山空月下琴。
(项疑「山空」为「山窗」之误。
)唯余两□□,应尽百年心。
-
王勃
- 唐诗
净宇流金□,直诚翳宝床。
自应归寂灭,非是倦津梁。
-
王无竞
- 唐诗
汉家中叶盛,六世有雄才。
廐马三十万,国容何壮裁(哉)!东历琅琊郡,北上单于台。
好僊复宠战,莫救茂陵●[一]。
(蒋云「●」以作隈为是,「隈」有败坏之义。
)([一]「●」字不可识,疑当作「隈」。
刘云:「『隈』当是煨之误。」
《说文》:煨,烬余火也。
茂陵虽未闻焚烧之事,然陈沈烱《经通天台奏汉武帝表》云:「茂陵玉椀,遂出人间,云凌故基,与原田而每每;扶风余趾,带陵阜而芒芒」,亦正是茂陵煨烬的写照了。
)。
-
王无竞
- 唐诗
奉使至京邑,戒涂历险夷。
首旬发定鼎[一],再信过灞池。
河山壮关辅,金火递雄雌。
文物沦霸运,灵符启圣青。
宸扆阔临御,巡幸顺讴思。
城阙生光彩,草树含荣滋。
缇绮(骑)[二]纷沓袭,翠旗曳葳蕤。
童幼闻明主,耆老感盛仪。
轮袂交隐隐,廛陌满熙熙。
微臣昧所识,观俗书此词。
([一]刘云:「定鼎见《左传》,成王定鼎于郏鄏,此处用以代表洛阳。
又考唐代洛阳城郭南而第二门名定鼎门,为西行必由门户。
」[二]依刘校。
)。
-
王无竞
- 唐诗
汉军屡北丧,胡马遂南駈。
羽书夜惊急,边柝乱传呼。
鬬军却不进,关城势已孤。
黄云塞沙落,(项云「落」当作「路」。
蒋云「落」为「聚落」、「村落」之「落」。
)白刃断交衢。
朔雾围未解,凿山泉尚枯。
伏波塞后援,都尉失前途。
亭障多堕毁,金镞无金(全)[一]躯。
独有山东客,上书图灭胡。
([一]俞云:「第二『金』是『全』之误。
」)。
-
王无竞
- 唐诗
北上登渭原,南下望咸阳。
秦帝昔所据,按剑朝侯王。
践山?(划)郊郭,浚流固墉隍。
左右罗将相,甲馆临康庄。
曲台连阁道,锦幕接洞房。
荆国征艳色,邯郸选名倡。
一弹入云汉,再歌断君肠。
自矜青春日,王颜?容光。
(「王颜」,蒋、项皆云当作「玉颜」。
「?」,蒋云当作「恡」,惜也。
原卷作「恡」。
)安知绿苔满,罗袖坐霑霜。
声侈遽衰歇,盛爱且离伤。
岂唯毒身世,朝国亦沦亡。
(「朝国」,项疑当作「邦国」。
)物盈道先忌,(「物盈」,项云当作「恶盈」。
)履谦宇允臧。
独有东陵子,种瓜青门旁。
([一]俞云:「『?』乃『恡』之简体,即『悋,吝』。
」刘云:「当作『怯』。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