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六月二十四日秋夜书
昨朝交末伏,今日立新秋。
故是凉犹未,终须热渐休。
酒醒兴午夜,月上倚西楼。
暍死端能免,江天问去舟。
连夜书 其一
独倚西楼夜渐深,下弦月欲近觜参。
立秋是日微微雨,病暑衰翁稍慰心。
连夜书 其二
斜向西南月半弯,五更正值毕叉间。
朝来骤有风兼雨,红晕饶添一大环。
连夜书 其三
秋凉断是合还家,三伏今年暑倍加。
病痛百般营药草,精神一半减菱花。
连夜书 其四
腐儒休致懒弹冠,楼倚新秋午夜阑。
木德临参照南斗,江湖一稔百忧宽。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一
红闹枝头二月寒,中秋还许两迴看。
君家泮水宫墙畔,吾道重春孔子坛。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二
半秋凉意转春寒,似曲江头紫陌看。
霜近核中仁再结,多调饧酪奉新欢。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三
早开菖叶劝耕辰,八月繁华又一新。
旧日举人应最喜,桂闱秋报杏园春。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四
简斋诗老不重生,流月无声句绝清。
好个杏花疏影里,秋空吹笛到天明。
再题通政院王荣之八月杏花 其五
种传董奉术韩湘,顷刻能开锦绣香。
好画团圆明月夜,中秋天色变春光。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一
等是耕王土,谁令住海滨。
死沈凡几屋,生哭并无人。
可痛淮连浙,兼忧广及闽。
鲸鲵容此物,蝼蚁视吾民。
浪祭推潮鬼,虚祈主地神。
怀襄吾未见,七十五年身。
七月初一日淮浙大潮巨风亘古所无二首 其二
江海诸州县,新秋捲飓风。
楼台漂燕厦,城市化龙宫。
舶宝千艘覆,亭盐万灶空。
直令无片瓦,更许有孤篷。
彻底沙洲扫,连根树木童。
骨骸谁与殡,腐烂出尸虫。
送赵揭阳北上 其一
去岁别新正,今秋尚未行。
求书何太数,问选竟无成。
鳄海真曾到,龙沙果欲征。
恐如吾所料,姑用此为名。
送赵揭阳北上 其二
先世联龙榜,难兄接鹭班。
时移谁念旧,身老各投閒。
吾已谋周翣,君犹恋汉纶。
与其奔赤日,何似卧青山。
七月十五日书
家贫难办素食,事忙不及草书。
今日果然如此,古人可信非欤。
偶书 其一
一日无酒饮,一日意不乐。
一夜无酒饮,一夜睡不着。
后生殊未知,老人今始觉。
万卷漫读书,千金空服药。
我有一杯酒,大胜凌烟阁。
酣歌脱头巾,毛髪动褒鄂。
偶书 其二
一夕五七起,起辄搔我头。
明月挂檐前,独饮凭危楼。
清晓上参井,黄昏移斗牛。
残暑未云退,幸已臻新秋。
天上有银河,化酒还肯不。
大醉更无梦,小醉亦无愁。
寄题张受益会清堂
伏生年九十,腹贮秦坑书。
终童年十八,手掷汉关繻。
一老一妙年,智勇夫何如。
两皆济南人,禀受风气殊。
干坤妙融结,山水清有余。
钟贤代不乏,一变可鲁儒。
吾友子张子,世于此焉居。
乌哺奉甘旨,鹓行赞都俞。
将指许假道,荣哉兼熊鱼。
甲此一都会,筑堂冠盖趋。
万象纳户牖,八荒来庭除。
阳丘古邑南,均是宅一区。
粗中必有精,所见独异诸。
人见花与竹,我见皆道腴。
彝鼎日玩弄,简册日卷舒。
拔出形器上,漉水月本无。
譬若椰子腹,中有万卷储。
何必西域贾,剖股藏明珠。
矢诗说解悟,指天撮空虚。
何如登君堂,啸傲倾觞壶。
七十五翁吟
衰翁七十五,犹有身世忧。
暑不办寒计,朝始为夕谋。
海若挟风伯,扫荡数十州。
钱塘幸而免,湖已入城流。
吾虽偶不死,生涯殊苟偷。
米价不少减,钱刀何所求。
长女亡六载,次女病未瘳。
假使即勿药,嫁奁将焉筹。
五男丧其幼,余皆隠林丘。
忆昔年十五,七月辛丑秋。
郡治及祖居,一夜灰鬰攸。
倏忽六十载,将无坠箕裘。
侥倖登一第,患难何其稠。
滨死者累矣,尚存镜中头。
行善丛谤议,施德招冤雠。
久已致其仕,此生行且休。
半饱半饥间,陈粟虀一瓯。
鼎食拚鼎烹,吾非斯人俦。
万事不如意,自取何怨尤。
折腰复仰面,舐痔而封侯。
何如醉茅柴,霞外鼾鼻齁。
偶书二首 其一
磊落终休矣,艰难晚见之。
罔知当世事,殊悔少年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