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七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八
孟子告子辨内外,汉王项王争雌雄。
谁欤着定会陔录,梭象终输与遯翁。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九
四世东南保太平,有君无相庙堂轻。
具知人眼识朱子,独赵汝愚陈俊卿。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一○
澹庵老荐此诗人,屈道何妨可致身。
负鼎干汤公岂肯,本来余事压黄陈。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一一
考官蔡兹取三策,三奏赏音汪应辰。
天下未尝无识者,近来识者亦无人。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 其一二
开禧嘉定擅权臣,地下眉头想更颦。
侂远传衣至亡国,止缘不用读书人。
久不作诗非避俗议偶老懒且次范君泽韵
俗坌猬毛奋,老倦龟壳缩。
闭门自着书,此外百无欲。
试将双鬓比,我白君尚绿。
固宜斗百篇,醉不问今昨。
异端朱翟徒,孟子闢之廓。
傲睨则有之,未必果落魄。
焉得百尺楼,与公共盘礴。
坐令许汜辈,螟蟭仰黄鹤。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一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
今岁摘抄靖州作,遯翁堪配不传轲。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二
濂翁传到紫阳朱,复见嘉端此大儒。
一论道原一原道,他求伦拟汉唐无。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三
汉唐台阁画功臣,何似宣尼从祀人。
欲绘两贤继张吕,临邛魏老建安真。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四
投荒弥远凶徒炽,出督清之狡计行。
得柄欺君例如此,国亡徒剩正人名。
读魏鹤山先生渠阳集五首 其五
瀛登湘渡偶皆同,一了干坤此两翁。
前后身吾虽未信,俱遭权孽肆奸凶。
范文正公楷书昌黎伯夷颂平江李使君信之久藏真本以归文正远孙族长士贵祠以少牢复其家
班固人表吾尝疑,第一武王二伯夷。
我谓伯夷可第一,武未尽善宜二之。
退之第一唐文人,希文第一宋辅臣。
韩为夷颂范为写,三绝谁为什袭珍。
星奎运踰三百年,皇佑庆历诸钜贤。
逮至渡江干淳后,珠题玉跋盈长篇。
范氏衮衮饶公侯,幽州栝州至苏州。
行军元昊惊破胆,义庄睦族春复秋。
子子孙孙居吴中,指李后人今黄龚。
锦囊偶贮此三绝,燕香夜寒吐长虹。
衮衣绣衣观且夸,故国乔木兴咨嗟。
大尹不吝归赵璧,祠以少牢复其家。
提学翰林索我诗,肯捐此宝真复奇。
授者良难受者易,即此可刊遗爱碑。
送张伯起入都二首 其一
元侯可文学,未壮冠貂蝉。
之子观光日,前修致政年。
芹宫堪注拟,瓜戍尚迟延。
定有羣公荐,班行缀集贤。
送张伯起入都二首 其二
西湖风景异,因仕住桐川。
太守令求宅,诸生为买田。
冷官清可喜,远道老堪怜。
何似严滩守,投簪二十年。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其一
侵寻半月是花朝,大雪漫天五日飘。
腊月如春众芳吐,繁华时节却萧条。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其二
燕山雪花大如席,岂料江南亦见之。
腊前六出知焉往,却在春风二月时。
二月朔大雪已五日三首 其三
牛马毛寒缩如猬,古今此句绝奇奇。
今春大雪亦将尔,鶑死无声社燕迟。
题赵子昂摹唐人二戏马驹
我尝远过燕山北,树木已无草一色。
骐骥骅骝动万匹,互囓交蹄戏跳踯。
谁欤画此双名驹,似鬬非鬬相嬉娱。
唐人遗迹赵子摹,善书善画今代无。
善书突过元章米,善画追还伯时李。
先画后书此一纸,咫尺之间兼二美。
元章伯时两人合一人,愧我一诗难写两人真。
送白廷玉常州教二首 其一
世间可读不多书,岂但撑肠似蠹鱼。
小技仅能攻浅近,大言徒用骋高虚。
道心切戒偏忘助,义事毋先计毁誉。
我学暮年方见此,毗陵博士比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