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送白廷玉常州教二首 其二
诗酒论交几岁寒,更无我辈瓮虀酸。
剧谈公每掀髯笑,伟干人皆仰面看。
纵使未前乙夜席,何妨暂作甲科官。
祖风雅肖香山白,白玉堂登未是难。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一
我年三十四,鄂汉脱战场。
四月扁舟东,生汝于建康。
九载鹤山门,静翁还鹓行。
实为旧主人,别意殊徊徨。
尔时京湖阃,开府罗才良。
吕氏贤父子,欲我高腾骧。
补以□□爵,江岸司征航。
既而今左辖,千骑如池阳。
携我一家往,郡斋代表章。
汝姊始四岁,同尔归南堂。
明年辛酉秋,浙漕鹗荐翔。
道山此大恩,给我鬻爵郎。
别省第一人,见知梧与杭。
不学执国柄,似道贪如狼。
其客福建子,莹中狼如羊。
厥子偶不第,乃独憾老方。
谗之于似道,阴幽弩机张。
廷试复第一,考官文赵常。
易置乙科首,尔岂识臭香。
萧艾压兰蕙,我心亦不忙。
仕宦天有命,岂由人低昂。
不意毒愈盛,廖真嬖人仓。
五百彼何知,四遭白简霜。
故尝忤林秴,何至嗾郭阊。
鲁港出师败,虮臣叫九苍。
数其十可斩,乃先窜炎荒。
诛之木绵庵,身死国亦亡。
为相亡人国,自合以命偿。
匪我快私愤,人欲抽尔肠。
台谏我不就,出守邻故乡。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二
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
夷齐与箕微,均为识三纲。
我所领小垒,可容久徜徉。
亦欲拾之去,羣盗纷寇攘。
勉强不得已,芟恶完善良。
完国非我责,完郡亦何伤。
幸保千里民,不为剑戟戕。
奸鬼伏肘腋,两贼程与黄。
门生讦座主,婿不顾糟糠。
妄告无反坐,官吏饱贿赃。
一朝掷笏绶,仅有书几囊。
辛巳至庚子,阖门饥欲僵。
二十年不仕,愚意谁揣量。
苟生内自愧,一思汗如浆。
焉得挂海席,万里穷扶桑。
茅屋荫松菊,槿篱畦芋姜。
读书粗知道,晦遯攀余芳。
诗文亦不俗,千篇垂琳琅。
今汝往筮仕,已踰四十强。
萧然乏行李,艰甚谋聚粮。
此皆我之过,弃官畏祸殃。
以致儿女辈,无不羸以尫。
行行燕山下,悠悠易水傍。
北风无时无,南人少裘裳。
汝父近八袠,汝母七旬将。
苟可得一职,归甘泌之洋。
生理我无策,徒此歌慨慷。
壮士一大笑,出门青天长。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一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着深衣臭味同。
秃笔有天犹易补,孤灯无地可能容。
不趋宰相翘材馆,宁纠诸侯泮水宫。
十载凤池科尚在,已应一举首登龙。
送方复大宣城学录 其二
方氏来南汉闰时,蒸尝所在富孙枝。
歙溪真应仙翁墓,严濑玄英处士祠。
邂逅弟兄元共祖,殷勤子我总能诗。
因风不要花瓜颗,梅老遗篇幸寄之。
再送罗云叔
欲共君归未有缘,春风夺我紫阳天。
牡丹富艳花如洛,煮白香浓酒似燕。
细看貌非寒士相,随宜班亚冷官员。
人间第一好山处,赋几篇诗醉几筵。
题龙虎山高士毛和叔愚泉诗稿
暂住身如鹤在松,忽然飞去又无踪。
閤皂山头曾不睡,夜寒看月到晨钟。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其一
年才踰壮早相知,北骑南船几别离。
二老皆邻八旬寿,一生谁赋万篇诗。
特承枉顾元无说,获侍同行识者谁。
流水桃花别天地,碧山许到果何时。
宗兄端叟年七十六来访二首 其二
辽广归来二纪强,脱身烟瘴远沙场。
僧多吟友诗常淡,家见玄孙寿且康。
残月夜潮渡渔浦,飞花春雨客钱塘。
西山后会何妨数,管趁年年早茗香。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其一
第五桥通曲港船,直摇春水到门前。
休官久作渔竿客,扶老来寻鹤氅仙。
畴曩欢娱如昨日,今吾衰飒最高年。
旧坟新冢石羊马,且举残杯莫怆然。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其二
湖山春色已如斯,城市原来了不知。
百五韶华全似画,二三名胜总能诗。
忽惊我辈相携处,谁识吾人始到时。
五十四年前弱冠,设盆犹忆唱闽词。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其三
暮年无不与心违,节物过从事总非。
何处青梅尝煮酒,谁家红药试单衣。
半酣便合拏舟去,骤热犹容借扇归。
忽忆向来独立处,雪天閒看白鸥飞。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其四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全家衣食凭摇艣,历世儿孙学荷锄。
布衲劣兼蓑笠有,虀汤恐并醤酰无。
金盘玉筯环歌舞,午鬨昏空一任渠。
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万里访赵仲实宣慰于西湖第五桥之曲港南山书院五首 其五
后生谁识旧西湖,除却山僧树总无。
何至梅仙坟亦掘,惟应葛岭鬼当诛。
红裙鞭镫追游女,白首端章笑腐儒。
两盏三杯更多感,不如烂醉眼模糊。
送徐君奇入燕
貌寝如孙叔,赀单未计然。
曾微方朔辩,已过买臣年。
插翅能踰海,乘槎可上天。
问君何所恃,珠玉富千篇。
赠笔工杨日新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筩,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曰方曰册刀削之,削之笔之作以述。
析竹蘸墨丝其端,龙图龟书就篇帙。
秋兔拔毛号毛颖,愈奇愈巧愈精密。
修管执之以为柄,短管窍之以为室。
其实不过一毫端,良工于此有神术。
锋但欲齐忌太尖,翠羽鼠须俱不必。
老夫平生学欧颜,晚脱场屋涂注乙。
着书弃笔如丘山,使年将及三万日。
眼花尚能写蝇头,笔不如意辄怒叱。
江淮笔工千百家,孰甲孰乙我所悉。
鸡距散卓杨日新,不落第二亦第一。
次韵谢严养晦酒边说易
四正为奇偶四隅,旧窥七七古河图。
易虽未画元知有,极果何形孰识无。
方寸天开通造化,半生夜坐下工夫。
老衰多学精专少,病体抠趋但要扶。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其一
昭代英髦盛,文儒气数还。
天明黄道日,地重紫阳山。
斗食三年内,孤灯午夜间。
晦翁元不死,钻仰定睎颜。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其二
山好邻书塾,溪翁割钓矶。
许时为客久,长是送人归。
子去青衿喜,吾衰白髪稀。
会须桐荫底,酬唱羽觞飞。
送紫阳赵山长治台叟三首 其三
昔年初弱冠,丙午创书堂。
四海仰朱子,万山环紫阳。
工夫谁久大,邃密要商量。
旧日鹅湖语,端能子细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