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希逸
-
林希逸
- 宋诗
灶户年年减,苛征可奈何。
给符催起火,输赋仰晴波。
民困官谁察,兄贤政必和。
虽云纲有本,久例克除多。
-
林希逸
- 宋诗
簇簇团团似剪霞,雨中相对为咨嗟。
固知沾足遍宜稻,只恐淋漓解损花。
-
林希逸
- 宋诗
此客熬波去,初程宿暑驱。
名家真凤穴,内厩待龙驹。
台自催征课,官惟守信符。
少留翁必召,温国要康扶。
-
林希逸
- 宋诗
尽职随高下,吾无问孰何。
留看烹玉雪,入对丽金波。
任大盐中举,官卑柳下和。
当涂须刮目,父执故人多。
-
林希逸
- 宋诗
汝渡长江后,南来北客稀。
梦寻骑鹤处,愁对钓鱼矶。
淮仆行方半,京书报欲归。
抵家应一喜,稚女解牵衣。
-
林希逸
- 宋诗
琴思清于五柳陶,词源浩浩似秋涛。
落花未赋时争价,香草曾吟处得骚。
七字法传山谷秘,数篇文比曼卿豪。
衰年酷为齐年喜,紫橐仙翁有凤毛。
-
林希逸
- 宋诗
道汝含蝉实负名,甘眠昼夜寂无声。
不曾捕鼠祇看鼠,莫是麒麟误讬生。
-
林希逸
- 宋诗
名在先朝擅斗南,圣心求旧眷非凡。
龙图字足新三画,凤诰书来更几函。
指日即须携手上,耆年可但改头衔。
玉阶正要康扶对,新渥相辉共引帆。
-
林希逸
- 宋诗
日日亲朋饷自南,比公所赐似仙凡。
擅名甘露珠百颗,入手好风书一函。
苏老黄柑休立传,半山红柿莫分衔。
金茎仙掌何曾得,要枣如瓜谩举帆。
-
林希逸
- 宋诗
天南胜处是京山,精舍新成数百间。
柱石规模何整整,衣冠人物想班班。
昌黎教法依然在,安定家声喜复还。
受用不穷书富贵,吾侪本领学曾颜。
-
林希逸
- 宋诗
官是东莱初补处,诸生料得熟香名。
县知讲席通三昧,合向明廷听五英。
君有奇才宜凤翥,我安穷分乐鸥盟。
鸡羣有鹤令人喜,伊昔翁曾共短檠。
-
林希逸
- 宋诗
翁为髯相小尤稀,此卷于今信绝奇。
墨晕浅深行笔意,红光上下吐珠时。
名高擅世无他手,语硬盘空况此诗。
散发不知何处去,想应龙尾学骑箕。
-
林希逸
- 宋诗
到了于鱼真得计,从前飞鸟倦知还。
低头未羡居辕下,拙手何妨缩袖间。
说偈不嫌如泻水,着书岂必要藏山。
渔翁学士皆閒梦,此事谁知若是班。
-
林希逸
- 宋诗
轮云世事去还来,老眼曾经见几回。
乍可洗心清浄社,何须觅句鬰孤台。
痴儿归语差精进,野叟衰颜觉好开。
一件却令人愤闷,秋阳骄横胜恢台。
-
林希逸
- 宋诗
投閒不厌玩心珠,遮眼无他只旧书。
得马塞翁从丧马,知鱼濠叟且观鱼。
三旬不雨田俱涸,一月先秋暑未除。
此念却难排遣在,家无大小仰犂锄。
-
林希逸
- 宋诗
遍走仙坛与九渊,三旬涸尽涧中泉。
垤无鸣鹳嗟何及,古有刑鹅法孰传。
父守井槔形似鹤,儿归市籴瘦于猿。
旁人若识农家苦,粝饭藜羹直万钱。
-
林希逸
- 宋诗
好为君王去字人,乃翁知汝耐清贫。
求民疾痛当如子,有道絃歌是悦亲。
月解前期须趣办,日生公事怕因循。
扫除诗癖祗勤政,最急无如赋役均。
-
林希逸
- 宋诗
邑小虽贫亦自嘉,遥知深僻似山家。
我思宫锦袍如梦,汝向黄绸被放衙。
守忆旧游须易事,吏存古意要无华。
但令禾麦年年好,肯羡河阳一县花。
-
林希逸
- 宋诗
此邑先曾有美传,雨晹仰佛令多贤。
复斋名比太丘长,清水仁如姑射仙。
廉白不惭居补处,精虔更为祝丰年。
殷勤办此身心去,莫怕溪滩稳放船。
-
林希逸
- 宋诗
早气如春夜即冬,操存要有主人公。
斯翁枉向尘埃老,好我遥知臭味同。
案上两图圆似月,毫端万丈吐如虹。
渠侬落处应谁会,未羡他家那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