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达摩
- 唐诗
八(《天圣广灯录》作「九」)女出人伦,(八女者,安字也。
出人伦者,为国师也。
)八箇绝婚姻。
(个箇者,安字。
绝婚姻者,安徒难为绍继之)杇床(《天圣广灯录》作「将」)添六脚,(杇床者,老字也。
六脚者,则天、中宗,腾腾坦然圆寂,百五十五年住世,破灶堕和尚六住嵩山,是为六脚也)心祖众中尊。
(心祖者,姓也。
安和尚顿悟禅理为国师,故众中尊也)。
-
菩提达摩
- 唐诗
走戊与朝邻,(走戊者,越字,忠国师是越州人也。
与朝邻者,为国师)鹅乌子出身。
(鹅者,鹅州也,今越州是。
乌者,鸣鹤县也,今诸暨县是,国师生此县也)二天虽有感,(二天者,肃宗、代宗二帝也。
有感者,帝礼为师也)三化寂无尘。
(三化寂无尘者,二帝与国师俱寂也)。
-
菩提达摩
- 唐诗
说小何曾小(《天圣广灯录》作「说少何曾少」,希字是也)言流又不流。
(迁字是也)草若除其首,(石头无草)三四继门修。
(传法弟子人数,准其传法人数,应云十七继门修也。
○以上十七首,均见《祖堂集》卷二。
《五灯会元》卷一录其一、其二、其四三首。
《古尊宿语录》卷一引二首)。
-
菩提达摩
- 唐诗
八月商尊飞有声,巨福来羣(《天圣广灯录》作「祥」)鸟不惊。
怀抱一鸡来赴(《天圣广灯录》作「重起」)会,手把龙蛇在两楹。
-
菩提达摩
- 唐诗
寄公席[帽](脱)(从《天圣广灯录》改)权时脱,蚊子之虫惭小(《天圣广灯录》作「足去」)形。
东海象归披右服(《天圣广灯录》作「石胀」),二处蒙恩总不轻。
-
菩提达摩
- 唐诗
日月幷行君(《天圣广灯录》作「若」)不动,即无冠子上山行。
更惠一峯添翠岫,玉教人识始知名。
-
菩提达摩
- 唐诗
高峰(《天圣广灯录》作「岭」)逢人又脱衣,小蛇虽毒不能为。
可中井底看(《天圣广灯录》作「着」)天近,小是沙弥善大机。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
一鸟南飞却归北,二人东往却(《天圣广灯录》作「复」)还西。
-
菩提达摩
- 唐诗
可怜明月独当天,四箇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日头平上照无边。
-
菩提达摩
- 唐诗
鸟来上高堂欲兴(《天圣广灯录》作「惊」),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圣广灯录》作「珠」)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天圣广灯录》作「醒醒」)。
不见(《天圣广灯录》作「具」)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天圣广灯录》作「籤」)名,意寻书卷错开(《天圣广灯录》作「看」)经。
口谈(《天圣广灯录》作「说」)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以上七首见《卍续藏经》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见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处水」一首已见《祖堂集》。
《天圣广灯录》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称名」一首,各首均无注)(按:以上诸谶,云为菩提达磨所作,显为依托。
其作者,应为南宗禅僧,较大的可能为南岳怀让、马祖道一一系的禅僧。
诸谶中所述事,以石头希迁、马祖道一为最迟,因知作者应为德宗以后人。
《祖堂集》成书于南唐间,诸谶伪托之下限,疑不迟于唐末。
)。
-
菩提达摩
- 唐诗
吾本来唐国(《景德传灯录》作「兹土」),传教(《景德传灯录》作「法」)救迷情。
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按:此首亦出唐人依讬。
)。
-
朱彦时
- 唐诗
世有非常人,实惟彼玄士。
禀兹至缁色,内外皆相似。
卧如骊[马](牛)(司义祖校记云:「似应作『骊马』」。
今从《事文类聚》改)?,立似乌牛跱。
忿如鸜鹆斗,乐似鸬鹚喜。
(下缺。
见中华书局校排本《初学记》卷十九。
宋祝穆《事文类聚后集》卷十八作「朱彦时赋黑儿诗」)(按:彦时时代不明,要为开元前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朱彦时,约中唐人,非是。
严可均辑《先唐文》收入彦时此篇及刘思真《丑妇赋》,并无确据。
王重民先生《敦煌变文研究》〖刊《中华文史论丛》一九八一年第二辑〗以为初唐时作,或得其实。
)。
-
徐成
- 唐诗
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
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
眼似垂铃紫色鲜,满厢凸出不惊然。
白缕贯晴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
面若侧墼如镰背,鼻如金盏可藏拳。
口叉须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如莲。
口无黑黡须长命,唇似垂厢盖一般。
食槽宽净顋无肉,咽尖平而筋有拦。
耳如杨叶裁杉竹,嚥骨高而软不坚。
八肉分而弯左右,龙会高在上古传。
项长如凤须弯曲,鬃毛茸细要如绵。
鬐高膊阔抢风小,臆高胸阔脚前宽。
膝要高而圆似椈,骨细筋麄节要攒。
蹄要圆实须卓立,身形弃阐要平宽。
筋骨弯而须坚密,排鞍肉厚稳金鞍。
三峯稳压须藏骨,卧如猿落重如山。
鹅鼻曲直须停稳,尾似流星散不连。
膏筋大小须匀壮,下节攒筋紧一钱。
羊髭有距如鸡距,能奔解走可行千。
已前贵相三十二,万中难选一俱全。
-
徐成
- 唐诗
三十二相眼为珍,次观头面要停匀。
相马不看先代本,亦似盲人信步行。
眼似垂铃紫色浸,睛如彻豆要分明。
白缕贯晴行五百,瞳生五彩寿多龄。
鼻纹有字须长寿,如火如公四十春。
寿旋顶门高过眼,鬃毛茸细万丝分。
面如剥兔腮无肉,鼻如金盏食槽横。
耳如杨叶根一握,顶长如凤似鸡鸣。
口叉须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莲形。
口无黑靥须长命,唇似垂箱两合停。
四大三高兼二小,双长两短一湾平。
瘦见肉而肥见骨,视而不惧听无惊。
八肉弯而分耳后,龙会高而上古闻。
牝骝不欲偏多骤,骅骖蹄啮善能奔。
首钩项曲三峯稳,筋麄骨细四蹄轻。
鬐高臆广平弓手,胸宽膊阔小抢风,头长腰短双凫大,腹垂臁小逆毛生。
踠停寸紧蹄坚实,膝高节近骨筋分。
肋骨弯而须紧密,排鞍肉厚稳鞍轮。
肾代小藏如吊壳,里囊垂大若悬铃。
燕骨隐微三山小,胯似琵琶后犬蹲。
尾似流星须放细,鹅鼻曲直汗沟深。
骨筋大小须匀壮,身形弃阐要宽平。
已上毛骨皆是骏,还将驽逸细推寻。
腰凹脊弓焉致远,麄蹄捺踠岂能奔。
白首黑身须可忌,银鬃玉项不须钦。
破脸孤蹄真未吉,耳白腰花实是凶。
流鼻绣项休呼美,沙睛环眼莫高称。
面短骨横真可恶,眼深无肉不堪亲。
槽微口浅多无食,腿粗蹄大实无行。
毛殊旋广休夸贵,寸长踠软莫称骏。
背直尾高休言美,耳大头肥不足钦。
羊睛象目遥无力,猪胯駞腰不善奔。
龙颅突目天然快,獐头鹿耳号骓风。
孔中筋现非常相,目有重瞳勿视轻。
溺而似犬真难得,耳毫一尺值千金。
初产无毛称龙子,骨角双生亦号龙。
耳微一寸行千里,溺过前足半前程。
羊须有距驰三百,距如鸡爪日千程。
已前贵相分明载,古典流传万世遵。
(自「还将」至「不善奔」一十九句皆恶相,前后皆善相)。
-
徐成
- 唐诗
耳小根一握,头长鼻要宽。
能行三百里,解立四蹄攒。
-
徐成
- 唐诗
臆前虽阔备,眼旷腹须平。
项长筋骨促,尾骨短为精。
-
徐成
- 唐诗
鹿耳天然快,獐头第一强。
蹄轻腰又短,伯乐亦称良。
-
徐成
- 唐诗
鼻上纹王字,目中青晕侵。
虽然有筋骨,更要汗沟深。
-
徐成
- 唐诗
初生无毛者,伯乐号龙驹。
七朝方始起,千匹也应无。
-
徐成
- 唐诗
近者虽似小,远望却成高。
要知深有力,腹上逆生毛。
-
徐成
- 唐诗
蹄大蹄又软,腹阔更腰长。
行时无步骤,何必问孙阳。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