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佚名
- 唐诗
江水何泠泠,杨柳何青青。
人今正好乐,已复戍彭城。
(见唐赵蕤《长短经》卷四《霸图》)(〖1〗《长短经》:「大唐武德二年,王充杀越王侗于洛阳,僭称尊号,随氏灭矣。
」注云:「今兹三月江东童谣曰〖略〗。
」)。
-
佚名
- 唐诗
●水竭,武井溢,此中当有圣人出。
(见蒋斧《沙州文录补》录伦敦博物馆藏敦煌出《大云经疏》)(〖1〗《大云经疏》:「又幷州太皇陵侧,旧有一井,俗称武井。
先来有水,后遂干枯。
随末以来,微似有水,自国家之后,水便满井,至于今日,其水大流阔数丈,流水汾水。
故随日童谣云〖略〗。
即明水流之义,本应神皇,非关人姓刘也。
至刘武周闻人说决之即流,不决即李,武周无识,不解此语,谓是刘姓,遂起逆心。
家破身亡,一何谬误,岂知黑河武水水之流义也。
」按:《大云经疏》为载初元年沙门十人为武氏纂政而作之伪经。
此首童谣,亦为武氏而作,虽称随日,似未可信从。
今收入。
)。
-
佚名
- 唐诗
当有女武王者。
(《旧唐书》卷六九《李君羡传》)。
-
佚名
- 唐诗
邓守嘑,百夫避途。
(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三《邓文进传》,原注:「用《唐书》、《一统志》参修」。
邓于唐高祖时仕至韶州刺史)。
-
佚名
- 唐诗
见乞儿,与美酒,以免破屋之咎。
(见宋马永卿《实宾录》卷十四)。
-
佚名
- 唐诗
武后临朝万万年。
(见《分门古今类事》卷十四引《纪异录》)。
-
佚名
- 唐诗
山下一羣鹿,大鹿来相逐。
嗁杀(一作「死」)涧下羊,却被猪儿触。
(见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六《骊山记》引)。
-
佚名
- 唐诗
扬安史。
(《贵耳集》卷下)(〖1〗《贵耳集》:「天宝间杨贵妃宠盛,安禄山、史思明之作乱,遂有《杨安史》之谣。
」)。
-
佚名
- 唐诗
手执金刀起东方。
(见《资治通鑑》卷二二一)。
-
佚名
- 唐诗
甿之熙熙,崔公之来。
公化所彻,土石蒙烈。
以为不信,起视乳穴。
(见《柳河东集》卷二十八《零陵郡复乳穴记》)。
-
佚名
- 唐诗
昔公去此,福成以毁。
今公重还,福成复完。
民安军治,亦如此寺。
(见《刘宾客文集》卷四《成都府新修福成寺记》)。
-
佚名
- 唐诗
起我堙废而远之,徕我荡析而安之。
昔室于墟,风摇雨濡,自公优柔,郛闬盈兮。
昔饮于洿,夏溷冬枯,自公感通,觱沸生兮。
淑旗之华兮,四牡之騑。
傒公之还兮,觞以祝之。
(见同书卷九《复荆门县记》引。
)。
-
佚名
- 唐诗
李公不愉,吾何以居。
李公不室,我何以逸。
(见《文苑英华》卷八二四苻载《钟陵东湖亭记》)。
-
佚名
- 唐诗
朝发白帝,暮彻江陵。
(见李肇《国史补》卷下)。
-
佚名
- 唐诗
秦陇无人塞草青,将军一去泣空营。
汉家天子车巡狩,行到江南又起兵。
(《记纂渊海》卷二十五)。
-
佚名
- 唐诗
公倅景城,民苏南皮。
南皮斗门,厥绩今存。
在昔河流,西走燕魏,民困堤防,日忧理水。
舟楫壅遏,为弊仍岁。
公作斗门,分水之势,亦不役民,荷公之制。
-
佚名
- 唐诗
公作千金,抚民惠深。
陂水沈沈,乐乎人心。
我田不荒,我苗如林。
忧公之去,谁其嗣音?
(见《全唐文》卷八○五栢虔冉《新创千金陂记》引)(按:据记云:「公指咸通间「抚州刺史渤海李公。
」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疑李公为李寂。
)。
-
佚名
- 唐诗
勿鸡言,送汝树上去;勿鸭言,送汝水中去。
-
佚名
- 唐诗
勿笑父母不认汝。
(均见《唐语林》卷七)。
-
佚名
- 唐诗
去(《续世说》作「除」)却生菩萨,扶起一条铁。
(见《旧五代史》卷四六《唐末帝纪上》、《续世说》卷七)(按:《全唐诗》卷八七八收此谣,仅作四言二句,似据《通鑑》卷二七九所录,今重录之。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