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元子步天歌 南方七宿 六
翼,二十二星大难识。
上五下五横着行,中心六箇恰如张。
更有六星在何许?三三相连张畔附。
必若不能分处所,更请向前看野取。
五箇黑星翼下头。
欲知名字是东瓯。
丹元子步天歌 南方七宿 七
轸,四星似张翼相近,中央一箇长沙子。
左辖附两星,军门两黄近翼是。
门下四箇主司空,门东七乌青丘子。
青丘之下名器府,器府之星三十二。
以上便为太微宫,黄道向上看取是。
(以上二十八首均录自郑樵《通志》卷三八《天文略》第一)。
丹元子步天歌 太微宫
上元太微宫,昭昭列象布苍穹。
端门只是门之中,左右执法门西东。
门左皂衣一谒者,以次即是乌三公。
三黑九卿公背傍,五黑诸侯卿后行。
四箇门西主轩屏,五帝内坐于中正。
幸臣太子幷从官,乌列帝后从东定。
郎将虎贲居左右,常陈郎位居其后。
常陈七星不相误,郎位陈东一十五。
两面宫垣十星布,左右执法是其数。
宫外明堂布政宫,三箇灵台候云雨。
少微四星西南隅,长垣䨥䨥微西居。
北门西外接三台,与垣相对无兵灾。
丹元子步天歌 北极紫微宫
中元北极紫微宫,北极五星在其中。
大帝之坐第二珠,第三之星庶子居。
第一号曰为太子,四为后宫五天枢。
(一云:「第三明者帝之居,第四名曰四庶子,最小第五天之枢。
」)左右四星是四辅,天一太一当门路。
左枢右枢夹南门,两面营卫一十五。
上宰少尉两相对,少宰上辅次少辅。
上卫少卫次上丞,后门东边大赞府。
门西唤作一少丞,以次却向前门数。
阴德门里两黄聚,尚书以次其位五。
女史柱史各一户,御女四星五天柱。
大理两星阴德边,勾陈尾指北极颠,勾陈六星六甲前。
天皇独在勾陈里,五帝内坐后门是。
华盖幷杠十六星,杠作柄象盖伞形。
盖上连连九箇星,名曰传舍如连丁。
垣外左右各六珠,右是内阶左天厨。
阶前八星名八谷,厨下五箇天棓宿。
天床六星左枢在,内厨相星右枢对。
文昌斗上半月形,希疎分明六箇星。
文昌之下曰三公,太尊只向三公明。
天牢六星太尊边,太阳之守四势前。
一箇宰相太阳侧,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玄戈一星圆。
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着开阳淡。
(一本云:「文昌之下三师名,天牢六星四势前。
更有三公相西偏,即是太阳一星圆。
天理四星斗里暗,辅星近着闿阳淡。
」)北斗之宿七星明,第一主帝名枢精,第二第三璇玑星,第四名权第五衡,闿阳摇光六七名。
丹元子步天歌 天市垣
下垣一宫名天市,两扇垣墙二十二。
当门六角黑市楼,门左两星是车肆。
两箇宗正四宗人,宗星一䨥亦依次。
帛度两星屠肆前,候星还在帝坐边。
帝坐一星常光明,四箇微茫宦者星。
以次两星名列肆,斗斛帝前依其次,斗是五星斛是四。
垣北九箇贯索星,索口横者七公成。
天纪恰似七公形,数着分明多两星。
纪北三星名女床,此坐还依织女傍。
三元之象无相侵,二十八宿随其阴。
水火土木幷与金,以次别有五行分。
(以上三首录《通志》卷三九《天文略》第二)(按:〖1〗《崇文总目》辑本卷四《天文占书类》有「《丹元子步天歌》一卷,王希明撰」。
〖2〗《新唐书·艺文志》「天文类」云:「王希明《丹元步天歌》一卷。
」)(〖3〗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正〈崇文总目〉十七条》云:「《丹元子步天歌》,此但记列星所在,并其象数,使人易识耳,非占说也。
」〖4〗郑樵《通志·天文略》云:「隋有丹元子者,隐者之流也。
不知名氏,作《步天歌》,见者可以观象焉。
王希明纂汉晋志以释之,《唐书》误以为王希明也。
……此本只传灵台,不传人间,术家秘之,名曰《鬼料窍》。
世有数本,不胜其讹,今则取之,仰观以从稽定。
」〖5〗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袁本〗卷三上录《步天歌》一卷:「右未详撰人。
二十八宿地歌也。
三垣颂、五星凌犯赋于后。
或云唐王希明,自号丹元子。
」〖6〗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九《天道》云:「《步天歌》,《唐志》谓王希明丹元子。
今本司天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乔令来注。
二十八宿歌、三垣颂,五行吟,总为一卷。
」次引郑樵之说,末谓「然则王希明丹元子盖二人也」。
〖7〗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云:「《丹元子步天歌》,不着撰人姓名。
相传以为唐王希明所撰。
郑樵独非之。
以为丹元子隋之隐者,与希明各是一人。
然歌词浅陋,不似隋人文字,《隋书·经籍志》亦无此书,其非隋人明矣。
古天文家未有以太微、天市配紫宫为三垣者。
《太史公书》,太微属南宫,天市属东宫。
《晋》、《隋》二志,则分中外宫与二十八宿为三列、而太微、天市杂敍于中宫之次。
使丹元子果隋人,则唐初李淳风修《隋志》,何不一述三垣之说乎?
渔仲好异而无识,欲取俚鄙之歌,驾乎前志之上,所谓弃周鼎而宝康瓠者也。
」〖8〗沈曾植《海日楼札丛》卷三云:「世或谓《丹元子步天歌》是隋时人作,郑渔仲《天文略》亦谓丹元子隋人撰歌,王希明唐人撰释。
然《通志》天文书目:《丹元子步天歌》一卷,注云:『唐右拾遗内供奉王希明撰。
』固无丹元子隋人之说也。
《唐志》五行类,王希明《太一金镜式经》十卷,注『开元中诏撰』则希明乃术数学家,非天文专家。
」〖9〗罗振玉《雪堂校刊羣书敍录》卷下云:「郑氏《通志·天文略》谓撰《步天歌》之丹元子乃隋人,于前藉无征,恐未可信。
」)。
若耶春意
越水正逶迤,艳阳三月时。
中有婵娟子,含怨望佳期。
鲜肤润玉泽,微眄动蛾眉。
解佩遗中浦,折芳怀所思。
彩色岂不重,瓌艳难久滋。
一歌江南曲,再使妾心悲。
(见《会稽掇英总集》卷七)。
答客问
龙跃汤泉云渐迴,龙飞香殿气还来。
龙潜龙见云皆应,天道常然何问哉!(见宋敏求《长安志》卷十五「临潼」「阴盘城」条)(《长安志》云:「开元八年冬,乘舆自南入,行至半城,黑气自城东北角起,倐忽满城,从官皆相失。
上策马踰城赴官路下,至渭川,云气稍解。
侍臣分散寻求乘舆所在,既谒见,悲喜迸涕,上亦怅然。
自是还宫,数日不出。
翰林学士通事舍人王翰作《答客问》上之,词曰〖略〗。
」)。
过琴溪(幷序)
州府谪宦居,邑城摄官莅。
悠悠泾川适,佳期此相迟。
灵溪知几曲,曲曲各殊致。
仙岭多巉颜,前峰特超类。
穹崇势旁倒,㟯下无地。
洞穴盘龙蛇,空岩隐魑魅。
苹开秋水绿,竹动寒山翠。
远嶂数瀑悬,疎林一猿坠。
依然弹素絃,流我望乡泪。
席上红泉飞,樽前白云至。
中山是隐居,缅想故心醉。
忽覩邢武辞,聆其金石备。
神交十载得,良愿三人遂。
(诗见嘉庆十二年刊洪亮吉纂《泾县志》卷三一,序据附录蒋之奇文补)(〖1〗清赵绍祖《泾川金石记》「开元摩崖诗碑」条引宋蒋之奇《磨崖诗序》略云:「予游泾川,过琴溪,浮舟钓台,道旁见石崖苍苍,上摩穹旻,意其下必有瓌观焉。
既还至水西,泾令陈中裕饯余岩礲寺,尉刘公曼云:向所观石崖古刻尚在。
唐玄宗开元甲子,河间邢巨、沛国武平一,尝游是溪,题绝句其下。
又刻一长篇,尤雅淡有清思。
其序云:『二十二年冬,予自柱史谪掾宣城,明年九月,连率班公〖原注:下阙〗。
』读其诗,有云:『忽覩邢武辞,聆其金石备。
』以诗序考之,盖是人也。
后邢、武一纪而来,疑其即杜伟也。
」〖2〗同书「杜伟《周公亭记》」条引同人《琴溪钓台诗序》略曰:「钓台旁山临溪,上有古碑,皆漫灭残剥,仅有数字可辨。
其上篆四字曰《周公亭颂》,其余字皆八分,云:『前殿中侍御史宣城郡司户京兆杜伟纂。
』〖下略〗」)(按:《泾县志》录此诗,署「亡名氏」,无序。
末跋云:「疑杜伟作。
伟以开元二十年谪掾宣城,今《全唐诗》但收『忽覩邢武辞』二句,即作杜伟。
」今参蒋之奇熙宁间所作二序,可决知此诗为杜伟所作。
《全唐诗》卷七九五据蒋文录二句,归杜伟,无小传,今据蒋氏二序补之。
)。
驾幸华清宫赋附歌
素秋归兮玄冬早,王是时兮出西镐。
幸华清兮顺天道,琼楼架虚兮灵仙保,长生殿前兮树难老,甘泉流兮圣躬可澡,俾吾皇兮亿千寿考。
(见《文苑英华》卷五八)。
缺题
在家娇小女,卷[幔](慢)爱花丛。
不畏罗衣湿,折花风雨中。
(见《四部丛刊》本《后邨先生大全集》卷一七七《诗话续集》引李康成《玉台后集》)。
游石门山
维舟清溪泊,徐步石门瞻。
窾屈借岩洞,空□□□纤。
□飞下习□,响(下缺)。
(见光绪元年王棻纂《青田县志》卷六《金石》)(按:《县志》云此诗残刻在青田县石门洞石壁,题下署:「勅采访大使、润州刺史徐峤。
」徐诗后尚存张愿和诗残刻,录如次:「题石门山瀑布八韵敬赠□□□公幷序。
吴郡守兼江东采访使张愿。
所历名山观瀑布者多矣,至于飞流若布,远近如〖中缺〗。
百步石壁千寻急流成〖后缺〗。
」《县志》又录云舫跋云:「张刻第三行有奉和某某使游石门山数小字参于其间。
」张诗无残存,故不另录,姑附此以备考。
)。
草堂吟
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柴门半掩寂无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春日溪头垂钓归,花笑莺啼芳草绿。
猿鹤寥寥愁转深,携琴独理仙家曲。
曲中哀怨谁知妙,子期能识宫商调。
鱼未成龙剑未飞,家贫耽学人争笑。
君不见苏秦与韩信,独步谁知是英俊。
一朝得遇圣明君,腰间各佩黄金印。
男儿立志需稽古,莫厌灯前读书苦。
自古公侯未遇时,萧条长闭山中户。
(见《高岑三廉薛氏宗谱》,转录自《唐代文学论丛》第九期刊施景西《薛令之的〈灵岩寺〉诗及其写作时代》)(按:《全唐诗》卷二一五仅收此诗之首四句,题作《灵岩寺》。
据施景西考,《灵岩寺》诗题为咸通元年后的辑录者所加。
)。
燕支行营 一
天平四塞尽黄砂,塞冷三春少物华。
忽见天山飞下雪,疑是前庭有落花。
燕支行营 二
阳乌黯黯暎山平,阴兔微微光渐生。
戍楼往往云间没,烽火时时碛里明。
(见伯三六一九卷)。
归旧隐
北阙辞天子,南山隐薜萝。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正字王玄《诗中旨格》引)(按:此二句疑为浩然《归故园作》「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之异文。
)。
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见宋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四)(《韵语阳秋》云:「余在毗陵,见孙润夫家有王维画孟浩然像,绢素败烂,丹青已渝。
维题其上云:『维尝见孟公吟曰:「日暮马行疾,城荒人住稀。
」又吟云:「挂席数千里,名都未逢。
泊舟香炉峰。
」余因美其风调,至所舍图于素轴。
』」)。
赠韩襄客
只为阳台梦里狂,降来教作神仙客。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十三引《诗史》)。
闺怨诗
连理枝前同设誓,丁香树下共论心。
(同前)。
九度仙楼
谁断巨鳌足?连山分一股。
谁跨海上鹏?压作参差羽。
应是女娲辈,化工挥巧斧。
掀翻煮石云,大块将天补。
渣滓至今在,县瓴分注乳。
磊落掷遐荒,龃龉不合土。
忙惊日月过,晃漾空中舞。
裒益问巨灵,谽谺碍臂武。
塞罅制逆流,努力迹骈拇。
神禹四载仆,九年梗作雨。
纡回杀拗区,澎湃乱飞鼓。
漫下祖龙鞭,六丁擭舟府。
漫发熊绎矢,非石又非虎。
数狭不能制,伊谁可再侮。
曾把蓬莱轮,难将此物赌。
罗浮亦可移,此物不可取。
肋斗出盘山,粗能踞地主。
芝田第九层,最上蕙生圃。
(见同治十三年刊《直隶澧州志》卷二四)(按:嘉庆《石门县志》卷四九收此诗,署「唐张九渊」。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