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勃
- 唐诗
荣华息,功名恻(以上二句,《英华》作「芳草惧修名」,周必大等校《英华》引集本作「芳华惧功名」),奇秀兮异植,红光兮碧色。
禀天地之淑丽,承雨露之霑饰(周引集本作「华饰」),莲有藕兮藕有枝,才有用兮用有时,何当婀娜花(《英华》作「华」)实移,为君含香藻凤池。
(见《四部丛刊》本《王子安集》卷二,校以《文苑英华》卷一四八)。
-
王勃
- 唐诗
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恪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
宝陁随意金鳌藏,云现兜罗银世界。
众玉装成七宝台,真珠砌就千花盖。
足下祥云五色捧,顶上飞仚歌万种。
频伽孔雀尽来朝,诸海龙王齐献供。
宝冠晃耀圆光列,缨络遍身明皈洁。
脸如水面瑞莲芳,眉似天边秋夜月。
绣衣金缕披霞袂,缥缈素服褊袒臂。
?珈珂佩响珊珊,云罗绶带真珠缀。
红纤十指疑酥腻,青莲两目秋波细,咽颈如同玉碾[成](咸),罗纹黛染青山翠。
朱唇艳莹齿排河,端坐昂昂劫几何。
化身百亿度众生,发愿河沙救鼻阿。
我惭我愧无由到,遥望观音拜讚歌。
大圣大慈垂愍念,愿舒金手顶中摩。
(见《选印宛委别藏》本《古清凉传》附大元丘兹盛熙明述《补陁駞洛迦山传》引王勃《观音大士讚》附)(按:此篇疑为后人讬名之作。
)。
-
孙思邈
- 唐诗
美食须熟嚼,生食不麤吞。
问我居止处,大宅揔林村。
胎息守五藏,气至骨成仙。
-
孙思邈
- 唐诗
日公三箇毒,不嚼而自消。
锦绣为五藏,身着粪扫袍。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七《养性·道林养性》)。
-
孙思邈
- 唐诗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疲(《悦心集》作「虚」)心易役,气弱病相侵。
勿被(《悦心集》作「使」)悲懽(《悦心集》作「观」)极,当令饭(《悦心集》作「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晨嗔。
亥(《悦心集》作「夜」)寝鸣云(《悦心集》作「雷」)鼓,(《悦心集》注:「谓叩齿。
」)寅(《悦心集》作「晨」)兴潄玉津。
(《悦心集》注:「谓燕唾。
」)妖邪(《悦心集》作「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要无诸(《悦心集》作「百」)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直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论(《悦心集》作「言」)命,修行本在人。
若能(《悦心集》作「时时」)遵此理,平地可朝真。
(旧题孙思邈撰《孙真人海上方》、清世宗编《悦心集》卷一。
)。
-
孙思邈
- 唐诗
侵晨一碗粥,夜食(《海上方》作「饭」)莫教足。
撞动景阳钟,扣齿三十六。
大寒与大热,且莫贪色慾。
醉饱莫行房,五脏皆翻覆。
火艾(《海上方》作「艾火」)漫烧身,争如独自宿。
坐卧莫当风,频于暖处浴。
食饱行百步,常以手摩腹。
莫食无鳞鱼,诸般禽兽肉。
自死禽与兽(《海上方》作「兽与禽」),食之多命促。
土木为形象,求之有恩福。
父精母生肉(《海上方》作「母血生」),那忍分南北。
惜命惜身人,六白光如玉。
(日本汲古书院出版《和刻本类书集成》本南宋陈元靓《新编群书类要事林广记己集》卷二、原题唐孙思邈撰《孙真人海上方》末附)(按:此诗原题《孙真人枕上记》。
以上二首皆附见于《孙真人海上方》,疑为伪讬。
因《枕上记》南宋时已被引录,故仍录存。
另《孙真人海上方》收七言绝句一百二十一首,为讬名孙思邈作,伪讬时代仅知在明中叶以前。
以下录附首二首,以见一斑。
)。
-
孙思邈
- 唐诗
途中大暑最堪怜,急取车轮土五钱。
盏内澄清汤服尽,身轻体健即安然。
-
孙思邈
- 唐诗
伤寒咳嗽夜无眠,细碾明矾末一钱。
半夏橘皮姜共煮,煎汤调下化粘涎。
-
孙思邈
- 唐诗
人若劳于形,百病不能成。
饮酒忌大醉,诸疾自不生。
食了行百步,数将手摩肚。
睡不苦高枕,唾涕不远顾。
寅丑日剪甲,理发须百度。
饱则立小便,饥乃坐漩溺。
行坐莫当风,居处无小隙。
向北大小便,一生昏羃羃。
日月固然忌,水火仍畏避。
每夜洗脚卧,饱食终无益。
忍辱为上乘,谗言断亲戚。
思虑最伤神,喜怒伤和息。
每去鼻中毛,常习不唾地。
平明欲起时,不床先左脚。
一日免灾咎,去邪兼辟恶。
但能七星步,令人长寿乐。
酸味伤于筋,辛味损正气。
苦则损于心,甘则伤其志。
咸多促人寿,不得偏耽嗜。
春夏任宣通,秋冬固阳事。
独卧是守真,慎静最为贵。
财帛生有分,知是将为利。
强知是大患,少欲终无累。
神气自然存,学道须终始。
书于壁户间,将用传君子。
(《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
此首亦疑为伪讬之作。
)。
-
窥基
- 唐诗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发染衣发弘誓。
去贪嗔,除鄙悋,十二时中须(一作「常」)谨慎。
炼磨真性若虚空,自然战退魔军阵。
勤学业(一作「习」)寻师匠,说与行(一作「同」)人堪倚仗。
莫教心地乱如麻,百岁光阴等闲丧。
踵前贤,效先圣,尽假闻思修所(一作「得」)证。
行住坐卧要真(一作「精」)专,念念无差始相应。
佛真经,十二部,纵横指示菩提路。
不习不学(一作「听」)不依行,问君何日心开悟。
速须救(一作「究」),似头燃,莫待明年与后年。
一息不来即后世,谁能保得此身坚。
不蚕衣,不田食,织妇(一作「女」)耕夫汗血力。
为成道果(一作「业」)施将来,道果(一作「业」)未成争消得。
哀哀父,哀哀母,嚥苦吐甘大辛苦。
就湿回干养育成,要袭门风继先祖。
一旦中(一作「一旦辞亲」),求剃落,八十九十无倚(一作「依」)讬。
若不超凡越圣流,向此因循全大错。
福田衣,降龙钵,受用一身求解脱。
若将(一作「因」)小利系心怀,彼岸湼槃争得达(一作「达得」)。
善男子,汝须知,修行(一作「遭逢」)难得似今时。
若得(一作「既遇」)出家披缕褐,犹如浮木值盲龟。
大丈夫,须猛利,紧束身心莫容易。
倘能行愿力相扶,决定龙华亲授记。
(日本《续藏经》宋释子昇、如佑编《禅门诸祖师偈颂》卷下之下。
校以《大正藏》本明袾宏《缁门警训》卷二。
二书皆称作者为「慈恩大师」。
)。
-
江满昌
- 唐诗
慈恩大师尉迟氏,讳大乘基长安人。
族贵五陵光三辅,鄂公敬德是其亲。
智勇冠世超卫霍,李唐之初大功臣。
文皇崇师称大圣,生立碑文垂丝纶。
羯罗蓝位多正梦,[汉](漠)月入口母方娠。
金人持神珠宝杵,讬干胎中吉兆频。
身相圆满载诞肓,[彤](肜)云成盖覆菓唇。
眼浮紫电夏天影,面驻素娥秋夜轮。
少少之时早拔萃,龆龀之间含慈惇。
依止三藏学性相,三千徒里绝等伦。
七十达者四贤圣,就中大师深入神。
亚圣具体比颜子,穷源尽性同大[钧](钩)。
三性五重唯识义,博涉学海到要津。
百部疏主五明祖,着述以来谁得均?
字字句句不空置,皆有证据永因循。
伯牙响琴徒秘典,卞和泣玉独霑巾。
论鼓一振疑关破,他宗望风自委尘。
对龙象众能降伏,昇师子座檀嚬伸。
每月必造慈氏像,一生偏慕兜率身。
每日必诵菩萨戒,唯杖木叉制波旬。
一时高楼秋灯下,有人窥见偷逡巡。
大光普照观自在,金手染翰显其真。
不图汉土化等觉,开甘露门利兆民。
自书般若何所至,清凉山晓五台春。
瑞光赫赫庆云起,文殊正现示宿因。
游博陵原制玄赞,法华赜旨传远宾。
当宝塔品人有梦,诸佛证明遍照邻。
二十八字一挑句,文章微婉柢获麟。
传导大师以此偈,千佛灭度讚大仁。
不嫌暗漏作章疏,齿牙焕炳光曜新。
咫尺龙颜奉凤诏,出入金殿陪紫[宸](震)。
天不与善化缘尽,岁五十三俄已泯。
永淳二年十一月,仲旬三日为忌辰。
先师慕(疑应作「墓」)侧行袝礼,风悲云愁惨松筠。
本愿不回奉弥勒,生第四天奉华茵。
名垂万古涉五竺,玄踪虽多难尽陈。
(见《卍续藏经》本《玄奘三藏师资丛书》卷下,原署「特进行门下侍郎兼镇西员外都督江满昌文」。
卷首目录署「唐江满昌文撰」。
)(按:唐代史乘未见江满昌事迹,颇可疑。
而按之诗意,则显然为窥基卒后不久作。
疑其人应为日本或新罗人而入唐者。
)。
-
道世
- 唐诗
騄骥资鞭策,兰蕙伫熏风。
至理信难见,非人孰可通。
输心仰圆寂,莹晒入玄中。
总辔超三有,抟飞上四空。
簪缨犹忽梦,财利若尘蒙。
高揖谢时俗,萧洒出烦笼。
(见《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四册道世《诸经要集》卷二《三宝部》)(按:《古今禅藻集》卷一收此首为隋无名释作,题作《顺益颂》,实误。
)。
-
道世
- 唐诗
遗身八万塔,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鸟,金槃代佛(一作「盘代仙」)掌。
积拱承雕月(一作「角」),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飞幡接云上。
游蜺不敢息,翔鹍讵能仰。
福地下金绳,天报岂虚枉(一作「圣变无穷端,感福岂三两」)。
愿假舟航末(一作「木」),彼岸谁云广?
(见同书卷三《敬塔部》。
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五一《敬塔篇》之异文。
)。
-
道世
- 唐诗
牧(一作「没」)杖信为急,调絃贵不奢。
腾猨安可制,逸马本难罝。
驱驰习声色,冠盖竞豪华。
既入王孙第,还向季伦家。
静心澄业累,省念勖身瑕。
庶兹凭七觉(一作「宝」),时用免三邪。
(见同书同卷《摄念部》)。
-
道世
- 唐诗
三山羽化竟无成,五热殷忧徒自萦。
并入繁(一作「樊」)笼处尘馆,何如寂虑出危城。
镜智圆规光且净,月行驰轮皎复晴。
侧径崎岖尔迴辙,通庄达老岂同征。
(见同书同卷《入道部》)。
-
道世
- 唐诗
玄亮吐清气,神响彻幽笼(一作「聋」)。
登台发春咏,高兴避希(一作「希避」)踪。
乘虚感灵觉,鱼(一作「渔」)山振思童。
摹写天歌梵,冀布法音同。
哀婉(一作「忘高」)故不下,飘(一作「飖」)扬数仞中。
比丘歌声呗,人畜振心钟。
斯由畅玄句,即感鴈游空。
神朝(一作「期」)发筌悟,豁尔自灵通。
(见同书同卷《呗赞部》。
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五十《呗讚篇·音乐部》之异文。
)。
-
道世
- 唐诗
久厌无明树,方欣奈苑鲜。
始入香山路,终逢不坏身。
定花发智果,神灯照梵天。
霞幡同锦色,芬馥合鑪烟。
宛转腾空扬,倒下似红莲。
夙夜风吹转,香迭轮王因。
攀仰无厌足,结侣感留瞻。
何知色中䌽(一作「来彩」),招福寿延年。
(见同书同卷《香灯部》)。
-
道世
- 唐诗
令月建清斋,佳辰召无强(一作「疆」)。
四部依时集,七众会升堂。
萧条清梵举,哀宛(一作「怨」)动宫商。
香气腾空上,乘风散遐方。
叹德研冲邃,词辩畅玄芳。
折烦呈妙句,临时拆婉章。
缁素相依讬,财法发神光。
神田今夕满,恩慧(一作「惠」)导存亡。
(见同书卷五《受请部》。
注一作者为《法苑珠林》卷一百九之异文。
)。
-
道世
- 唐诗
禁饕缘芳味,持声唯节俭。
一坐肃容仪,五万丰余敛。
戒香飞且馥,情关闭愈(一作「逾」)掩。
勿言徒辛苦,终然越危崄。
(见同书卷六《受斋部》)。
-
道世
- 唐诗
亏功九仞罢崇山,顿驾千里倦长路。
改涂悔善因芳音,易情梁恶良妖妪。
五福精修既不成,八关守戒谁能护。
攸攸极夜尔何期,森森爱流安可度。
(见同书同卷《破斋部》)。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