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禹珪
- 唐诗
郡虽饶胜境,偏爱此岩幽。
(《舆地纪胜》一五七《资州》)。
-
杨兴义
- 唐诗
霜风一夜将红叶,换尽江头万木青。
(《蜀中名胜记》二五《保宁府·巴州》)(〖1〗《蜀中名胜记》称「唐进士杨兴义」。
)。
-
厉翼
- 唐诗
怜君授衣月,远作泛舟行。
江阔桐庐岸,山深建德城。
千寻乔木影,七里暮滩声。
兴尽当停棹,临流更濯缨。
(《严陵集》二)。
-
郑详
- 唐诗
台盘阔狭才三尺,似隔中当有阻艰。
若不骑龙与骑凤,乐营门是望夫山。
(《诗话总龟》二三《寓情门》引《南部新书》)(〖1〗《登科记考》卷二二载会昌四年登进士第者有郑祥,汉南人,疑即此人。
)。
-
独孤均
- 唐诗
路迴千曲绕芝田,羽客相擕访谪仙。
石窦嵌空惟有迹,灵龛隐轸莫知年。
来居洞里长无死,不出人间自有天。
更欲不眠吟至晓,恐惊龙动起愁烟。
-
独孤均
- 唐诗
高树猿啼乱水声,寻幽不觉洞中行。
骊龙宿处云常暗,羽客归时路自明。
别后已迷舟灶火,迴来犹认玉童名。
从今已去朝金阙,便隔人间五百生。
-
独孤均
- 唐诗
扪萝攀蹬步欹危,历览幽岩骇怪奇。
泉石膏肓传亦久,神仙窟宅到何迟。
真人鹿引非无路,洞府龙升自有时。
但觉尘缘挹绝景,踌躇落笔媿题诗。
(以上《康熙徽州府志》二《婺源·山川》)(〖1〗光绪《婺源县志》卷六十二作独孤筠。
)。
-
聂通志
- 唐诗
家国久随狂虏没,春芜又向冢头青。
如今忆得当时事,为尔伤心一涕零。
-
聂通志
- 唐诗
长郊烟淡月华清,因醉荒坟半夜醒。
失路孤吟不胜苦,暗中应有鬼神听。
(《万首唐人绝句》三五〖1〗)(〖1〗此指明赵宧光、黄习远重订本。
又见《才鬼记》卷七。
)。
-
魏证
- 唐诗
一声清磬海边月,十里香风涧底松。
何代沃洲今夜兴,倚栏干听赤城钟。
(《舆地纪胜》四《绍兴府》)(〖1〗《会稽掇英总集》卷四作魏征诗,为七律,此为后四句。
然魏征平生未及东南,诗律成熟,亦非初唐所宜有。
或另其魏证其人。
参《全唐诗续拾》卷一。
)。
-
清范
- 唐诗
一瓶一锡十方游,挥尘湘南夜语投。
四百好峯在何许?寄师双眼看罗浮。
-
清范
- 唐诗
此身政坐爱名山,投老求閒可得閒。
遥夜相思千里月,想应骑虎度松关。
(《罗浮志》十《诗》)。
-
德圆
- 唐诗
若耶溪边寺,幽胜绝尘嚣。
一洞花将发,千岩雪未消。
依阴生径竹,野色映溪桥。
渐赏登高处,钟声应寂寥。
(《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一一四《云门山部》)。
-
澹交
- 唐诗
万树叶初红,人家树色中。
疎钟摇雨足,积水浸云容。
雪碛回寒雁,村灯促夜舂。
旧山归未得,生计欲何从?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五二○《西安府部》)。
-
觉隐
- 唐诗
独隐清江秋思长,晚潮初上水亭凉。
海门云起双峦暝,一抹银花影夕阳。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七八五《安庆府部》)。
-
无名氏
- 唐诗
战地何昏昏,战士如羣蚁。
气重日轮红,血染蓬蒿紫。
乌鸟衔人肉,食闷飞不起。
昨日城上人,今日城下鬼。
旗色如罗星,鼙声殊未已。
妾家夫与儿,俱在鼙声里。
(《文苑英华》一九六《乐府》)。
-
无名氏
- 唐诗
衔悲出汉关,落泪洒胡鞍。
关榆三夏冻,塞柳九春寒。
眉任愁中结,腰随带里宽。
别曲易悽断,哀絃不忍弹。
(同上二○四《乐府》)。
-
无名氏
- 唐诗
白日期何去?青春只自矜。
艳歌呈几曲,江畔采新菱,望浦思同济,轻舟喜共乘。
翠(一作叶)将眉比色,声与调相应。
荡漾微波散,清泠远水澄。
更看池际影,若对玉壶冰。
(同上二○八《乐府》)。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