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青州长老嘲僧门 二
出家比要离生缘,争是争名更在先。
说法谩称狮子吼,魅人多使野狐涎(一作禅)。
行婆饷送新童子,居士抄条施利钱。
蚕食万民何所用,转教海内有荒田。
(〖1〗以上二首原作一首,从赵遂之说分为二首。
)。
嘲僧门祝辟支佛牙
比来降诞为官家,堪笑羣胡讚佛牙。
手软阿师持磬钹,面甜童子执幡花。
纵饶黎庶无知识,不可公王尽信邪。
捧拥一函枯骨立,如何延得寿无涯。
(以上《鑑诫录》六《旌论衡》)。
落韵诗(二首) 一
路傍伤羸牛,羸牛身已老。
两眼不能开,四蹄行欲倒。
牛曾少壮时,岁岁耕田早。
耕却春秋田,驾车长安道。
今日领头穿,无人饲水草。
喘也不能喘,问也没人问。
落韵诗(二首) 二
炎蒸不可度,执(一作倏,又作赖)尔生凉风。
在物诚非器,于人还有功。
殷勤九夏内,寂寞三秋中。
想君应有语,弃我如秋扇。
(《鑑诫录》三《落韵贬》)。
明庆节散后赠左右两街命服僧玄
却羡僧门与道门,元年今日紫衣新。
可怜州县祁评事,尽向荷衣老却身。
咏有年官健
六十休论少壮时,尉迟功业拟奚为。
高声念佛寻街者,尽是抝(一作拘)停老健儿。
(以上《鑑诫录》四《蜀门讽》)。
咏人祀圣君诗
祸福从来岂自主(一作由),俗情淫祀也堪愁。
拜时何用频偷眼,未必泥人解点头。
(同前)。
乘烟观蒋炼师(蒋甚伟,非妇人之状。)
怪得盘跚不上昇,白云蹋绽紫云崩。
龙腰凤背犹嫌软,须问麻姑借大鹏。
(同前)(〖1〗曹汛谓向瓒为何瓒之误。
《全唐诗》卷七六九收何赞,亦应作何瓒。
事迹见《新五代史》卷二八本传。
今按:《南唐近事》有陈沆讽庐山道士绝句,与此大同小异。
陈诗收)(《全唐诗》卷七五七。
《鑑诫录》成书早于《南唐近事》,诗以向作为近是。
)。
献贺捷诗(孟知祥入梓州,举子勾龙逢献诗云云,孟知祥嘉纳之。)
唇齿论交岁月长,岂其率意忽颠狂。
元戎统领三军战,巨孽奔冲一阵亡。
莫讶潼江刚入寇,都缘锦浦合兴王。
武功盖世光前后,堪向青编万古扬。
(《全五代诗》五七引《十国春秋》)(〖1〗见《鑑诫录》卷一《知机对》、《十国春秋》卷四八《后蜀高祖本纪》。
孟知祥入梓州,为长兴三年五月间事。
)。
凌霄花
凌霄多半绕棕榈,深染栀黄色不如。
满树微风吹细叶,一条龙甲飐清虚。
(《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苕部》)。
至真观(三言诗)(仁杰善导气烹炼之术。孟知祥镇西川时。来蜀留诗至真观壁间。)
坤所载,干所帱,象与形,孰朕兆?
纬五行,环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导,峙而山,亦多号。
神有岳,山有峤,粤庙(一作「天」)坛,稽(一作「极」)道妙。
巉孤峥(一作「撑」),未易到,日出没,见遗照。
偃东西,绝海徼,倐光怪,来熠耀。
大龙烛,细萤爝,不恒出,赴感召。
笙嘹喨,鹤窈窕,羽人路,屯其要。
青螺堆,玉簪峭。
左参井,右丹灶,揭清虚,不二窍。
昔王人,往昭告,始轩辕,末徽庙。
接柴望,咸亲燎,莽刼灰,起天烧。
摧栋宇,失朱缥。
羣鹿逐(一作「豕」),杂蓬藋。
予何为,一来弔,必胜废,乃大造。
圣之作,贤者绍,矧玄元,语秘奥。
探愈远,理益耀,征是理,万有耗。
文虽径(一作「怪」),实非剽,庶今来,永为诏。
(《全蜀艺文志》二三、《十国春秋》五七)(〖1〗《正统道藏》本杜光庭《天坛王屋山圣迹记》末附录此诗,署「齐人杜仁杰撰」,末署「至元二十六年五月□日」。
至元为元代年号。
台湾学者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有杜仁杰小传云:「杜仁杰,字仲梁,号止轩,原名之元,字善夫,济南长清人。
金末隐内乡山中。
至元中屡征不起。
」为综合多种资料编成。
姓名、籍贯、时代皆相符,是诗应即此人所作。
《十国春秋》卷五七云其为孟知祥时人,不详所据。
宋前典籍中无此记载。
作五代人恐误。
诗姑仍存,俟续考定。
)。
偈诗
毳流来问我家风,我道玲珑处处通。
顷刻万邦皆徧到,途中曾未一人逢。

句 二(又问:「百亿往来非指的,光明终不碍山河时如何?」峤答云:)
红尾漫摇三尺浪,真龙透石本无踪。
(以上《茅亭客话》三)。
敬礼瓦屋和尚塔偈(瓦屋和尚名能光,日本国人。)
大空无尽劫成尘,玄步孤高物外人。
日本国来寻彼岸,洞山林下过迷津。
流流法乳谁无分,了了教知我最亲。
一百六十三岁后,方于此塔葬全身。
(同上)(〖1〗勾令玄,原作勾令元,为清人讳改,从穴研斋影宋本《茅亭客话》改。
)。
九重城里人中贵,五等诸侯阃外尊。
争似布衣云水客,不将名字挂干坤。
(同上)(〖1〗《全蜀艺文志》卷二三、《全唐诗》卷七六一收此诗为丁元和作,《全五代诗》卷六十云丁元和号淘沙子。
《茅亭客话》卷四载丁元和事迹较详,与卷三所载之淘沙子似非一人。
)。
遗诗
心是灵台神是室,口为玉池生玉液。
常将玉液溉灵台,流利关元滋百脉。
百脉润,柯叶青,叶青柯润便长生。
世人不会长生药,炼石烧丹劳尔形。
(《茅亭客话》四)(〖1〗《全唐诗》无宋自然诗,兹据《茅亭客话》补其事迹:宋自然,长兴中遂州贫士,常于街市中行乞。
孟知祥攻围遂州时,饿殍于州市。
后有人云曾于潞州见之,又于其埋处得遗诗一纸。
)。
书妙圆塔院张道者屋壁(蜀大东门外有妙圆塔院,僧名行勤,俗姓张氏,人以其精于修行,因谓之道者。)
成都有一张道者,五十年来住村野。
祇将淡薄作家风,未省承迎相苟且。
南地禅宗尽偏参,西蜀丛林游已罢。
深知大藏是解粘,不把三乘定真假。
张道者,傍沙溪,居兰若,草作衣裳茅作舍。
活计生涯一物无,免被外人来借借。
寅斋午睡乐咍咍,檀越供须都不谢。
沿身不直五分铜,一句玄玄岂论价。
张道者,貌古神清不可画。
鹤性云情本自然,生死无心全不怕。
纵逢刼火未为灾,暗里龙蛇应叹讶。
张道者,不说禅,不答话,盖为人心难诱化。
尽奔名利谩驰驱,个个何曾有般若。
分明与说速休心,供家却道也烂也。
张道者,不聚徒,甚脱洒,不结远公白莲社。
心似秋潭月一轮,何用声名播天下。
(《茅亭客话》三)。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