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棨
- 唐诗
不展三推礼,如今已几年。
郊畿春又至,父老颈空延。
扶杖沟塍侧,倾心日月边。
[望恩]情倍百,流目地方千。
未覩公卿从,长愁犬马先。
幸同黄耇意,因此愿闻天。
-
王棨
- 唐诗
晓过宫垣侧,犹闻漏水频。
清音传五夜,山影值三春。
露碎金壶滴,风和玉佩振。
依稀连鳯沼,髣髴辨鸡人。
温树初凝雾,彤闱渐向晨。
若非鸳鹭伴,谁此继香尘。
-
王棨
- 唐诗
夙夜宁无准,忧勤事万机。
良宵犹未曙,深殿早求衣。
长乐钟才动,华胥梦已归。
丝纶传紫禁,黼黻进彤闱。
被处烛仍在,垂时星始稀。
岂(一作「恭」)惟汉文帝,因此致巍巍。
。
-
王棨
- 唐诗
霏霏飘永夜,滴滴落空阶。
自有路歧恨,那堪离别怀。
檐前声乍碎,枕畔梦全乖。
远与岩泉杂,微将漏水谐。
天涯思旧友,法上忆閒斋。
坐到空庭晓,残云带石崖。
-
王棨
- 唐诗
高树录轩晓,长松带雪明。
景疑残月在,林似野云横。
密叶缘多亚,修条被压倾。
曙空连嶂白,寒气到檐清。
影杂青牛重,光迷皓鹤惊。
披衣凝望久,无限剡溪情。
-
王棨
- 唐诗
史官开圣历,天子御层楼。
寿[域](城)南山色,恩波东海流。
绕栏生杞梓,当槛簇貔貅。
日月祥光近,山河喜气浮。
兆人瞻鳯扆,万里御皇猷。
欲识春生处,鸡竿最上头。
-
王棨
- 唐诗
晴郊浮淑气,疎柳发柔荑。
嫩翠原头徧,巨丝隰畔低。
和烟方郁郁,伴草欲萋萋。
叶少眉难短,条新带未齐。
离人心已醉,游客步初迷。
无限迁乔意,芳菲正好栖。
-
王棨
- 唐诗
虚檐来晓吹,横榻有瑶琴。
暗报青苹叶,潜生绿绮音。
数声随籁去,余响人堂深。
徽假大王按,弦因少女吟。
如筝飘阁上,似瑟鼓江浔。
若与钟期会,还知天地心。
-
王棨
- 唐诗
娱宾初命赋,摛翰已堪夸。
思发才无滞,文成点不加。
笔端舒锦绣,手下走龙蛇。
罢益银钩势,休添丽泽华。
误蝇宁复见,倚马未为嘉。
有愧当明试,含毫到日斜。
-
王棨
- 唐诗
暇日来南陌,春晴望曲江。
地方骈绮席,城过拂霓幢。
宝塔摇铃铎,云楼闢璅窗。
落风花片片,掠水燕双双。
游女红银䡝,王孙白玉缸。
莫论仙禁里,祗此见雄邦。
-
王棨
- 唐诗
十年抛故国,五夜在边城。
月照沙千里,风吹角一声。
清音飘远戍,残韵落荒营。
背雪征鸿报,眠霜[老鹤惊]。
李陵应下泪,蔡琰岂胜情。
直是吴儿听,[乡关梦不成]。
-
王棨
- 唐诗
扁舟韎楚峡,孤棹下巫云。
正值三声断,仍教五夜闻。
凄凄流洞壑,杳杳透烟氛。
滟滪秋归尽,阳台曙欲分。
何人悲失计,几度恨离羣。
听后盈巾泪,家山接海濆。
-
王棨
- 唐诗
本向高冈植,宁将众木齐。
虽随杨柳落,长待鳯凰栖。
井上枝微亚,窗前影乍低。
九苞和月立,六律带霜飞。
秦女含吹管,周王罢翦珪。
既同丹穴树,那肯宿羣鸡。
(以上各诗均见《麟角集》。
)(此组长诗原有缺误,据《天壤阁丛书》本《麟角集》校补。
)(〖1〗《麟角集》原署「唐水部郎中福唐王棨辅之着」,《省题诗》二十一首为该集附录。
原书云:「宋绍兴乙卯,八代孙苹任着作左郎,于馆阁校雠,见先郎中省题诗,录附之。
」)。
-
李颜
- 唐诗
蓬灜上客颜如玉,手探月窟如夜烛。
笑顾姮娥玉兔言,谓折一枝情未足。
(见黄璞撰《王郎中传》。
)。
-
皮日休
- 唐诗
一片烟村胜画图,四边波浪送清虚。
此中人若无租税,直是蓬瀛也不如。
(见《分门籔类唐歌诗》残本第四册《天地山川类》。
)。
-
魏璞
- 唐诗
(原注:唐道林禅师入秦望山,见长松蟠曲如盖,送栖止其上,故称鸟窠禅师。
)为访名僧蹟,言寻小曲阿。
松林春日静,石径晚云多。
道法传驯鹊,(原注:有鹊巢侧,自然驯狎。
)禅机显化螺。
(原注:尝入市,见食螺已截尾,乞放之池。
至今螺蛳繁生。)
悉无尾如截,遗蹟在芦院。
-
魏璞
- 唐诗
重探灵蹟到空山,山下茅庵几叩关。
不为白云招客屐,那教清境接人寰。
螺池水色经年静,仙岭松声镇日閒。
拟约高贤同结社,好移竹室住前湾。
-
魏璞
- 唐诗
耕凿连云磴,蹄痕见福衡。
泣天伸养志,喘月藉留名。
纪鳯仪同美,歌麟趾歧荣。
胜遗方寸地,风动后人耕。
(以上三诗均见《江上诗钞》卷一。
)(望按:顾季慈心求辑《江上诗钞》卷一收魏璞诗五首,其一《奉和皮袭美悼鹤》,其二《又奉和袭美一首》。
二诗《全唐诗》收之,惟「璞」作「朴」。
小传云:「魏朴字不琢,毘陵人。
诗二首。
」又按《全唐诗》皮日休卷有《五贶诗》幷序。
序云:「毘陵处士魏不琢,气真而志放,居毘陵凡二纪,闭门穷学」云云。
又有《寄毘陵魏处士朴》一首,他诗诗题又有「毘陵魏不琢处士」之语。
又《全唐诗》陆龟蒙卷有《奉和袭美目前魏处士五贶诗》及《和袭美寄毘陵魏处士朴》等诗,可相参阅。
)。
-
司空图
- 唐诗
蛩余窗下月,草湿阶前露。
晚景凄我衣,秋风入何树?
(此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一册《天地山川类》。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