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竦
- 唐诗
老柏寒飕飕,清祠昼寂寂。
开门华山北,岚气沉日夕。
国家崇明祀,五岳尽封册。
福我西土民,报君金天籍。
惟神本贞信,以道征损益。
无力惑聪明,讹言纵巫觋(原作「●●」)。
因循作风俗,相与成(《雍州金石记》作「旧」)溺。
疲病闾里甿,锥刀往来客。
(《雍州金石记》作「役」。
)我行岁云暮,登殿拜瑶席。
奠酒彻明灵,绪言多感激。
欝然展冠冕,凛若生矛戟。
斑駮石色重,阴深香烟碧。
虹梁无燕雀,玉座镇虺蜴。
肸(原作「{肹八=丷}」)蠁似有闻,依俙(《雍州金石记》作「稀」,通。
)疑所觌。
髫年业文翰,弱冠荐屯厄。
天命几微茫,神逵徒悚惕。
今来游上国,幸遇陶唐历。
正直不吾欺,愿言从所适。
(见《金石萃编》卷一百五,以《惜阴轩丛书》《雍州金石记》校其异。
)(〖1〗石刻诗后原题《唐元和元年十月二十八日。
侄男宣义郎行华州参军琡太和六年四月廿六日重修》。
〖2〗朱彝尊《曝书亭集》:元和元年十月,着作郎河南贾竦《谒华岳庙》赋五言诗题名。
太和六年四月,其侄男宣义郎行华州参军事琡修之。
修之者,殆锓之也。
诗题北周天和二年赵文渊书万纽于瑾所撰《华岳颂》之左方,颂之阴,则开元八年刘升书咸廙所撰《精享昭应碑》也,其右勒颜真卿干元元年题名。
工每椎拓三面而遗竦诗,以是流传者寡。
然其诗特醇雅,顾图经未之采焉。
〖3〗毕沅《关中金石记》卷四:「竦,贾餗兄。
据《宰相表》则竦官着作郎也,无侄琡名,可以补史之缺。
」〖4〗《金石萃编》王昶按:「贾竦,官着作郎,而此诗自题不署衔,则是未侍时作也。
竦为餗之兄,餗居相位在文宗朝,当元和年官不过员外郎,未显也。
玩竦诗有云:『髫年业文翰,弱冠荐屯厄。
今来游上国,幸遇陶唐历。
正直不吾欺,愿言从所适』。
则显然是未第而求神佑者。
此诗《全唐诗》未收,故无从详考。
」)。
-
刘得仁
- 唐诗
地极接穹苍,西维落太阳。
泉声入深稻,山色出南岗。
风起芦兼荻。
烟生柘与桑,归来坐幽石,半壁冷蟾光。
(见《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第一册《天地山川类》。
)。
-
缪岛云
- 唐诗
中有白龙盘,偷湫见说难。
风云随步起,雨雹出山寒。
鸟道悬青壁,天河泻碧湍。
轩皇曾向此,金鼎炼还丹。
-
缪岛云
- 唐诗
浮丘与轩后,鹤驭杳难思。
三十六峯顶,不知何处奇。
枯杉龙脑溢,阴洞石膏垂。
莫问当时事,苍苔锁断碑。
-
缪岛云
- 唐诗
盘空千万仞,险若上丹梯。
迥入天都里,回看鸟道低。
他山青点点,远水白凄凄。
欲下前峯暝,岩间宿锦鸡。
-
缪岛云
- 唐诗
堪信曾鸾驾,寻僊道已成。
因过盘石上,如印玉沙行。
苔逐方圆匝,泉随深浅生。
临迴山色暮,拂拂翠云平。
。
-
缪岛云
- 唐诗
峰峰寒列簇芙蕖,静想嵩阳秀不如。
峭拔虽传三十六,参差何啻一千余。
浮丘处处留丹竃,黄帝层层隐玉书。
终待登临最高顶,便随鸾鹤五云车。
-
缪岛云
- 唐诗
暖泛朱砂石壁幽,轩皇曾浴上丹丘。
阴阳相煮连珠浦,今古长煎泻镜流。
紫气晓笼烟色澹,锦霞明照火光浮。
何方为洗身轻后,便跨飞龙到十洲。
-
缪岛云
- 唐诗
寒岩万丈陟崔嵬,只恐朱砂势便颓。
采蘩客闻雷擘去,卧云僧见鸟衔来。
丹霞迥烁嵌空片,红日斜分突兀堆。
傥得神僊惠纤粟,便能轻举向瑶台。
-
缪岛云
- 唐诗
双峯何代列巍巍,忽化僊人世所稀。
绝顶长年相对坐,九天何日却同归。
风生松柏喧天乐,山隐云霞挂道衣。
终愿扪萝一相访,共君齐跨鳯鸾飞。
-
缪岛云
- 唐诗
先朝曾有日东僧,向此乘龙忽上昇。
石径已迷红树密,萝龛犹在紫云凝。
钵盂峯下留丹竃,锡杖前边隐圣灯。
从此旧庵遗迹畔,月楼霜殿一层层。
。
-
缪岛云
- 唐诗
千丈侧悬飞鸟外,双峯横架碧天心。
月中才有僊人过,山下应闻笙磬音。
丹竃路穿瑶草湿,朱砂泉迸锦霞深。
轩辕去后虽然在,争奈凡流无处寻。
(以上十首均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
)(〖1〗缪岛云逸诗承仪征吴白匋先生见告。
)。
-
赵嘏
- 唐诗
五字谁能摘?一枝犹未攀。
始知无价玉,出自有名山。
春静烟花秀,夜深风月闲。
如何恃高节,垂老住云间。
(见《永乐大典》卷三○○四「九真」「人」字〖五函四十一册〗。
)。
-
宇文鼎
- 唐诗
璞玉耀荆山,山根窦玉泉。
有声清出籁,凝色碧于天。
晓静微涵日,春晴浅浸烟。
岩花红影密,啼鸟下沙壖。
(见《湖北金石志》。
)(〖1〗诗末原题「宝历□年二月廿一日」九字。
〖2〗《湖北金石志》:「案石碑高二尺四寸,宽三尺一寸,首行书『惠泉』二字,次行漫漶莫辨,当是作诗人姓名。
中六行行书五律一首云〖诗不重录〗。
末行书『宝历□年二月廿一日』,字径二寸许。
案郑渔仲《金石畧》载荆门军有宇文鼎《惠泉诗》。
新旧《唐书》无鼎传,《全唐诗》亦未之及。
是刻虽阙其名,然以年号与郑氏所载证之,诗为文鼎作无疑。
唐代诗人湮没无闻者,正复不少,今荆门象山石壁留此《惠泉》诗刻,以传文鼎之名,不可谓非幸矣。
」)。
-
卢肇
- 唐诗
耸翠峰高千百尺,四时常似莓蓝色。
卓然万古镇祗园,世代鬼工驱不得。
巍巍直上插青天,远疑似与天相连。
韎临下视羣山小,千里平铺在眼(一作「目」)前。
藤蔓交加生薜荔,土毛苍藓相蒙蔽。
风翦云开雨歇时,飞出一山新翡翠。
日迴影倒落前溪,烟波湛湛浸琉璃。
更将何物可比类,分明一只擎天柱。
-
卢肇
- 唐诗
亭边古木昼阴阴,亭下寒潭百丈深。
黄菊近连陶令宅,青山遥负(一作「偿」)向平心。
人归别浦村烟敛,鱼跃澄波槛水沈。
更爱玉琴调惠政,为君登此一开襟。
(按《全唐诗》止有前四句,今从《临江府志》录全。
)(《全唐诗续补遗》卷十据《隆庆临江府志》卷十三收此诗,题下注:「在新喻县右,俯临袁江。
」「亭边」作「亭间」,「百丈」作「百尺」,「近连」作「旧连」,「向平」作「子平」,「槛水」作「槛影」。
今删彼存此。
)。
-
卢肇
- 唐诗
名未荣身亲在堂,九重泉路去何忙。
夫妻镜里鸾分影,兄弟云中雁断行。
林木萧疏花失色,池亭牢落月无光。
思君欲向灵山哭,又恐猿闻更断肠。
-
卢肇
- 唐诗
杜家有女小名鹃,生在陶公吏案前。
百里望风惊调态,千金买笑惬当筵。
预防户外锄兰地,莫把篱东种菊田。
为问河阳妖艳主,聘财却(一作「都」)要几多钱?
(以上四诗均见《豫章丛书》《袁州二唐人集》中《文标集》卷下。
)。
-
李贻孙
- 唐诗
羣乌幸胙余。
(见宋陆游《入蜀记》卷六。
)(〖1〗《入蜀记》卷六页十一〖《知不足斋丛书》本〗:「祠旧有乌数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贻孙诗已云羣乌幸胙余矣。
」〖2〗李贻孙,原作李贻。
李贻孙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会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记》,《金石录》卷九着录会昌五年九月「唐李贻孙《神女庙诗》」。
陆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时引及此句,应即《神女庙诗》之残句。
)(两《唐书》无李贻孙传,今参张忱石所考,补传如次:李贻孙,字里不详。
大和初任福建团练副使,会昌五年为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谏议大夫充宏文馆学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观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勋员外郎。
约卒于大中六年后。
原列「无考」作者,今移此。
)。
-
任宇
- 唐诗
雪晴雨霁潼关道,僊掌分明几度逢。
可料新安郡楼上,黄山深处见三峯。
(见康熙十八年闵麟嗣撰《黄山志定本》卷六。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