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询
唐询(一○○五~一○六四),字彦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仁宗天圣中进士,知长兴县,历归、庐、湖诸州。迁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入为知制诰,又出知苏、杭、青等州。英宗治平元年卒,年六十(《彭城集》卷三八《唐公墓志铭》)。有文集三十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五谓二十卷),已佚,今存《杏花村集》一卷(其中《华亭十咏》诗不完整)。《宋史》卷三○三、《咸淳临安志》卷六五有传。 唐询诗,据《绍熙云间志》、《两宋名贤小集》卷六○、《杏花村集》(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会稽掇英总集》等共录得十七首。
-
唐询
- 宋诗
平林标大道,曾是野王居。
旧里风烟变,荒原草树踈。
湖波空上下,里闬已丘墟。
往事将谁语,凄凉六代余。
-
唐询
- 宋诗
绝顶干云峻,寒泉与穴平。
还同帝台味,不学陇头声。
夜雨遥源涨,秋风颢气清。
谁云蔗浆美,才可析朝酲。
-
唐询
- 宋诗
昔在全吴日,从禽耀甲戈。
百车尝载羽,一目旧张罗。
地变柔桑在,原荒蔓草多。
思人无复见,落日下山坡。
-
唐询
- 宋诗
世历亡秦远,湖连大海濒。
柘山标观望,玉女见威神。
渺渺旁无地,滔滔孰问津。
何年化鱼鼈,髣髴历阳人。
-
唐询
- 宋诗
秦德衰千祀,江滨道不修。
相传大堤在,曾是翠华游。
玉趾如将见,金椎岂复留。
怅然寻旧迹,蔓草蔽荒丘。
-
唐询
- 宋诗
代异人亡久,滮池即旧居。
未移当日地,无复故时鱼。
蒲藻依稀在,风波浩荡余。
水滨如可问,一为访庭除。
-
唐询
- 宋诗
深谷弥千里,松陵北合流。
岸平迷昼夜,人至竞方舟。
照月方诸泣,迎风弱荇浮。
平波无限远,极目涨清秋。
-
唐询
- 宋诗
旧谍传遗趾,悠然历祀深。
人无令威至,门异下邽箴。
谷水当年溜,昆山昔日阴。
鲁堂那复见,丝竹若为寻。
-
唐询
- 宋诗
昔有人如玉,兹山得美名。
岩扃锁积翠,谷水断余声。
乔木今无在,高台久已倾。
如何嵩岳什,独咏甫侯生。
-
唐询
- 宋诗
淑女云亡久,哀丘尚着名。
九原谁可作,千载或如生。
青骨何时化,荒榛此地平。
空余图谍在,不复启佳城。
-
唐询
- 宋诗
在处烟云早晚生,自疑呼吸气皆灵。
十年梦寐江山里,今见江山入户庭。
-
唐询
- 宋诗
山雨霏微不满空,画船来往疾轻鸿。
谁知独卧珠帘里,一榻无尘四面风。
-
唐询
- 宋诗
依山营废壤,结宇跨通沟。
派引平湖远,声分几曲流。
交阴覆修竹,照影下轻鸥。
此日羣贤集,宁疎晋世游。
-
唐询
- 宋诗
寻彻灵潭第五源,旋攀萝茑至山巅。
寒声昔谓来天外,巨壑今知在目前。
峭壁无时长蔽日,重岩不雨亦生烟。
临观已觉尘心尽,更欲凌云访列仙。
-
唐询
- 宋诗
游遍西潭返步迟,乱云随履雨沾衣。
山形相向还相背,独有溪流共我归。
-
唐询
- 宋诗
禅客居山患不深,五峯幽绝杳难寻。
门前流水朝还暮,堂下閒云古复今。
月色有时依宴坐,秋声随处伴讴吟。
期师便作终焉计,忍负平生物外心。
-
唐询
- 宋诗
溪口相传地最灵,其间风物与人清。
钟声夜到江头尽,云气朝从槛外生。
几副轻绡供画笔,一林修竹寄閒情。
闭门终日无尘事,卧看南□自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