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嗣杲
-
董嗣杲
- 宋诗
筑园裹寺接山椒,如此经营岂一朝。
两洞倚云空鎻钥,乱泉激雨想箫韶。
树埋院落闗门邃,石罨亭台栈路遥。
白髪聋僧扶旧额,金莲又长玉渊苗。
-
董嗣杲
- 宋诗
仙子遗丹满瑞峯,累累疑与荔枝同。
金婆传种移根异,火齐烧空满坞红。
鹤顶分丸凝晓露,猩唇结颗缀熏风。
曩时若解包茆贡,一骑星驰入汉宫。
-
董嗣杲
- 宋诗
云梁烟栋翠嵚崟,五百痴人谩饰金。
屋顶谁增华阁迥,石头自拥白云深。
钟声透谷泉分响,鬼力支空雨聚阴。
无废无兴无唘闭,老僧不动一生心。
-
董嗣杲
- 宋诗
泉光四散骇猿猱,迸起平池点滴髙。
谁欲斗量徒积梦,人将瓶汲肯辞劳。
声随夜雨穿疎箔,名逐春风入小槽。
别有雷峯峯下圃,一泓埋没在蓬蒿。
-
董嗣杲
- 宋诗
广福山灵托兽传,甃边依约爪痕坚。
噬人虽负平时口,跑地能开一掬泉。
不遇下车冯妇勇,都因脱屣性空禅。
大慈坞内腥风起,善结丛林渇饮缘。
-
董嗣杲
- 宋诗
南有屏山掩翠霏,齐云亭子漫寻基。
雨淋米老琴台字,火烈温公易卦碑。
回首金鱼谁抚槛,销魂白骨自汚池。
春风不管游人老,愁落朝昏法鼓悲。
-
董嗣杲
- 宋诗
青红一线界沙堤,日日香风逐马蹄。
三月桃花无浪起,六桥柳色有莺啼。
官亭飞盖春相接,酒舍收旗晚自迷。
游子岂知坡老意,两山长拥夕阳西。
-
董嗣杲
- 宋诗
列仙始自许箕公,上国尊贤典礼隆。
三十九人裁信史,百千万禩纪清风。
衣冠文物流传盛,花柳亭台曲折通。
镜水在先祠越隠,如今彼此可称雄。
-
董嗣杲
- 宋诗
名祠相接启珠庭,巧对南屏万迭青。
深院冷侵云砌竹,虚舟閒载锦池萍。
廊头道士书符简,门外游人挈酒瓶。
分坐夕阳斜背水,鼓箫于此最宜听。
-
董嗣杲
- 宋诗
彩槛雕阑倚地仙,南堂深架北堂先。
湖光十里饶春日,山色三堤合霁烟。
帘幙香传歌扇底,莺花影落酒旗边。
红尘不受斜阳压,暗逐东风入画船。
-
董嗣杲
- 宋诗
东坡政绩踵香山,梅下韬光独养閒。
一様清风无异代,三公遗像有生颜。
竹亭画鹤衔芝老,石鼎蟠蛛炷柏悭。
摘取吟聨分扁隶,英游时驾碧云还。
-
董嗣杲
- 宋诗
索居占得藕花风,几字头衔迥不同。
乌帽染纱裁一幅,锦囊分卷集羣公。
湖光长日侵比座,竹箨多时积鹤笼。
系柳吟驴何处去,想应乘雪钓江空。
-
董嗣杲
- 宋诗
蹁跹鹤聚水云中,云水相逢色色空。
讲道无人知畏垒,集仙有阁想崆峒。
柳堤风日斋钟散,蒲座尘埃食钵充。
一老双丫离蜀久,西窗掩定读同。
-
董嗣杲
- 宋诗
谁筑湖堤种柳条,行春路截九松腰。
直看西日当三竺,平接南山第五桥。
麯院岸通沙涧浅,桃溪寺接玉泉遥。
游人从此言旋便,不受回舟着相招。
-
董嗣杲
- 宋诗
翠挹南山树石苍,五花亭外万花芳。
云芝栱斗晴檐湿,金字屏风水榭凉。
柳接苏堤无空地,萍侵兰枻有深坊。
未几移筑仙宫邃,一本红查委路傍。
-
董嗣杲
- 宋诗
内官园邃傍斋宫,杨柳堤南翠几重。
四面堂虚凌上界,五层塔近压中峯。
径连湖水行幽草,廊接风亭卧偃松。
隣岸御舟空望幸,深坊长日锁飞龙。
-
董嗣杲
- 宋诗
五级浮屠透泬寥,黄皮园上梵坊遥。
当时雷就家曾弃,前代皇妃迹已销。
铃带水风传古同,灯分山月照长桥。
根基自广云层减,拥肿难供画笔描。
-
董嗣杲
- 宋诗
名花袅袅草纎纎,台榭随幽逐胜添。
十様结亭环水树,一碑述记卧风檐。
梅闗桥落停?钥,射圃楼空失垜帘。
向日相传谁学吠,村庄毕竟出沽帘。
-
董嗣杲
- 宋诗
南港虚明架石梁,寺楼钟鼓几斜阳。
相传亭跨危基壮,谁见桥横古道长。
澄水闸荒沙草碧,清波门近市尘黄。
凤凰山在阑干外,玉抺烟屏鹭一行。
-
董嗣杲
- 宋诗
佛庐增耀石人眠,莫谓思陵雨露偏。
宠断自空蝴蝶梦,魂归犹咽凤凰泉。
碑砆蚀翠埋荒土,楼拱涂丹落废砖。
主祭有谁今若此,此时出色想无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