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望
柴望(一二一二~一二八○),字仲山,号秋堂,又号归田,江山(今属浙江)人。理宗嘉熙间为太学上舍生。淳佑六年(一二四六)元旦日食,诏求直言,上《丙丁龟鑑》,忤时相意,诏下临安狱,临安尹赵与{?/?/心}疏救得免,放归。端宗景炎二年(一二七七)授迪功郎,史馆国史编校。宋亡,与弟随亨、元亨、元彪遯迹江湖,称柴氏四隠。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九。有《道州台衣集》、《咏史诗》、《西凉鼓吹》等,已佚。后人辑为《秋堂集》二卷,收入《柴氏四隠集》。事见《柴氏四隠集》附录里人苏幼安所撰墓志及清同治《江山县志》卷一一。 柴望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柴氏四隠集》为底本,校以《四库全书·秋堂集》(简称秋堂集)。编为一卷。
-
柴望
- 宋诗
老子无家计,萧然屋数间。
头边惟白发,眼底是青山。
棋急鸟声散,琴低鹤睡閒。
片云长似伴,朝去暮飞还。
-
柴望
- 宋诗
欲谋归去计,归去更匆匆。
王化何时北,江流日夜东。
片帆山共水,竟夕雨和风。
时事只如此,相催成老翁。
-
柴望
- 宋诗
懒入城中去,来维柳下舟。
空江明月上,残雨夕阳收。
好景多归夜,他乡易得秋。
倚梧吟不尽,樽酒更登楼。
-
柴望
- 宋诗
老来无一事,僮与鹤相随。
绕屋疎疎竹,编墙短短篱。
起来花换影,知已睡多时。
莫厌山居寂,山人祇自宜。
-
柴望
- 宋诗
臣子狂愚献直言,圣明宽大度如天。
十封应诏皆焚藁,一片忧时祇似弦。
数象逢丁阳九厄,元龟为鑑后千年。
今朝有旨从天下,不到长沙到席前。
-
柴望
- 宋诗
落日寒城暮雨余,满斟离酒意何如。
见妻还指张仪舌,痛国谁怜贾谊书。
羸马病僮旋僱倩,寺禽山獠亦欷歔。
长安可是深居处,更向深山深处居。
-
柴望
- 宋诗
几年只向长安去,今日囊书被旨回。
马首独行秋叶路,鲈鱼时共菊花杯。
黄昏钟动雁初下,夜半月明潮正来。
我自不归归便得,故园早晚早梅开。
-
柴望
- 宋诗
十年为客上长安,人指冰山不会寒。
开口尽言投老易,到头只是挂冠难。
低栖屋宇居常稳,巧小园池坐尽宽。
别有前溪鱼可钓,也须栽竹傍栏干。
-
柴望
- 宋诗
不记钱王建国年,尚遗强弩射潮痕。
地迴王气归吴分,山挟潮声出海门。
南渡几年犹昨日,西湖疎影自黄昏。
客来独凭栏干处,时听渔歌过远村。
-
柴望
- 宋诗
秦望山头自夕阳,伤心谁复赋凄凉。
今人不见亡吴事,故墓犹传霸越乡。
雨打乱花迷复道,鸟翻黄叶下宫墙。
登临莫向高台望,烟树中原正渺茫。
-
柴望
- 宋诗
一去山阴一冉溪,如何还只恁分携。
雨无聊頼人无寐,水又潺湲鸟又啼。
明日不知君上马,中宵谁与共闻鸡。
去时应有兰亭句,为我临池援笔题。
-
柴望
- 宋诗
苍树寒烟两渺茫,后来谁此弔兴亡。
晋朝风物今流水,萧寺钟声几夕阳。
话燕梁空春雨急,爱鹅人去暮山长。
学书弟子知何在,风过池塘墨尚香。
-
柴望
- 宋诗
故人书只问平安,已分还山岂愿官。
猿鹤不惊松径梦,貂蝉难换竹皮冠。
长安落叶秋深见,故国斜阳雨后看。
莫道剡中吟不尽,不成吟处亦停鞍。
-
柴望
- 宋诗
荻花芦叶正珊珊,山在长江寺在山。
门径但从船出入,僧房多住水中间。
江空落日斜犹照,夜半秋潮去复还。
吟兴未阑天欲曙,一行斜雁起苍湾。
-
柴望
- 宋诗
洒尽梧桐酒一杯,兴亡前事独徘徊。
乌衣冉冉斜阳下,白鹭茫茫江水来。
凤去不知经几载,客来惟只见高台。
閒于登眺成孤啸,五百年间王气回。
-
柴望
- 宋诗
怀乡弔古易伤心,绝顶危亭共客临。
朝市曾经兵火后,山川转觉树云深。
百年歌舞空台沼,六代豪华漫陆沉。
惟有乱鸦归去晚,夕阳无限暮城阴。
-
柴望
- 宋诗
早被垂杨系去舟,五更潮落大江头。
关河北望几千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烟沙澒洞翻苹末,欲倚西风问仲谋。
-
柴望
- 宋诗
寂寂山阴事已尘,至今亭址尚嶙峋。
落花时节朝朝雨,插柳人家处处春。
曲水自流寒食酒,茂林无复永和人。
昭陵茧纸今何在,空有梅花点翠珉。
-
柴望
- 宋诗
便未成名也自归,不应猿鹤更猜疑。
冷看世事频移局,懒与仙人共弈棋。
南渡只今惟有酒,西兴临别是谁诗。
行藏正要知时节,却是时人未得知。
-
柴望
- 宋诗
一片斜阳落渡头,青衫乌帽独登楼。
江流建业三千里,山色淮南数百州。
都督正开羊祜府,谁人得上李膺舟。
此行不为扬州鹤,一字犹堪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