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珂

王敏节欢喜帖赞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绕指之柔,出乎百锻。
如公之刚,犹死忧患。
时欤命欤,一览三叹。
翟忠惠秋杪帖赞
态跌宕而奇伟,姿高明而通诡。
此书得于其里,兹可想见其人矣。
折枢密子友帖赞
陕服之俗重于义。
公家府谷,殆且百世,予不能知子友之兄弟。
为谋而如己,交情之不替,亦足以见前修之志。
孙参政知命帖赞
古称君相不言命。
执国大政,而犹拳拳于富贵功名之竞。
其言虽独应,予犹以为病。
何恭敏料理帖赞
虐焰熏天,而公以勺水欲救其燎原。
观公之帖,虽久别之一见,亦将以归之时数之自然。
胸中所处者素定,宜其敢于撄豺虺之锋,而吐天下之公言也。
张章简康宁帖赞
予官京口,前后十年,接公之枌榆兮。
读耆旧传,慨想其人,莫觌其居兮。
维帖之得,题标失真,几以迷其初兮。
觉民跋证莫近斯,于以识公书兮。
赵德麟召还诗帖赞
昔东晋王茂弘诸人,登新亭,望长淮,自谓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
至今想之,犹鬰乎其有余哀。
矧预瑶牒,登玉阶,而寄宗国之怀者耶。
王业偏安于海濒,故都久弃于蒿莱。
主议者方贪天之功,而肆其雄猜。
朝士沉空,不复向来。
率兆乎滔天之谗,而迄乎和议之开。
此有志者所以叹于嗟之麟,而思当道之豺也。
呜呼,钟簴百年,边尘尚霾。
悠悠苍天,彼何人哉。
周少隠留春词帖赞
絃管之流声,景物之感情。
激征含商,舒华发英。
固所以合融怡于自然,而惜流转之不停。
亦犹夫见穿花之蛱蝶,赋点水之蜻蜓。
思尽醉于风光,而典春衣于杜陵也。
张文忠奉告晴快二帖赞
上嗣服之初载,首以忠之一字,褒显邦之臣二人。
亦既表百年之宗儒,遂复开千社之旧勋。
呜呼,英卫善用兵,房杜济以文。
惜先生之位弗克究,故先世之志亦终莫之伸也。
遗帖之存,手墨如新。
我藏孔宜,对于褒纶。
米玄晖书简帖赞
父子而善书,自羲献而始也。
寥寥千载,固已莫之拟也。
至于我朝,有楚国之芈也。
不陨其名,虽未济厥美也。
其读父书,亦非括之比也。
瞠乎望洋,混混犹此水也。
此帖之观,尚可见其体也。
米玄晖秀轩诗帖
山气之微明,湖光之清浚。
轩中之人秀而隠,予固未之论。
独是一篇之题,自是于古无所与逊。
知益知损,予意犹有俪乎孔门为国之哂也。
米玄晖阳春词帖赞
予家有山林集,观宝晋自制之词,每不逮乎平日之文。
岂句律之未工,疑用志之或分。
伟笔力之扛鼎,得过庭之异闻。
陶冶性情,自为阳春。
既寓意于馆甥,亦秘笈而自珍。
予尝商略函书,彷佛梁尘,规矩合作,勺箫夺伦。
窃以为夫君金缕之衣,亦未足以换墨练之裙也。
潘子贱改月帖赞
公立柱下,直声凛如。
气则不馁,而况于书。
待人以情,真意浃洽。
于嗟前修,动则可法。
胡已茂鹗章帖赞
矰缴之冥鸿,人心所同。
是内举者何足以害其公。
世道之趋,或污或隆。
此帖之存,所以愧今日之憧憧。
向伯恭旁午帖赞
涂水涟漪未改,芗林风月如新。
一纸重观遗蹟,百年无复斯人。
刘彦修江岸帖赞
其忠足以继忠显,其教足以传西枢。
其略足以佐魏公,其识足以知二吴。
于虖,斯亦足以列宝真之储矣。
梁仲谋去月帖赞
当边境之多虞,士君子出而备驰驱,见于盈咫之书。
观其六銮之行,虽择日亦不可以少须,其时为何如。
燀燀出车,投袂以趋。
毋宁以家而忘此匈奴,岂其私是图。
此敌忾之士,必即是以察忠臣之区区也。
魏邦达圣训帖赞
意有不可,束带之立弗与也。
事所当尽,杭苇之急弗顾也。
诗不云乎,駪駪征夫,每怀靡及。
览此遗墨,斯足以观君子之于役,而考古义于原隰矣。
再拜什袭,噫吾何执。
汪彦章誉望求贤荐书三帖赞
纳交以道,不殊乎丘园。
观政以人,叹息于求贤。
言情以真,无事乎胁肩。
此前辈之流风,今不复见者几百年矣。
使览者跫然曰:古道之存,存乎尺笺,盍思乎勉旃。
则如宝真者,亦将预有荣焉。
朱文靖报称帖赞
劲而柔,端而遒。
奔八骥,回九牛。
功玉铉,名金瓯。
藏此书,识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