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智圆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为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谥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佑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为底本。
拟洛下分题 松石琴荐
松石为琴荐,鳞皴状颇奇。
补天虽变质,映涧尚含滋。
静砌和烟立,虚堂带藓移。
最宜弹别鹤,况有旧栖枝。
拟洛下分题 茯苓人
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济众应藏用,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拟洛下分题 递诗筒
元白旧裁制,规模传至今。
凌霜重高节,容物贵虚心。
岂倦关河远,宁辩雨雪深。
雅言如见讬,终为报知音。
拟洛下分题 文石酒杯
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
云蒸犹有润,藓駮已无痕。
静爱如冰洁,闲怜似玉温。
野民便古质,长把近漥罇。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挑灯杖
裁制削青筠,纤纤状可珍。
助灯虽有力,举用实由人。
破暗如无怠,资明敢顾身。
窗间傥勤学,终夕愿相亲。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刮字刀
质本精刚化,锋铓岂易羣。
未曾伤正典,长为铲讹文。
类与铅刀异,名将彩笔分。
删书及定礼,曾忝立奇勋。
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试金石
真伪立可辨,贞姿号试金。
虽无褒贬口,似有是非心。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
矿人如未诀,终日自相寻。
烛蛾诫
有虫名烛蛾,翱翔近灯火。
举手再三遮,彼意终不可。
驱去复飞来,防护更劳我。
汝无纵所见,自取燋肌祸。
挽歌词三首 其一
平生宗释复宗儒,竭虑研精四体枯。
莫待归全寂无语,始知诸法本来无。
挽歌词三首 其二
萧萧墓后千竿竹,鬰鬰坟前一树松。
此处不须兄弟哭,自然相对起悲风。
挽歌词三首 其三
莫谈生灭与无生,谩把心神与物争。
陶器一藏松树下,绿苔芳草任纵横。
玛瑙坡四咏 其一
玛瑙坡前树,春来亦着华。
雨晴烟乍敛,浓艳鬬朝霞。
玛瑙坡四咏 其二
玛瑙坡前水,泠泠夏亦寒。
夜深明月上,珠颗落冰盘。
玛瑙坡四咏 其三
玛瑙坡前路,秋宵独倚筇。
草深藏鬼火,苔老绝人踪。
玛瑙坡四咏 其四
玛瑙坡前石,坚贞可补天。
女娲何处去,冷落没寒烟。
送惟凤师归四明
未识凤师面,早熟凤师名。
毓灵本岷峨,弱冠游神京。
出处忌非类,交结皆名卿。
高谈骇众听,雅唱归羣英。
曩岁来淛阳,相逢水心亭。
论怀道且同,对坐眼弥青。
寻幽泛轻舟,待月步闲庭。
翌日倏分携,南北各如萍。
我寻住孤山,师亦往东明。
人间一为别,天上七周星。
江湖既相望,喣沫安足评。
今年春之暮,草堂花飘零。
睡起乍凭栏,竹外闻人声。
忽报凤师至,屣履出相迎。
借问胡为来,告我以其诚。
度支司外计,夕拜临兹城。
二贤俱我旧,故得寻其盟。
夏来西湖西,为邻乐幽贞。
朝登隐君堂,暮叩中庸扃。
引望云山遥,销暑竹风清。
论诗贵无邪,体道极无形。
倏忽时节移,秋风拂檐楹。
趋装俄告别,鄞江指归程。
适来既无事,适去岂关情。
孤帆侵晓飞,归橹连宵鸣。
风波视世态,水月悟浮荣。
仍知皋鹤性,不为尘网萦。
试笔
城市居无分,山林住有缘。
语惭甘似荠,道贵直如弦。
兀兀吟终日,羸羸病过年。
静招湖畔鹤,闲泛雪中船。
散闷虽无酒,怡情喜有禅。
鬓根霜任点,心迹火休然。
冷淡将谁合,消摇且自怜。
闲来窗下坐,试笔偶成篇。
读史
我爱包胥哭,一哭救楚国。
事君尽其忠,垂名千世则。
我爱鲁连笑,一笑却秦军。
折冲罇俎间,流芳至今闻。
我爱伯夷仁,揖让持其身。
饿列首阳下,耻事干戈君。
后世闚窃辈,故非姬发伦。
内藏篡弑谋,外蹑武王尘。
伯夷若不去,名教胡以伸。
后人非三贤,细碎何足云。
哭叹禄位卑,笑喜膏粱珍。
山林亦寒饿,行怪非求仁。
留心寡兼济,所谋惟一身。
抚书想三贤,清风千古振。
雪西施
范蠡无西施,胡以破吴国。
吴王轻社稷,为惑倾城色。
夫差强变弱,勾践雌成雄。
岂惟陶朱策,实赖西施容。
西施语复贤,褒贬何昏蒙。
便说倾吴罪,都忘霸越功。
思君子歌
小人足谄媚,君子无猜忌。
开口揄扬皆圣贤,满腹包藏尽仁义。
修辞复古振淳风,折槛触鳞彰直气。
善世既不伐,遯世亦无闷。
自同流俗混光尘,不与常人鬬分寸。
展矣斯人欲见之,一夕辗转九迴思。
终日踌躇无所遇,飒飒西风木叶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