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了一
释了一(一○九二~一一五五),号照堂,俗姓徐,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年十四于大云寺出家。年十六,从广寿梵光法师习天台教。后师从妙湛思慧禅师。游方遍谒耆宿。后住石泉寺,改圣泉寺,又被知福州叶梦得迎至黄蘗道场。继归卧雪峰故庐。又出住云门,迁法石,返西湖雪峰庵。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诏住径山能仁禅院,次年卒,年六十四。为青原下十四世,雪峰妙湛思慧禅师法嗣。事见《鸿庆居士集》卷三二《径山照堂一公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二、《五灯会元》卷一六、《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二十首。
-
释了一
- 宋诗
外道殷勤来问佛,有言不问及无言。
大雄不费纤毫力,良马何曾用举鞭。
-
释了一
- 宋诗
清浄行者不涅槃,破戒比丘无地狱。
天台相接到西川,总是自家亲眷属。
-
释了一
- 宋诗
白日街头独自行,夜间屋里独自卧。
山高不碍白云飞,竹密不妨流水过。
-
释了一
- 宋诗
清源佛法意如何,米价酬来太老婆。
眨上眉毛行大道,莫于平地起风波。
-
释了一
- 宋诗
心不是佛,智不是道。
举得十分,未敢相保。
携条拄杖闲行,切忌回头转脑。
-
释了一
- 宋诗
南泉特地指瓶,隐峯便来泻水。
两人自不识羞,掘地深埋自己。
-
释了一
- 宋诗
乌臼分明棒有眼,这僧直是眼无筋。
假饶打着百千箇,切莫将伊挂齿唇。
-
释了一
- 宋诗
须知天地共同根,万物从来元一体。
未审南泉庭下花,几人看了梦相似。
-
释了一
- 宋诗
甘贽设粥念摩诃,致见南泉打破锅。
万事但将公道断,任教四海动干戈。
-
释了一
- 宋诗
檀越家中作水牛,收来放去任优游。
不曾犯着人苗稼,何必南泉对赵州。
-
释了一
- 宋诗
大地是眼没处屙,衲僧到此便聱讹。
须知别有安身诀,会得安身事更多。
咄,锹子安着在甚么处。
-
释了一
- 宋诗
礼佛无端撞赵州,却将知见作寃讐。
如今四海平如掌,云自高飞水自流。
-
释了一
- 宋诗
殿上从来好功德,如何侍者却疑惑。
赵州露出赤心肝,问着依然墨漆黑。
-
释了一
- 宋诗
钟鼓未鸣先托钵,雪峯平地成饶舌。
当时一径入僧堂,且看岩头有何说。
-
释了一
- 宋诗
的的古帆已挂后,小鱼吞却大头鱼。
虽然李广运神箭,自古张颠解草书。
-
释了一
- 宋诗
春有百花夏有热,秋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閒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释了一
- 宋诗
竹箆举起成生杀,岂肯容人乱札锥。
劈脊一挥如荐得,银山铁壁也光辉。
-
释了一
- 宋诗
钟楼上念讚,床脚下种菜。
猛虎当路蹲,时人俱不会。
黄蘗花开自有时,明州有箇憨布袋。
-
释了一
- 宋诗
杨岐金圈与栗蓬,吞跳依前事不同。
大海都来一口吸,更无南北与西东。
-
释了一
- 宋诗
热糍荡口成痕迹,糍冷令人便动脾。
何似且拈安一处,家常茶饭且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