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偈三首 其一
忆昔去年春,正当此时节。
双拳打破太虚空,无限家风浑漏泄。
人中狮子丧全成,月里麒麟鬬角折。
鬬角折,金刚正眼难磨灭。
千古令人诵不休,吹散红炉一点云。
偈三首 其二
一回饮水一回噎,本自无情似有情。
欲会箇中端的意,木鸡啼作两般声。
偈三首 其三
箇事相承八百年,实无一法与人传。
今朝欲报无传底,聊爇金鑪一炷烟。
因胜澄禅师下火
这老子,斗时枯槁,不近人情。
四海独孤标,一身无伴侣。
虽则两提祖印,实无一法与人。
闺门端坐冷啾啾,夜静独为鬼神说。
任你傍人恶发,我心终未和同?时开眼对青山,自笑满头生白发。
诸禅人下火 其一
初秋夏一时,衲僧多欲去。
不搭陈梢船,便行泗州路。
横担拄杖气如云,万水千山都不顾。
昨日通川方上入,随例茫茫把不住。
把不住,为君说箇临歧句。
枯木岩前差路多,剔起眉毛着眼觑。
一身恍若风中烛,百岁端如水上沤。
未到衲僧平稳处,临行那得不生愁。
诸禅人下火 其二
浮生岸树井藤,毕竟终归败坏。
这僧撩起便行,也是平生庆快。
着上没底芒鞋,抛下这箇皮袋。
茶?坛?火犹在,延寿堂中人又终。
方言?身浑?同一梦中。
行者下火
汝幼入空门,方年二十五。
须髪尚未除,幼身今日去。
脱下布直裰,休问温州路。
田六娘子下火
浮生三十二春秋,方始修行肯转头。
底事又随云雨去,烟波江上使人愁。
休休休,不用愁,聚散还同水上沤。
直饶寿得三十岁,不免输他这一筹。
丁忠训妻与女同下火
二十余年寄此间,盖芜尘土翳朱颜。
今朝子母应相贺,且喜春来返故关。
魏先生下火
呜呼魏大和,为人性纯厚。
虽居陋巷中,箪瓢甘自守。
聚学训童蒙,束修粗糊口。
岁晚好吾宗,悟世非长久。
临行嘱妻子,叮咛诫诸后。
不学老庄周,说葬成虚谬。
不学襄阳翁,与女争先后。
先生之意不如斯,欲效禅家破诸有。
四众云臻,柴薪已就。
虽然父子至亲,到此如何可救。
不须救,生前已付山僧手。
一枝红燄赠君行,看取神龟火里走。
登云从禅师掩土
莫问青囊与紫囊,箇中风水十分强。
青龙东去云头转,白虎西来山脚长。
江月松风皆旧物,绿苔芳草尽吾乡。
瑠璃殿上无知识,木马泥牛暗断肠。
不问湘南潭北,休论坎短离长。
诸禅人散灰 其一
言公心地最精专,曾学焦山一味禅。
今日落盆盛白骨,翻身重上谢郎船。
诸禅人散灰 其二
俗寿五十有三,出家一十八夏。
平生行脚游方,多在盐城兴化。
最好不曾参禅,免见钻龟打瓦。
今朝子细看来,也好一场诘霸。
才公才公莫要怕,焦山布施你,一转古人话。
净裸裸,赤洒洒,南北东西没可把。
忽然撞着阎罗王,拈起拂子蓦口打。
诸禅人散灰 其三
迢迢万里别西川,要学诸方五味禅。
昨日焦山山下死,剑门关上月重圆。
既是焦山山下死,因什么却向剑门关上月重圆。
究竟光明终一体,任他寒影落千江。
诸禅人散灰 其四
衲僧才遇丙丁村,便作霜花骨一盆。
火后始知梁不坏,翻身跳出是非门。
诸禅人散灰 其五
严兄严兄,善为道路。
从今换骨洗肠,更莫和泥合土。
熟处放教生,生处不要住。
扬子江头浪拍天,莫教湿却娘生裤。
诸禅人散灰 其六
宣州隆上人,丛林游历遍。
一入焦山门,便下延寿院。
终朝何辘辘,吃药都无验。
火后一茎茅,众人皆总见。
偈二首 其一
只是旧时行李处,等闲举着便郩讹。
夜来一阵狂风起,吹落桃花知几多。
偈二首 其二
云自何山起,风从甚涧生。
好箇入头处,官路少人行。
颂古
一火铸成金弹子,团圝都不费钳锤。
拈来万仞峰头放,打落天边白凤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