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怀深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二
大法流通千有春,西山犹未识金文。
琅函玉轴照岩谷,想见龙神亦喜欣。
谢王七舍人施手写华严经并大藏等经及弥陀像 其三
每日睹佛殊胜相,还如溪上见公时。
堂堂风貌无凡圣,只要当人路不迷。
结茅包山寄孙彦孚主簿
老矣休休卜养闲,囊空赊得洞庭山。
朝中谁送米三合,风雨自存茅一间。
清啸有云披月岭,高眠无客打柴关。
此情试为知音说,应隔沧浪冷破颜。
与俗兄相见
兄弟情深夙有由,死生岐路各须修。
要知五欲坑中崄,万顷风涛一叶舟。
殷员外为包山铸钟毕求偈
包山一火铸钟成,百草头边总是声。
唤起劳生一睡眼,一时于此得惺惺。
李都事求偈
棒头笔下宜精审,打锁敲枷好用心。
成佛作祖只这是,劝君不用别追寻。
孙保义求偈
省缘知足常安乐,广费多求损道情。
闹市门头祖师意,放教心地坦然平。
吴保义求偈
前日相逢欣款曲,见君胸次坦然平。
祖师有箇入门句,只要时中事事轻。
王员外求偈
劝君不用广贪求,随分家缘了便休。
百岁光阴能几日,得回头处早回头。
金大翁求偈
礼拜烧香新活计,行船种橘旧家风。
欲知自己弥陀佛,便是亢山金大翁。
许善友求偈
二十亩田供伏腊,无妻无妾自由身。
回观万顷良田者,也是人间多事人。
善友诵金刚经求偈
背诵金刚四十年,老来心地转精专。
劝渠不用忧生死,只此修行便是禅。
便是禅,不须参,一句该通五百函。
无我无人无寿者,尘尘刹刹笑瞿昙。
因读法华经至火宅喻不觉一笑因书偈示孙主簿
梦里分明有火殃,觉来心地本清凉。
三车亦为儿童设,想见瞿昙别有方。
答高道人二首 其一
人身正类砂盆破,三篾束缚全暂时。
暑往寒来宜爱惜,莫教土上更加泥。
答高道人二首 其二
砂盆打破化为尘,始是撑天拄地人。
举世只言身是幻,不知谁是幻中人。
诸道友以法爱故常至包山以偈却之
老僧多病厌将迎,且卜西山隐姓名。
若是吾家真道友,隔湖相见最分明。
真州檀越求偈
了即业障本来空,心如聚蚁意如风。
未了应须还宿债,破后还将茅草盖。
灯笼露柱笑呵呵,好是焦山口更多。
奉报扬子江头水,等闲无事莫与波。
资福改神霄道友挽留不得师去以偈却绝
人生聚散本无常,休把闲愁脑肚肠。
三十年后重相见,拍手呵呵笑一场。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一
时光迅速急如流,一别慈颜几换我。
坟墓乡关空杳杳,死生岐路两悠悠。
充饥乳哺恩难报,寄体怀担力莫酬。
想像音容无觅处,春风特地使人愁。
升堂颂古五十二首 其二
涅槃生死两般名,正眼观来一性灵。
五蕴山头云散后,大千沙界月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