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逈
晁逈(九五一~一○三四),字明远。世为澶州清丰(今属河南)人,自其父始徒家彭门(今四川彭县)。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清康熙《清丰县志》卷五)。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馆、知制诰。景德二年(一○○五)拜翰林学士(《宋学士年表》下)。天禧二年(一○一八)进承旨。累官集贤院学士、判西京留司御史台。仁宗朝,迁礼部尚书,以太子少傅致仕。景佑元年卒,年八十四。谥文元。有《翰林集》三十卷(已佚)、《道院集》十五卷(今存王古删定本《道院集要》三卷)《昭德新编》三卷、《法藏碎金录》十卷。《宋史》卷三○五有传。今录诗五十六首。
-
晁逈
- 宋诗
静中好,冥心归宴寂。
斋己不虚吟,静是真消息。
-
晁逈
- 宋诗
了知入道门,先从静为祖。
静胜则心安,安久虚灵府。
虚极发明灵,洞彻无不睹。
天然法乐多,岂比闻箫鼓。
-
晁逈
- 宋诗
图上华夷能尽记,未始经行一步地。
博闻强识总周知,心不能行亦如是。
-
晁逈
- 宋诗
若能觉其梦,且悟浮生如戏弄。
若能智其识,渐悟狂知枉心力。
若能性其情,大悟归真即妙明。
喜得自然三悟法,书之聊以表研精。
-
晁逈
- 宋诗
心如常满杯,所以明知足。
心似不燃火,所以明无欲。
二法可行持,书绅聊自勖。
-
晁逈
- 宋诗
了达事终虚,往事何殊梦。
此后事来干,屹如山不动。
了达事终虚,往事今何在。
此后事来干,豁若空虚碍。
独觉贵高奇,杰出羣迷外。
-
晁逈
- 宋诗
纷然往事来,浮云经大空。
喧然是非声,惊飚触灌丛。
古今无奈何,魏顺于其中。
-
晁逈
- 宋诗
事往终空,如云如风。
事来不绝,如日如月摄。
念神凝,久习而成。
触境情起,即时而止。
不可殚言,自当求理。
-
晁逈
- 宋诗
形是幻,情是梦,寝兴视息随羣动。
当念元来一切无,豁然顿遣心中空。
-
晁逈
- 宋诗
以静制动,静为躁君。
以虚受有,虚缘葆真。
详而后习,可书诸绅。
-
晁逈
- 宋诗
陶令曾言归去来,解印还家不迴首。
屏贵都遗身外名,忘忧酷嗜杯中酒。
白傅曾言归去来,了知浮世非长久。
独步逍遥自得场,饮食寝兴随所偶。
罗隠曾言归去来,濩落生涯何所有。
明日船中竹一竿,要学江湖钓鱼手。
晁叟亦言归去来,抗表辞荣养衰朽。
京洛红尘旧满衣,总脱临风都抖擞。
-
晁逈
- 宋诗
人事常酌中,取象如敧器。
器平不敧覆,有同身爽利。
道心常不系,取象如虑舟。
舟閒随逝止,可比性优游。
能符双喻者,何虚复何忧。
-
晁逈
- 宋诗
咨咨尔幻身,谁能住世久。
洪纤妍媿,岂长存而不朽。
咨咨尔幻心,常随外物诱。
风生电灭,求其状而何有。
豁然达理,忽洞见于天真。
未能无闷,或沃之以圣酒。
去乡游荡久不归,今觉穷途自迴首。
-
晁逈
- 宋诗
蒙以正,德而隠。
专于静,遯于遯。
无是无非无所求,无名无迹无诸闷。
愚自书绅用此言,深心更与何人论。
-
晁逈
- 宋诗
物来诱之而不随,物来触之而不动。
不随不动自由心,何须结社询千众。
万事悠悠过即空,追思岂异春宵梦。
-
晁逈
- 宋诗
人多乐于亲新相知,又多悲于生别离。
唯能与道相知久,如鱼乐水无暌时。
乐道至乐非常乐,宜真造适潜熙怡。
逌然在心不在境,安能更与白云期。
-
晁逈
- 宋诗
心本不愆自然戒,何用科条心毁败。
心本不动自然定,何用勤劳止自兢。
心本不迷自然慧,何用参寻叩伦类。
即今知此三自然,奉以周旋无失坠。
-
晁逈
- 宋诗
无所求,摆落人间万事休。
有所求,安养衰年乐圣猷。
不愿竹木林内隠,不愿莲花社里收。
愿在清平仁寿域,含华守素得优游。
-
晁逈
- 宋诗
白氏先生躭醉吟,衔杯洒翰恣欢心。
樽空才尽若为计,释闷遣怀功未深。
愚称居士名醒默,清思忘言求妙德。
习此功成道更高,不到诗魔兼酒惑。
-
晁逈
- 宋诗
处世间法,或伸或屈。
用观察智,无固无必。
出世间法,勿违勿失。
用决定信,惟精惟一。
曲尽其妙,退藏于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