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 其二
典册尊徽号,钦崇焕德名。
终身闻舜慕,历月见尧生。
兵卫严天仗,车舆转帝城。
故奁脂泽在,哀感倍皇情。
王察院挽词二首 其一
施报终何在,穷通共一空。
两言成益友,百代仰高风。
终始无遗恨,恩荣讬至公。
不应埋直气,会见吐长虹。
王察院挽词二首 其二
良贵官何与,长年死不亡。
身须御魑魅,气已慑豺狼。
不尽胸中蕴,犹堪地下郎。
岂惟吾道庆,编简亦辉光。
和吴子副知海斋
法筵应供頼三车,堆案抽身辍算沙。
破暑好风开乐国,脱尘新句散余霞。
僧奁手汗空留迹,佛几堆红拂委花。
客舍黄粱未应熟,且容秋蝶梦南华。
舅氏新斋
堂因竹柏有,花与岁时阑。
欲作终年计,长留别眼看。
色侵杯酒重,子孰落声干。
只有林园主,相期耐岁寒。
答王立之
每逢无可语,暂阻即相求。
解卷初增气,开怀得写忧。
昏烟宜带雨,风树更添秋。
绝唱犹多和,先衰怯后酬。
送欧阳叔弼知蔡州
颍阴为别悔匆匆,十载相望信不通。
晚遇圣朝收放逸,旋遭官禁限西东。
又为太守专淮石,剩喜郎君类若翁。
梅柳作新诗兴动,可令千里不同风。
送晁尧民守徐
中年为别不堪忧,束发登门到白头。
南省望郎仍国士,东方千骑更吾州。
彭翁老寿终遗骨,燕子飞来只故楼。
知己难逢身易老,烦公置醴我归休。
赠吴氏兄弟三首 其一
一长未可众人师,万里元随八马蹄。
不解征西说子弟,却怜野鹜厌家鸡。
赠吴氏兄弟三首 其二
才随年尽不重奇,每愧诸郎索近诗。
旋作七言供一笑,自痴那得使人痴。
赠吴氏兄弟三首 其三
得失媸妍只自知,略容千载有心期。
恨君不识金华伯,何处如今更有诗。
上晁主客
两疏父子共含香,不独家荣国有光。
剩欲展怀因问疾,孰知相对只衔觞。
年侵身要兼人健,节近花须满意黄。
从此竹林须小阮,只今未可弃山王。
和鲜于大受崇先观饯别曾元中
此别未为远,两都东西州。
情亲有乖隔,江湖成阻修。
脱尘度翠密,徐行当寻幽。
各有惜别怀,共此一日留。
意合岂待约,酒尽不更求。
阙词固未可,忍手亦何犹。
坐有黄冠师,未解逍遥游。
兴来我与共,醉罢君当休。
僧房火可亲,此乐行且谋。
万事自纠纷,高怀元一丘。
和过田承君
寺古专宜僻,居深自作幽。
兴来宁惮远,句苦不缘愁。
逸气无前足,虚怀不系舟。
逢人难晤语,冒雨亦相求。
赠石先生
多方作计老如期,百疾交攻遽得衰。
晚有胜缘逢异士,生须快意阙前知。
迫人鬓颔纷纷白,临事回迂种种迟。
分我刀圭容不死,他年鹤驭得追随。
送晁无咎出守蒲中
一麾出守自多奇,四十专城古亦稀。
解榻坐谈无我辈,铺筵踏舞欠崔徽。
的桃作剧聊同俗,遇事当前莫后几。
圣世急才常患少,栈羊酾酒待公归。
送王定国通判河南
孤身十载客都城,白社双林讳姓名。
授馆不为他日计,解衣真出故人情。
翘材必定延枚叟,宣室终须记贾生。
万里归来发如漆,了知句画更新清。
寄子开
致君意气日方中,许国精诚月贯虹。
一代英豪出门第,当时毁誉岂穷通。
风流身致羲黄上,日夜心随汴洛东。
从使少年轻我辈,只留颜面对吾公。
题王平甫帖
早闻英气擅家声,晚得诸郎识老成。
可恨治朝无此老,却嫌晚进不同生。
足知落笔千言疾,尚想挥毫一坐倾。
未信哲人穷五字,二难还复以诗鸣。
和李文叔退朝
朝流骇汗蒸双猊,风卷屯云散万蹄。
任使轻衫污娇色,可令纤手洗春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