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寄怜
借子翩翩果下驹,春原随处小踟蹰。
可能炙背春风里,卧把青铜摘颔须。
寄寇十一
邻里相望信不通,时因得句寄匆匆。
画楼着燕熏风里,杨柳藏鸦白下东。
度日守窗令节换,经旬无使觉门空。
锦囊佳丽邻徐庾,剩欲同君赋恼公。
和酬魏衍
阙然声问略相同,百里之间一水通。
春兴多多高纸价,愁怀一一逐归鸿。
不忧寒饿成吾老,稍喜朝廷记此公。
梦每见君心已了,不因新句觉情东。
触目
果下翩翩跨紫骝,踏花溅水见风流。
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
钜野泊触事
蒲巷牵丝直,平湖坠镜清。
顺流风借便,捷路雪初晴。
鸟度欲何向,鸥来只自惊。
有行须快意,安得易为情。
元符三年七月蒙恩复除棣学喜而成诗
老作诸侯客,贫为一饱谋。
折腰真耐辱,捧檄敢轻投。
早作千年调,中怀万斛愁。
暮年随手尽,心事许溟鸥。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其一
郑公龙变不容亲,犹有先生不绝尘。
定力不为生死动,始知天地有闲人。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其二
老逢熙运乞前官,病遇先生得内丹。
一饱有期吾事了,千年不死后人看。
送姚先生归宜山三首 其三
宇定心清面发丹,下床投杖觉轻安。
此身已许壶丘子,他日争寻靖长官。
上赵使君
老气峥嵘盖九州,治声腾涌逐双流。
向来置醴蒙殊遇,此日弹冠愧少留。
千里山连环故国,中秋月好傍黄楼。
不应为米轻乡里,定复还从马少游。
送郑祠部
持节还家未白头,有亲八十更何求。
又须急诏登天去,不为寒乡尽岁留。
四着儒冠甘送老,数经奇运得销忧。
拟登碣石临朝日,浩荡沧溟没白鸥。
和寇十一同登寺山
度暑无好怀,凭危略幽致。
衣冠蔚如林,从我才一二。
兹山昔深登,岁月谁得记。
尚有名胜流,不与金石悴。
孰知千载后,我与子复至。
烟昏倏见灯,洪发恐无地。
领略章句手,割据英雄志。
兴坏容一瞬,今昔当几喟。
围山缺西北,放目不可制。
归怀纳清境,夜榻成良寐。
零落壁间诗,岂特彼所愧。
会逢南过适,不问西来意。
谢孙奉职惠胡德墨
奚李风流尽,法传外诸孙。
常山陈赡子,怀抱自高攑。
孰云胜潘翁,惟眉山公言。
四海未尽试,一变归九原。
胡郎少年子,外家典刑存。
一点落髹漆,重价压玙璠。
孙侯磊落人,情义久益惇。
解囊赠玄圭,孰知师白猿。
我资不解书,下笔辄自喛。
良宝不受辱,默默面称冤。
登寺山
晴山堪着眼,别意不胜秋。
小作三年别,聊为五斗谋。
要须乘下泽,不待到壶头。
预恐登临处,长思马少游。
拱翠亭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赠田从先
衣冠鲁国动成羣,忧患相从只有君。
落笔如流宁蹈袭,行前应敌却纷纭。
愧非伏老成和伯,喜有侯芭守子云。
意气有余功用少,相望千里定能勤。
别乡旧
数有中年别,宽为满岁期。
得无鱼口厄,聊复雁门踦。
齿脱心犹壮,秋清意自悲。
平时郡文学,邓禹得三为。
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
登高能赋属吾侪,不用传杯击钵催。
九日风光堪落帽,中年怀抱更登台。
江山信美因人胜,萸菊逢辰满意开。
二谢风流今复见,千年留句待公来。
与魏衍寇国宝田从先二侄分韵得坐字
将老蒙误恩,受弔不受贺。
欲起尚迟回,积闲习成惰。
向来二三子,相与守寒饿。
一日不可无,三岁安得过。
是时秋益高,夜永月初破。
漏鼓已再更,坐者余几箇。
酒薄多可强,谈胜坚莫破。
檐昏读字细,林缺瞻星大。
吴吟未至慢,楚语不假些。
怀远已屡叹,论昔先急唾。
身世喜相违,真成螘旋磨。
平生陈孟公,岁晚不惊坐。
和黄充出游三首 其一
右坊左里远相求,东度南登称意游。
已着连峰妨目极,不应疾雨使心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