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了元

李清臣(一○三二~一一○二),字邦直,安阳(今属河南)人。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调邢州司户参军,迁晋州和川令。神宗时,召为两朝国史编修官,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翰林学士。元丰四年(一○八一),拜吏部尚书。六年,迁尚书右丞。哲宗即位,转尚书左丞。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为门下侍郎,寻出知大名府。崇宁元年卒,年七十一。有诗文一百卷,已佚。事见《杂肋集》卷六二《资政殿大学士李公行状》,《宋史》卷三二八有传。今录诗七首。
游藏春坞用坡韵复题其后
门掩青春春自饶,未容取次老僧敲。
输他蜂蝶无情物,相逐偷香过柳梢。
题茶诗与东坡
穿云摘尽社前春,一两平分半与君。
遇客不须容易点,点茶须是吃茶人。
长歌
野鸟啼,野鸟啼时时有思。
有思春气桃花发,春气桃花发满枝。
满枝莺雀相呼唤,莺雀相呼唤岩畔。
岩畔花红似锦屏,花红似锦屏堪看。
堪看山,山秀丽,秀丽山前烟雾起。
山前烟雾起清浮,清浮浪促潺湲水。
浪促潺湲水景幽,景幽深处好,深处好追游。
追游傍水花,傍水花似雪,似雪梨花光皎洁。
梨花光皎洁玲珑,玲珑似坠银花折。
似坠银花折最好,最好柔茸溪畔草。
柔茸溪畔草青青,双双蝴蝶飞来到。
蝴蝶飞来列落花,落花林里鸟啼叫。
林里鸟啼叫不休,不休为忆春光好。
为忆春光好杨柳,杨柳枝枝春色秀。
春色秀时常共饮,时常共饮春浓酒。
春浓酒似醉,似醉闲行春色里。
闲行春色里相逢,相逢竞忆游山水。
竞忆游山水心息,心息悠悠归去来,归去来休休役役。
答可遵
打睡禅和万万千,梦中趋利走如杨。
劝君打快修惮定,老境如蚕已再眠。
寄刘凝之中允
庐山南面落星滨,八十清强致仕人。
天下共推为大老,皇家不得作忠臣。
云栖高锁真空月,竹洞深藏觉苑春。
莫道神仙便无事,赤心长是念斯民。
自为像赞
李公天下石麒麟,传得云居道者真。
不为拈华明人事,等闲开口笑何人。
泥牛漫向风前嗅,枯木无端雪里春。
对现堂堂俱不识,太平时代自由身。
赵州当日少谦光,不出三门见赵王。
争似金山无量相,大千都是一禅床。
戒杀文
鳞甲材毛诸品类,众生与佛心无二。
只为当时错用心,致使今生头角异。
水中游,林里戏,何忍将来充日计。
磨刀着火或研虀,口不能言眼还觑。
或槌磕,或刀刺,牵入镬汤深可畏。
㷟燖毛羽括皮鳞,刮脊剜心犹吐气。
美君喉,夸好味,劝子劝妻言俊利。
只知恣性纵无明,不惧阴司毫发记。
命才终,冤对至,面睹阎王争敢讳。
从头一一报无差,炉戾镬汤何处避。
劝贤豪,须戒忌,莫把众生当容易。
食他一脔脔还他,古圣留言终不伪。
戒杀兼能买放生,免入阿鼻无问地。
颂古联珠
尘中辩主眼分明,特地寻方更点睛。
堪笑耆婆虽暝眩,至今南北绝人行。
焦山三诏洞
畴昔先生此掩关,紫泥三到石房间。
若教便逐蒲轮起,安得清风镇海山。
游云门
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
拖筇纵步入松门,寺在白云堆里住。
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
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
月明山鸟乱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户。
令人彻晓忆匡庐,作诗先寄江南去。
句 其一
子瞻船上带家来。
句 其二
龙枝已逐风雷变,减却虚窗半日凉。
句 其三
红裙蘸碧波。
句 其四
藕断鹭鸶飞。
句 其五
无山得似巫山秀。
投韩太祝
公子乘闲卧绛幮,白衣老吏慢寒儒。
不知梦见周公否,曾说当时吐哺无。
题江干初雪图
此身何补一毫芒,三辱清时政事堂。
病骨未为山下土,尚寻遗墨话存亡。
沂山龙祠祈雨有应
南山高峻嶒,北山亦崷崒,坐看两山云出没。
行如驱,归若呼,始觉山中有灵物。
郁郁其焚兰,覃覃其击鼓,祝屡云云巫屡舞。
我民无罪神所怜,一夜雷风三尺雨。
岭木兮苍苍,溪泉兮央央,决云散诸峰互明灭。
东阡西陌农事忙,庙闲山空音响绝。
答苏子由
匕饭盘蔬强少留,相逢何物可消忧。
缘君未得酒中趣,与我漫为方外游。
草乱不容移马迹,山雄全欲逼城楼。
济时异日须公等,莫狎翩翩海上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