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

沈括(一○三一~一○九五),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年虽幼于沈遘,但辈分为遘之叔。(《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仁宗至和元年(一○五四),以父周荫为海州沭阳主簿。嘉佑八年(一○六三)举进士。英宗治平三年(一○六六),为馆阁校勘。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提举司天监。六年,奉使察访两浙。七年,为河北西路察访使。八年,为翰林学士、权三司使,次年罢知宣州。元丰三年(一○八○)知延州,加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两年后因徐禧失陷永乐城,谪均州团练副使。哲宗元佑初徙秀州,后移居润州。绍圣二年卒,年六十五。着有《长兴集》四十一卷及《梦溪笔谈》等。南宋高布曾合沈遘《西溪集》、沈辽《云巢集》为《吴兴沈氏三先生集》,至明中叶时重刻,惜《长兴集》已散失大半,诗一篇不存。一九八五年为纪念沈括逝世八百五十周年,胡道静辑有《沈括诗词辑存》。《宋史》卷三三一有传。 沈括诗,以《沈括诗词辑存》为底本。由于材料从类书、方志等搜录,多有异文,此次整理时又作校订和补正。另从《永乐大典》、《诗渊》等书中,辑得集外诗三首,附于卷末。
海州观放鹘搏兔不中而飞去
秋霜濯空林,暮日在峰顶。
冥冥起长风,稍稍绝遗影。
骁禽值猛搏,俯取不待顷。
岂非求者乖,矫翮成远聘、未能谢榛莽,那用遽悼悻。
此心竟可怜,得失未宜病。
姑熟溪 其一
新晴渡口百花香,石子池头鸭弄黄。
卷幔夕阳留不住,好风将雨过梅塘。
姑熟溪 其二
豹堂春水绿泱涣,谢市云深柳线长。
睡熟不知潮信过,船头晚雨打菰蒋。
慈姥矶 其一
碧山丛丛遮塔晖,苍崖万丈涵苍漪。
西风隔江动高树,山前过帆如鸟飞。
慈姥矶 其二
朝发铜陵暮扬子,年年白浪江中归。
江人收身苦宜早,一生却向江中老。
江南曲
新秋拂水无行迹,夜夜随潮过江北。
西风卷雨上半天,渡口微凉含晚碧。
城头鼓响日脚垂,天际笼烟锁山色。
高楼索莫临长陌,黄竹一声无北客。
时平田苦少人耕,唯有芦花满江白。
峨眉亭
双峰秀出两眉弯,翠黛依然监影间。
终日含颦缘底事,祗应长对望夫山。
承天观
上士修真地,曾无俗混淆。
云根起坛级,江面出松梢。
轩静檐垂斗,窗虚洞接茅。
何当脱尘滓,来结皎然交。
秋韆
香入熏炉禁火天,芙蓉深苑鬬秋千。
身轻几欲随风去,却恨恩深不得仙。
雨中过临平湖
绿蒲浅水清回环,浪头雨急声珊珊。
画桡惊起远近雁,宿霭欲乱高低山。
败蓬半漏野更好,短缆数断迟转间。
溪翁此日乘浩渺,搔首坐哨烟云间。
钓台
渔钓非良业,相期逐姓名。
太平虽不仕,故旧岂无情。
七里林泉好,三公位貌轻。
片帆湍石下,谁不仰先生。
仙都山
苔封辇路上青山,鹤驭辽天去不还。
惟有银河秋月夜,鼎湖烟浪到人间。
赠天台冲寂道人
闻说能文山阁老,比年幽兴着林泉。
自开鹿苑知何门,不向虎溪今十年。
寥寥清言坐中士,皎皎寒月山间天。
不堪世俗看支遁,曾有篇章忆惠连。
十松亭
空堂无人日长哦,风松助我涧云和。
苍颜古木喜相似,爱子亦有凌云柯。
欢然相对默终日,意得那须言强多。
我身未得从心老,嗟尔系此成蹉跎。
游山门
溪水激激山攒攒,苍崖腹封壁四环。
一门中嚂俯惊澜,造物为此良有源。
坡颠窍塞沦九渊,吐吞龙螭殆非然。
又疑猛将血战还,斩此欲守规为门。
至今惨恻风夜寒,杀气袭水为屈盘。
山重地僻道路偏,此境安得与祸连。
反复不得意所安,将必有理愧莫原。
山川幽深适素尚,辙蹂万坚穷跻骞。
生平所更了可记,怪特若此殆未观。
崆峒地首久茫昧,自此稍欲信所传。
排云径上凌巀薛,力弱盛恐乘以蹎。
西光戛戛下岩壑,取酒更为山留连。
开元乐词 其一
鹳鹊楼头日暖,蓬莱殿里花香。
草绿烟迷步辇,天高日近龙床。
开元乐词 其二
楼上正临宫外,人间不见仙家。
寒食轻烟薄雾,满城明月梨花。
开元乐词 其三
按舞骊山影里,回銮渭水光中。
玉笛一天明月,翠华满陌东风。
开元乐词 其四
殿后春旗簇仗,楼前御队穿花。
一片红云闹处,外人遥认官家。
延州柳湖 其一
萧洒征西府,青林隐万家。
楼高先见月,山近不藏花。
雨急喧流水,溪深噪乱鸦。
笙歌乘酒兴,可复问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