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处厚
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属福建)人。仁宗皇佑五年(一○五三)进士,授汀州司理参军。神宗熙宁中,为定武军管勾机宜文字(《青箱杂记》卷二)。元丰四年(一○八一),为将作监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一),迁大理寺丞。出知通利军,改汉阳。哲宗元佑四年(一○八九)知卫州(同上书卷四二四),未几卒。有《青箱杂记》十卷。《宋史》卷四七一有传。今录诗二十三首。
-
吴处厚
- 宋诗
慎言浑不畏,言出患常随。
须信机枢发,难容驷马追。
三缄事可见,两舌业当知。
口是起羞本,愿君且再思。
-
吴处厚
- 宋诗
忍事有何妨,勿令心火扬。
火扬犹可灭,心忿固多伤。
堪叹波罗蜜,可怜歌利王。
从心更从刃,字意好端详。
-
吴处厚
- 宋诗
国法须遵守,金科尽诏条。
一毫如有犯,三尺不相饶。
岂肯容奸黠,何须恃贵骄。
自然逢吉庆,神理亦昭昭。
-
吴处厚
- 宋诗
人非莫举扬,万事且包荒。
殿上便犹掩,车中吐不妨。
在他诚所短,于己有何长。
须是常规检,回头自忖量。
-
吴处厚
- 宋诗
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
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
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
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
-
吴处厚
- 宋诗
直道更和光,双修誉乃彰。
直须和辅助,和頼直交相。
恃直终多讦,偏和又少刚。
能和又能直,行己自芬芳。
-
吴处厚
- 宋诗
此箇如端的,除非六句修。
永为几杖诫,更遗子孙谋。
本立方生道,农勤乃有秋。
兹诗虽浅近,至理可推求。
-
吴处厚
- 宋诗
天应降吉祥,天理本茫茫。
舒惨虽无定,荣枯却有常。
益谦尤效验,福善更昭彰。
笼络无疏漏,恢恢网四张。
-
吴处厚
- 宋诗
夜泊浔阳宿酒楼,琵琶亭畔荻花秋。
云沉鸟没事已往,月白风清江自流。
-
吴处厚
- 宋诗
若邪溪畔醉秋风,猎猎船旗照水红。
后夜钱塘酒楼上,梦魂应绕浙江东。
-
吴处厚
- 宋诗
飞卿昔号温钟夔,思道通俛还魁肥。
江淹善啖笔五色,庾信能文腰十围。
只知外貌乏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相逢把酒洛阳社,不管淋漓身上衣。
-
吴处厚
- 宋诗
是身如泡幻,尽非真实相。
况兹纸上影,妄外更生妄。
到岸不须船,无风休起浪。
唯当清静观,妙法了无象。
-
吴处厚
- 宋诗
莫叹尘泥汩,且图山水游。
几峰天姥翠,一舸剡溪秋。
不见戴安道,有怀王子猷。
西风无限意,尽属钓鱼舟。
-
吴处厚
- 宋诗
夷犹双桨去,莫不辨东西。
夕照偏依树,秋光半落溪。
风高一雁小,云薄四天低。
莽荡孤帆卸,水村杨柳堤。
-
吴处厚
- 宋诗
秋渚涵空碧,秋山刷眼青。
排头烟树老,扑面水风腥。
上濑复下濑,长亭仍短亭。
夜船明月好,客梦满流萤。
-
吴处厚
- 宋诗
出得云门路,风凄日夕曛。
船撑鉴湖月,路接沃洲云。
山色周遭见,溪流屈曲分。
一觞还一咏,谁似右将军。
-
吴处厚
- 宋诗
幼年曾读乐天碑,及壮亦览高僧传。
闻有沃洲风景佳,脚未能到心空羡。
近至新昌披县图,此山乃在吾廐圈。
想像时时挂梦魂,欲一游之念无便。
夜来人报天姥雪,今日趁晴初出县。
酸风瞥瞥吹我须,寒气棱棱刮人面。
半膝短衫翻以轻,独脚小轿快而健。
不知路入幽涧长,但觉山随白云转。
靠昏投宿梅林村,侵卯便过真封院。
新霜滑澾行李难,一步一拄一回眩。
养马坡前秋草黄,骏骨已埋无复见。
放鹤峰头树影孤,鹤不来归云漫漫。
入门触物皆荒凉,尘几蠹经三五卷。
饿鸦叫噪绕生台,野雀毰毸集寒殿。
老杉千尺惟空腔,犹有枯藤半萦缠。
忆昔江左全盛时,十有八人皆俊彦。
或吟或啸或遨嬉,不觉回头垂缨弁。
林泉耽味久成癖,鱼鸟留连老忘倦。
前有道猷后法潜,锡杖卓泉坚志愿。
晚则道林经构之,左右前后遂完缮。
烟霞一窟直几钱,买醭商量价何贱。
聚徒数百日高谈,供有香花斋有面。
岁时浸久山浸荒,种粟烧畬耕掘遍。
茂林髠?无几存,莽荡周回空一片。
惟余溪水清汪湾,百匹秋光泻寒练。
古今兴废尽如斯,欲去使人还恋恋。
-
吴处厚
- 宋诗
烟霞一坞两山源,石壁寒垂瀑布泉。
人事是非空缭绕,水声今古自潺湲。
月留吟客眠寒榻,风送樵翁下翠巅。
檀篆未消鑪火燠,夜长人静好谈禅。
-
吴处厚
- 宋诗
三寺峙若鼎,四山合如环。
偷携野人杖,默叩禅翁关。
草树冬不老,云烟秋更闲。
飘飘物外兴,又逐归禽还。
-
吴处厚
- 宋诗
乱鶑啼处柳飞花,拍拍春流涨晓沙。
正是江南梅子熟,年年离恨寄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