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送李侍郎西京留台
先公勋烈盛盐梅,清白仍闻世济才。
华省拂衣辞簿领,长衢回首谢尘埃。
嵩峰排雾依稀出,洛水迎人迤逦来。
寄语马前头白吏,何殊昔日李西台。
送元待制出牧福唐
瓯越东南美,田肥果稼饶。
况怀新赐绶,重过旧题桥。
食足奸回熄,风移狱犴销。
长才报政速,铃阁日逍遥。
送吴驾部知真州
向讬屏星驾,同随丞相车。
终朝容懒拙,经岁庇迂疏。
共此趋云阙,旋闻建隼旟。
江淮一都会,游刃必多余。
和赵子舆龙州吏隐堂
四望逶迤万迭山,微通云栈落尘寰。
谁知吏道自可隐,未必仙家有此闲。
酒熟何人能共醉,诗成无事复相关。
浮生适意即为乐,安用腰金鼎鼐间。
寄题钱君倚明州重修众乐亭
横桥通废岛,华宇出荒榛。
风日逢知已,湖山得主人。
使君如独乐,众庶必深颦。
何以知家给,笙歌满水滨。
张元常挽歌二首 其一
为吏文无害,临民政不苛。
浑金生自美,古井澹无波。
方喜风鹏举,旋闻隙驷过。
善人宜寿考,报施定如何。
张元常挽歌二首 其二
秀眉无足验,结轖遽为灾。
乡曲三年别,江山万里迴。
林闾飞旐入,书剑逐舟来。
坟草枯还绿,重泉不复开。
冬夜
冬夜何其永,寒光四泬寥。
鴈横星历历,人静漏迢迢。
破屋霜应重,荒庭雪未消。
不眠何所念,达晓思无憀。
奉和御制龙图等阁观三圣御书
积厚丕丕业,重光郁郁文。
宝书垂列宿,玉字切浮云。
散帙鸣銮驻,充庭杂佩分。
愿移天纵艺,似续圣功勤。
和范景仁夜读试卷
案前官烛堕花频,满目高文妙入神。
勇气先登势无敌,巧心后发语尤新。
好贤何啻三薫贵,求宝方知百汰真。
愚鲁自非凭骥髪,昆山千里到无因。
又和雪霁
南宫来几时,挟纩易春衣。
意谓花将晚,何言雪尚飞。
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
继日劳王事,离离鴈已归。
又和二月五日夜风雪
春风正豪怒,夜雪复飘扬。
勿使羁愁乱,自知清兴长。
帘疏声淅沥,灯冷晕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声教万余里,文明四十春。
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
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二
雾晓铜鱼跃,霜寒阊阖开。
哀声际海发,灵仗拂天来。
别寝严虚位,重阍閟夜台。
柏城空有路,无复属车回。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一
儒衣临绝塞,庙略运奇兵。
缓带羌尘静,灵旗海雾清。
公心结明主,阴德庇羣生。
名遂身仍退,人间五福并。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铭旌远明灭,骑吹去低昂。
三鼎功名大,重泉日月长。
鹤飞来弔客,牛卧卜连冈。
车马还城郭,悲风满白杨。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三
沧波与邓林,鱼鸟久飞沉。
一旦成陈迹,何人识寸心。
高山亡景行,流水失知音。
泪尽离东阁,归来破故琴。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一
伊皋垂训皆王度,周召陈诗尽国风。
非独立言方不朽,相君功业自无穷。
读颍公清风集 其二
人生百岁隙中光,唯有高名久不忘。
千古但令编简在,清风养物一何长。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鬰鬰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
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