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禹锡
- 唐诗
相门才子高阳族,学省清资五品官。
谏院过时荣棣萼,谢庭归去踏芝兰。
山中花带烟岚晚,栈底江涵雪水寒。
伯仲到家人尽贺,柳营莲府递相欢。
-
刘禹锡
- 唐诗
家袭韦平身业文,素风清白至今贫。
南宫通籍新郎吏,西候从戎旧主人。
城外草黄秋有雪,烽头烟静虏无尘。
鼎门为别霜天晓,剩把离殇三五巡。
-
刘禹锡
- 唐诗
蝉鸣官树引行车,言自成周赴玉除。
远取南朝贵公子,重修东观帝王书。
常时载笔窥金匮,暇日登楼到石渠。
若问旧人刘子政,如今白首在南徐。
-
刘禹锡
- 唐诗
昨日东林看讲时,都人象马蹋琉璃。
雪山童子应前世,金粟如来是本师。
一锡言归九城路,三衣曾拂万年枝。
休公久别如相问,楚客逢秋心更悲。
-
刘禹锡
- 唐诗
黔江秋水浸云霓,独泛慈航路不迷。
猨狖窥斋林叶动,蛟龙闻咒浪花低。
如莲半偈心常悟,问菊新诗手自携。
常说摩围似灵鹫,却将山屐上丹梯。
-
刘禹锡
- 唐诗
东林寺里一沙弥,心爱当时才子诗。
山下偶随流水出,秋来却赴白云期。
滩头蹑屐挑沙菜,路上停舟读古碑。
想到旧房抛锡杖,小松应有过檐枝。
-
刘禹锡
- 唐诗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纔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
刘禹锡
- 唐诗
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
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
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
徒使词臣庾开府,咸阳终日苦思归。
-
刘禹锡
- 唐诗
鸳鹭差池出建章,䌽旗朱户蔚相望。
新恩共理犬牙地,昨日同含鸡舌香。
白芷江边分驿路,山桃蹊外接甘棠。
应怜一罢金闺籍,枉渚逢春十度伤。
-
刘禹锡
- 唐诗
新赐鱼书墨未干,贤人暂出远人安。
朝驱旌斾行时令,夜见星辰忆旧官。
梅蘂覆阶铃阁暖,雪峰当户戟枝寒。
宁知楚客思公子,北望长吟澧有兰。
-
刘禹锡
- 唐诗
邻境诸侯同舍郎,芷江兰浦恨无梁。
秋风门外旌旗动,晓露庭中橘柚香。
玉簟微凉宜白昼,金笳入暮应清商。
骚人昨夜闻鶗鴂,不叹流年惜众芳。
-
刘禹锡
- 唐诗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
刘禹锡
- 唐诗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刘禹锡
- 唐诗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
阙里庙堂空旧物,开方灶下岂天然。
玉蜍吐水霞光静,䌽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
刘禹锡
- 唐诗
几年油幕佐征东,却泛沧浪狎钓童。
欹枕醉眠成戏蝶,抱琴闲望送归鸿。
文儒自袭胶西相,倚伏能齐塞上翁。
更说扁舟动乡思,青菰已熟奈秋风。
-
刘禹锡
- 唐诗
双桧苍然古貌奇,含烟吐雾郁参差。
晚依禅客当金殿,初对将军映画旗。
龙象界中成宝盖,鸳鸯瓦上出高枝。
长明灯是前朝焰,曾照青青年少时。
-
刘禹锡
- 唐诗
风猎红旗入寿春,满城歌舞向朱轮。
八公山下清淮水,千骑尘中白面人。
桂岭雨余多鹤迹,茗园晴望似龙鳞。
圣朝方用敢言者,次第应须旧谏臣。
-
刘禹锡
- 唐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
刘禹锡
- 唐诗
零陵香草满郊垧,丹穴雏飞入翠屏。
孝若归来成画讚,孟阳别后有山铭。
兰陔旧地花纔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
-
刘禹锡
- 唐诗
礼闱新榜动长安,九陌人人走马看。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自吟白雪诠词赋,指示青云借羽翰。
借问至公谁印可,支郎天眼定中观。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