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颀
- 唐诗
西楼对金谷,此地古人心。
白日落庭内,黄花生涧阴。
四邻见疎木,万井度寒砧。
石上题诗处,千年留至今。
-
李颀
- 唐诗
子月过秦正,寒云覆洛城。
嗟君未得志,犹作苦辛行。
暖酒嫌衣薄,瞻风候雨晴。
春官含笑待,驱马速前程。
-
李颀
- 唐诗
夜梦还京北,乡心恨捣衣。
朝逢入秦使,走马唤君归。
驿路清霜下,关门黄叶稀。
还家应信宿,看子速如飞。
-
李颀
- 唐诗
禅室吐香烬,轻纱笼翠烟。
长绳挂青竹,百尺垂红莲。
熠爚众星下,玲珑双塔前。
含光待明发,此别岂徒然。
-
李颀
- 唐诗
可叹芳菲日,分为万里情。
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
海戍通闽邑,江航过楚城。
客心君莫问,春草是王程。
-
李颀
- 唐诗
梅花今正发,失路复何如。
旧国云山在,新年风景余。
春饶汉阳梦,日寄武陵书。
可即明时老,临川莫羡鱼。
-
李颀
- 唐诗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
不复人间见,祗应海上期。
清溪入云木,白首卧茅茨。
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
李颀
- 唐诗
寂寞俱不偶,裹粮空入秦。
宦途已可识,归卧包山春。
旧国指飞鸟,沧波愁旅人。
开樽洛水上,怨别柳花新。
-
李颀
- 唐诗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
李颀
- 唐诗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
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归欤叹,悽其霜露浓。
-
李颀
- 唐诗
荆扉带郊郭,稼穑满东葘。
倚杖寒山暮,鸣梭秋叶时。
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澹泊真吾事,清风别自兹。
-
李颀
- 唐诗
石台置香饭,斋后施诸禽。
童子亦知善,众生无惧心。
苔痕苍晓露,盘势出香林。
锡杖或围绕,吾师一念深。
-
李颀
- 唐诗
东园长新笋,映日复穿篱。
迸出依青嶂,攒生半绿池。
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但恐春将老,青青独尔为。
-
李颀
- 唐诗
存殁令名传,青青松柏田。
事姑称孝妇,生子继先贤。
露湿铭旌重,风吹卤簿前。
阴堂从此闭,谁诵女师篇。
-
李颀
- 唐诗
流澌腊月下河阳,草色新年发建章。
秦地立春传太史,汉宫题柱忆仙郎。
归鸿欲度千门雪,侍女新添五夜香。
早晚荐雄文似者,故人今已赋长杨。
-
李颀
- 唐诗
新加大邑绶仍黄,近与单车去洛阳。
顾眄一过丞相府,风流三接令公香。
南川稉稻花侵县,西岭云霞色满堂。
共道进贤蒙上赏,看君几岁作台郎。
-
李颀
- 唐诗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鴈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李颀
- 唐诗
知君官属大司农,诏幸骊山职事雄。
岁发金钱供御府,昼看仙液注离宫。
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不覩声明与文物,自伤流滞去关东。
-
李颀
- 唐诗
花宫仙梵远微微,月隐高城钟漏稀。
夜动霜林惊落叶,晓闻天籁发清机。
萧条已入寒空静,飒沓仍随秋雨飞。
始觉浮生无住着,顿令心地欲皈依。
-
李颀
- 唐诗
远公遯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
片石孤峯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
此外俗尘都不染,惟余玄度得相寻。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