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名氏
- 唐诗
勒马问樵夫,前村酒有无?
「杜康家在此,一任君来沽。
」。
-
无名氏
- 唐诗
逐鹿羣雄姓几埋,杜君何得尚存台。
醉乡另有干坤在,那见糟丘付劫灰。
(以上三首均见同治五年刊张炳钟纂《宜城县志》卷九。
)。
-
无名氏
- 唐诗
筠山高极入穹苍,人道虎为殃。
人行过此不曾伤。
咸阳宫阙在平地,高鹿食人无所计,吁嗟苛政猛于虎,斯言垂万古。
(见同治三年刊文良等修《嘉定府志》卷四十。
)。
-
无名氏
- 唐诗
谁将万斛旃檀子,撒向千春古道场。
万壑晓风吹不断,至今犹自满山香。
(见《豫章诗话》卷二)。
-
无名氏
- 唐诗
双剑分二峡,万古水溶溶。
邪气夜常动,精灵日少逢。
(《舆地纪胜》卷一三三《南剑州》。
)。
-
无名氏
- 唐诗
剑去池空一水寒,游人来此凭栏干。
世间万事消息尽,只有青山好静观。
(见元蔡正孙《诗林广记后集》卷三。
)。
-
无名氏
- 唐诗
天上金鸡石,何时坠此山。
祇因鸣有信,流落在人间。
(见清陶元藻《全浙诗话》卷六引《严州府志》。
)。
-
无名氏
- 唐诗
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
(见影印本京都大学人文科举研究藏《永乐大典》卷六六五引《元一统志》引《白氏六帖》。
)。
-
无名氏
- 唐诗
一酌丹华享万龄,游人竞访只闻声。
那知坎井埋砂久,犹得全家寿几生。
-
无名氏
- 唐诗
玉洞仙坛长冷落,真墟岩窦色常新。
可怜城里悠悠者,不识潇湘四季春。
-
无名氏
- 唐诗
文凤集南岳,徘徊竹孤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云。
岂不曾辛苦,羞与黄雀羣。
何时尝来仪,顺于圣明君。
(以上四首均见宋陈田夫《南岳总胜集》卷上。
)。
-
无名氏
- 唐诗
洞灵源接洞阳天,瘦(《沅湘耆旧集》卷十三作「疲」)壑危峰吐绛烟。
曾踏落花听玉籁(《沅湘耆旧集》作「笛」),赤松坛畔鹤鸣泉。
-
无名氏
- 唐诗
一峰鳞次开一观,片石朋来会九仙。
宝牌尚记明皇篆,灵台尝闻御史传。
(以上二首均见同书卷中。
)。
-
无名氏
- 唐诗
常闻南郭智,未识北山愚。
试问溪中水,潺潺只自如。
(见道光《永州府志》卷十八《金石略》、同治《湖南通志》卷二六四《金石》六。
)(按:诗后署「癸酉中冬既望日□□□□过永州□□」。
〖1〗《湖南通志》附引钱邦芑《游记》疑为柳子厚作,《嘉庆通志》以为非柳作,「殆后人所题也」。
《金石补正》谓「以笔意审之,当是宋人所题」。
「诗句颇似邢恕,疑是元佑癸酉,然无可证,姑系诸宋末,俟考。
」)。
-
无名氏
- 唐诗
一片如屏紫翠间,风吹日炙藓花斑。
莫言箇里无文字,为待高人着眼看。
(见《淳熙三山志》卷三四、《闽都记》卷二十二。
)。
-
无名氏
- 唐诗
千径岚光湿不开,洞中楼阁锁琼瑰。
罗山万仞云中起,浮岛一峰天外来。
五岳神仙多往复,九霄鸾鹤自徘徊。
葛洪旧隐丹炉畔,掩映麻姑锦繍台。
-
无名氏
- 唐诗
玉殿朝元夜已深,二舌世界静沉沉。
霏微紫气通蓬岛,浩荡江风下宝林。
云彩散为天上绮,日华浮动水中金。
步虚声断一迴首,十二楼台何处寻。
(见康熙乙酉刊李嗣珏纂《罗浮山志》卷一。
)。
-
无名氏
- 唐诗
岩前流水无人渡,洞口碧桃花自开。
东望蓬莱三万里,等閒归去等閒来。
(录自清汪森纂《粤西诗裁》卷二十二。
)。
-
无名氏
- 唐诗
灵光殿古生秋草,曲阜城荒噪晚鵶。
惟有孔林残照里,至今犹属仲尼家。
(见宋孔传《东家杂记》卷下。
)(〖1〗《东家杂记》谓有唐以来谒林者必一一赋诗,而以此诗最为绝唱。
孔宗翰幼时已闻人诵此诗,或云一诗僧留题,竟不知谁氏之作。
今按:此诗在蒱初既已流传则当为唐五代人作。
从诗意看,不会晚于宋初崇儒之际。
故敢入。
)。
-
无名氏
- 唐诗
双溪分二峡,万古水溶溶。
彩气衣常动,精灵日夕逢。
(《记纂渊海》卷十。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