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塞 二
秋烧黄云黯暮尘。
夜深闻鬼哭,一一是忠臣。
征妇诗
尘鑑经春掩,霜衣隔岁裁。
(均见《吟窗杂录》卷二九《历代吟谱》。
)。
合肥怀古
合肥一都会,世号征战地。
我来值明时,不呅兵戈事。
(见《舆地纪胜》卷四五《庐州》。
)。
大桐军行
驱马出关城,孤舟边思盈。
风传万里去,目末两乡情。
北望单于道,[东临](临东)大武营。
塞阙烁?合,山浮夜泉明。

剑歌 一
我有一长剑,磨来十数年。
但藏玉匣里,未向代人传。
锷露星将转,珠开月共悬。
霜锋暎牛斗,雪刃倚长天。
每欲清万国,常怀定四边。
希君持取用,方谓识龙泉。
剑歌 二
我有夜光宝,自然明月□。
堪●汉祖剑,曾上魏王台。
五色人难辨,千金匣始开。
不逢天子照,却复度关来。
日南王
附臣通赵国,奉使拜辽燕。
沧海行无驿,宁知路几千?
猛风空里骤,明月浪中悬。
水与天同色,山共白云连。
随朝去去远,未见有归年。
比来闻汉使,一别似张[骞]({僭日=心})。
秋渡颍水
荡子乘春夜,行歌渡颖川。
云浮初[蔽](弊)月,风动乍摇船。
暗水空流响,惊人信莫前。
唯闻靡靡曲,砂上叹□捐。
(均见伯三六一九卷。
)。
咏历溪在历阳西一里
泠泠一带清溪水,远派来通历阳市。
涓涓出自碧湖中,流入楚江烟雾里。
(见《锦绣万花谷续集》卷十。
)(按:《全唐诗》卷七七五收本诗,有缺文,今重录。
诗题中〖历溪〗,《全唐诗》作「?溪}。
」)。
法华寺
莓苔又绝壁,薜荔依高林。
(见《嘉泰吴兴志》卷二十。
)。
龙诗
上天须致雨,在野即眠云。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诗中旨格》。
《诗学指南》本作「李昌运」。
)。
鸡笼山
山状鸡笼攒翠黛,水通滴沥落水崖。
谁知内隐神仙宅,金迭云房玉琢阶。
(见《舆地纪胜》卷四八《和州》。
同卷《碑目》云:「唐李思聪《鸡笼山》诗,在和州小厅东。
」清赵绍祖《安徽金石略》卷九亦着录。
)。
习家池大堤诗(题拟)
岘首何人碑,行客独垂泪。
(见《舆地纪胜》卷八二《襄阳府》。
)。
咏萤
映水光难定,凌虚体自轻。
夜风吹不灭,秋露洗还明。
向烛仍藏焰,投书更有情。
犹将流乱影,来此傍檐楹。
(据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卷三二九及该书新编目录。
)(按:《全唐诗》卷二百六误收作李嘉佑诗。
)。
答姬寄诗
偶到扬州悔别家,亲知留滞不因花。
尘侵宝镜虽相待,长短归时上面及瓜。
(见《增修诗话总龟前集》卷二十三引《南部新书》。
)(按:《全唐诗》卷八百一李主簿姬诗小注亦)(引有此诗。
)。
却到城中事事伤,惠休归放贾生亡。
谁人收得章句箧,独我重经苔藓房。
一命未沾为逐客,万缘初尽别空王。
[□□□□□□□,□□□□□□□]。
(见《吟窗杂录》卷十四《炙毂子诗格》引。
)。
渔父歌沧浪赋附歌 一
微风动兮百花坞,扣舷归兮满江南。
挂云帆兮何足数,来濯缨兮沧浪浦。
渔父歌沧浪赋附歌 二
泛蓬?戏凫鹥,澄水暗(一作「镜」)兮照虹霓。
指尘路兮何足迷,来濯缨兮沧浪溪。
(见伯二四八八、二六二一、二七一二卷,兹从张锡厚校录本。
)。
送郑[郢](逞)州
官从书府拜,吏向武闾迎。
(见《吟窗杂录》卷二九《历代吟谱》。
)(按: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卷一九三载郑姓任郢州刺史者,贞元十年有郑某,十六年有郑正则。
)。
登山
数歇未到顶,穿云势渐孤。
(见《吟窗杂录》卷十二沙门文彧《诗格》。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