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水阁
松楸连塔古,窗槛任闲开。
水遶清阴里,人从热处来。
噪风蝉带鹤,欹树石兼苔。
向晓东林下,迟迟舍此回。
(以上二首均见《吉石庵丛书》本《庐山记》卷四)。
题天门山
可怜宋玉多才思,不见天门十六峰。
(见《舆地纪胜》卷七十《澧州》)。
送人归吴
比说归耕钓,迢迢向海涯。
春寒游子路,村晚主人家。
野岸纷垂柳,深山绿过茶。
重寻旧邻里,菱藕正开花。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白莲集》卷一)(按:《全唐诗》卷八三八收此诗缺六字,今重录。
)。
寄王振拾遗
折槛意何如?平安信不虚。
近来焚谏草,深去觅山居。
志定荣枯外,身全宠辱余。
分明知在处,难寄乱离书。
(同前。
)(按:《全唐诗》卷八三八收此诗缺九字,今重录。
)。
送[韩](刘)(据诗意及《白莲集》卷九改)蜕秀才赴举
百发百中技,长[杨](阳)献赋年。
丹枝如技分,一箭的无偏。
文物兵销国,关河雪霁天。
都人看春牓,韩字在谁前。
(同前)(按:《全唐诗》卷八三八收此诗缺五字,今重录。
)。
寄勉二三子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
尽应生白发,几箇在青山。
暇日还宜爱,余生莫放閒。
君闻国风否?千载咏关关。
(同前)(按:《全唐诗》卷八三八收此诗缺七字,今重录。
)。
与张先辈话别
为子同志者,各自话离心。
及第还全蜀,游方归二林。
巴江经峡涨,楚野入吴深。
地日传消息,东西不易寻。
(同前卷二)(按:《全唐诗》卷八三九收此诗缺五字,今重录。
)。
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之十一
莫问休贪恋,浮云逐性情。
人间高此道,禅外剩他名。
夏雨松边坐,秋光水畔行。
更无时忌讳,容易得题成。
(同前卷五)(按:《全唐诗》卷八四二收此诗缺六字,今重录。
又《全唐诗》卷八四一收《还族弟卷》第五句缺一字,前引四库本《白莲集》卷四作「诣」,《四部丛刊》本作「苦」。
卷八四三《闻西蟾从弟卜岩居岳诗有寄》第八句缺一字,四库本《白莲集》卷六作「总」。
)。
古松
雷电不敢伐,鳞皱势万端。
蠹依枯节死,蛇入朽根盘。
影浸僧禅湿,声吹鹤梦寒。
寻常风雨夜,应有鬼神看。
(《分门纂类唐歌诗》残本卷九五《草木虫鱼类》七)。
句 一
翠楼春酒虾蟆陵,长安少年皆共矜。
(《升庵诗话》卷十三。
以上二则承周介民同志告知。
)。
句 二
相思坐溪石,微雨下山岚。
(见《吟窗杂录》卷十五)(按:《全唐诗》卷八四七收二句,缺三字,今重录。
)。
入道浅深颂 一
露柱声声唤,猢狲绳不断。
中下莫知由,上士方堪看。

入道浅深颂 二
露柱不声唤,猢狲绳子断。
上士笑呵呵,中流若为见。
入道浅深颂 三
猢狲与露柱,未免东西步。
任唱太平歌,徒话超佛祖。
入道浅深颂 四
我见匠者夸,语默玄妙句。
不善本根源,巧布祗园事。
入道浅深颂 五
少室与摩竭,第代称扬许。
我今问汝徒,谁作将来主。
(见《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原署「敬脱和尚」。
)。
寄南平王
马头渐入扬州路,亲眷应须洗眼看。
(见《太平广记》卷九十八引《北梦琐言》、《宋高僧传》卷二十二《晋巴东怀浚传》)。
荆台(题拟)
百尺荆台草径荒,如何前日谓云阳?
古今不尽迁移恨,依旧台边水渺茫。
(见《舆地纪胜》卷六四《江陵府》)。
科松为落花。
(见《北梦琐言》卷二)。
法身颂
扶桑出日头,黄河辊底流。
六六三十六,陕府出(《五灯会元》作「灌」)铁牛。
(《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四、《五灯会元》卷十四。
)。

诗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