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怤
- 唐诗
一向随他走,又成我不是。
设尔不与摩,伤着他牵匮。
欲得省要会,二途俱莫缀。
。
-
道怤
- 唐诗
好晴好雨奇行持,若随语会落今时。
谈玄只要尘中妙,得妙还同不惜伊。
-
道怤
- 唐诗
密密谁知要,明明许也无。
森萝含本性,山岳尽如如。
-
道怤
- 唐诗
当此支荷得,胜于历却(疑应作「劫」)功。
多途终不是,一路妙圆通。
-
道怤
- 唐诗
省超之时不守住,更须腾身后前机。
太虚不㝵金乌运,霄汉宁妨玉兔飞。
-
道怤
- 唐诗
我适抑不已,汝须不当急。
机竖尚亏投,影没大难及。
-
道怤
- 唐诗
体含众像像分明,离体含形形转精。
清明妙净谁能弁,释迦掩室竭罗城。
-
道怤
- 唐诗
叹汝景禅去何速,虽不同道当眼明。
箇今永却不曾亏,地水火风还故国。
好也好,也大奇,忙忙宇宙几人知,莹净宁闲追路绝,青山绿嶂白云驰。
歌好歌,笑好笑,谁肯便作此中调。
难提既与君凑机,其肯无不谐其要。
格志异,气骨高,森萝咸会一灵毫。
虽然示作皆同电,出岫藏峰徒思劳。
希奇地,剑吹毛,脱罩腾笼任性游。
此界他界如水月,几般应迹妙逍遥。
-
道怤
- 唐诗
有路省人心,学玄者好寻。
旋机现体骨,何用更沉吟。
莫嫌浅不食,犹胜意思深。
鱼若有龙骨,大小尽堪任。
(以上九首均见《祖堂集》卷十。
)。
-
令参
- 唐诗
入门须有语,不语病拪芦。
应须满口道,莫教带有无。
-
令参
- 唐诗
入门如电拂,后土合知无。
迴头却问我,终是病拪芦。
-
令参
- 唐诗
苦哉甚苦哉,波里觅干灰。
劝君收取手,正与摩时俫。
(以上三首均见《祖堂集》卷十。
)。
-
神禄
- 唐诗
萧然独处意沉吟,谁信无絃发妙音。
终日法堂惟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
(见《五灯会元》卷八、《全闽诗话》卷十二引《闽书》。
)。
-
钱元㺷
- 唐诗
东风驿路马蹄香,晓起行春到夕阳。
三月莺啼花柳寺,几家人住水云乡。
名山不用问樵字,清世何须忧庙廊。
且脱[纶巾](轮轩)(从《南雁荡山志》改)随洞客,紫箫吹月夜天凉。
(见民国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阳县志》卷九五。
题下原注:「旧志。
」)(按:元㺷,《平阳县志》作「元球」。
《十国春秋》卷八三本传注云:「按《晋高祖实录》、《十国纪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诛,今从《吴越备史》、《九国志》作元㺷。
」今从其说。
张靖龙云: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引郑思恭《崇祯南雁山志》。
又见《干隆平阳县志》卷二,题作《游雁荡山诗》,纶巾作轮轩。
)。
-
皮光业
- 唐诗
未见甘心氏,先尝苦口师。
(见《说郛》卷六一《清异录》。
)(〖1〗《清异录》:「光业最耽茗事。
一日,中表请尝新柑,簪绂丛集。
才至未顾尊罍,而呼茶甚急。
径进一巨觥,题诗曰〖诗略〗。
」)。
-
灵照
- 唐诗
遍周沙界圣伽蓝,触处文殊共话谈。
若有门上觅消息,谁能敢道翠山嵒。
(均见《祖堂集》卷十一。
)。
-
丽天和尚
- 唐诗
清凉感现圣伽蓝,亲对文殊接话谈。
言下不通好消息,迴头祇见翠山嵒。
(同前。
)。
-
措多
- 唐诗
此寺何年造,问僧僧不知。
系马枯松下,拂尘读古碑。
(《祖堂集》卷十一。
)(按:《祖堂集》引灵照语云:「措多入古寺,问僧:『此寺名什摩?
』其僧不知名额,措多遂作一诗曰〖诗略〗。
」疑措多即措大,非人名。
)。
-
钱弘儇
- 唐诗
十年曾作雁山期,今日来看似故知。
好鸟隔林歌侑酒,飞花绕笔索题诗。
云霞眼底原无物,丘壑胸中似有奇。
萝月松风清似水,何妨游衍咏归迟。
(见周喟《南雁荡山志》卷七引陈玭《嘉靖南雁山志》、郑思恭《崇祯南雁山志》。
此诗承张靖龙同志录示。
)。
诗词分类